7 * 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文言句式等。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方式和形象精粹的语言;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
3、体会本文凄切委婉的陈情技巧,理解“忠”“孝”的含义。??
陈情表 李密
教学重难点:
??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不惟模式,贯彻理念(”三动一适应”课改理念)。
教学时数:三课时
一、作者介绍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在三国时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陈情表 李密
二、背景介绍?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
三、文体知识
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陈情表 李密
四、题解
陈——陈述、禀报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隐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为何陈情?如何陈情?
陈情表 李密
研读文章
陈情表 李密
(一)分析课文第1段
1、齐读第一段。?
2、由几名同学找出重要的字、词、句,并解析。?
3、指名学生口译本段文字,师生共同订正。??
4、提问: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总摄作用,统领文章第1段。?
5、提问:李密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呢?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父死母嫁)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孤苦多病)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内外无人)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刘婴疾病)
第1段
思考:李密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的?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读
陈情表 李密
孤 苦
身世凄凉,祖母抚养恩深似海;
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我们看到了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
我们听到了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
陈情表 李密
字字哀痛,声声落泪
尽孝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背诵提示
(二)分析课文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由几名同学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指名同学口译本段文字,师生共同订正。
4、提问:第2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5、提问:这一段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诵读时要张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与沉重。学生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6、提问: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明确: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
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第2段
读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晋对李 ? 陈情? 李对晋?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告诉不许
供养无主
具以表闻
刘病日笃
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
进退两难
陈情表 李密
我们看到了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
我们听到了帝王催促严厉的苛斥。
陈情表 李密
尽忠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告诉不许
供养无主
具以表闻
刘病日笃
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
进退两难
背诵提示
一祖母情深似海
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
二圣上恩重如山
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恩。
揭示矛盾
陈情表 李密
第3段
思考:第一句后是否少了一句话?如果晋武帝在他面前,李密会说什么让晋武帝哑口无言?
读
分析矛盾
陈情表 李密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我们看到了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
我们听到了老人病重无奈的呻吟。
讨欢心(伏惟圣朝)
剖心迹(且臣少仕)
表忠心(今臣亡国贱俘)
明缘由(但以刘日薄西山)
亮观点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背诵提示
第四段
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
读
解决矛盾
我们看到了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我们听到了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陈情表 李密
作对照(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明主旨(乌鸟私情)
表诚心(臣之辛苦)
提希望(愿陛下矜悯愚诚)
表忠心(臣生当陨首)
背诵提示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讨论
陈以往之情
陈现今之情
陈日后之情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愿乞终养,死当结草
进退狼狈,不能废远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示之以忠
小结
五、陈了什么情
作业
背诵全文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