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养循环和碳循环练习题 普通用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养循环和碳循环练习题 普通用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9 21:5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养循环和碳循环练习题
一、选择题
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
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
C.
温室效应都是有利的
D.
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转化1、转化2分别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B.
转化3表示光合作用
C.
转化4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O2═?CO2↑+H2O
D.
转化1和转化3的反应物都相同,产物不同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自然界的碳、氧循环时时刻刻在进行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和动物呼吸消耗O2
B.
空气中的O2会越来越少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CO2
D.
碳、氧循环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如图表示自然界中存在的三大循环(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人都在参与三大循环
B.
②③④⑤与其它转化存在本质不同
C.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D.
碳、氧循环中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都不变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正确的是(
?
?

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①和⑦
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
钢铁的绣蚀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动植物的呼吸
D.
煤炭的燃烧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
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化合态的氧
B.
森林的减少对氧气的循环没有影响
C.
钢铁生锈也属于自然界中氧循环
D.
臭氧可以自发产生,所以臭氧层空洞不需要担心
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随手关灯
B.
双面使用纸张
C.
焚烧大量秸秆
D.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輸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减少—次性筷子的使用
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代替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C.
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二、填空题
请根据碳循环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量排放CO2会造成地球
______

(2)从图中可知植物和
______
会吸收CO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氧气的方程式为:6CO2+6H2OX+6O2,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和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氟利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应消耗的过程中是_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反应中,对维持大气中CO2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a(OH)2+CO2
═Ca2CO3↓+H2O
②6CO2+6H2OC6H12O6+6O2
③2CO+O22CO2
(3)科学家在研究温室效应时发现,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2CO2+6H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此说法是______的。(填“正确”或者“错误”)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______(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3)某有机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A+3O22CO2+4H2O,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
(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一⑥中选择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
(2)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指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大力植树造林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O2的转化和利用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科学家发现了藻类植物“微藻”对二氧化碳有极强的吸收能力(1t微藻吸收2t的CO2),它通过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若将“微藻”转化为生物柴油,能极大缓解能源需求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2)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呼吸CO2”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收CO2”;充电时,该电池“放出CO2”。放电时,金属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炭,该反应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型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丙(甲醇),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①乙的化学式为_____。
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
四、解答题
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答】
A温室效应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植物的初期生长,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而不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解答】
A.由图可知转化1符合“多生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转化2符合”一生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A说法正确;?
?
B.转化3是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6H12O6和O2,它表示的是光合作用,故B说法正确;
C.此化学方程式C6H12O6+O2═?CO2↑+H2O没有配平,缺少反应条件,故C说法错误;
D.由图可知转化1和转化3的反应物都相同,产物不同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答】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通过燃烧、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选项说法错误;
C.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示可知,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碳、氧循环,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
???????A、人和动物呼吸消耗氧气,故正确;
B、人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持空气中各成分基本不变,故错误;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故错误;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种类不变,故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因此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水循环,故正确;
B.②③④⑤是物理变化,与其它转化存在本质不同,故正确;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正确;
D.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如光合作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大重要循环,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因此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
A.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以及其他各项生理活动,所以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但化合价发生改变,如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过程中,氧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故B错误;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动物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保持不变,所以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钢铁的锈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的常识等相关知识,难度不大,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钢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A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B正确。
C.动植物的呼吸,是将氧气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煤炭的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碳的循环问题,关键是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答,难度不大。
【解答】
A.图一中转化1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是二氧化硫溶于水造成的,故A错误;
B.图二中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故D正确。
故选A。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碳循环和氧循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故说法错误;
B、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故说法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依据物质的性质和氧循环的特征作答。
【解答】
A.人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氧气属于单质,故错误;
B.森林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森林的减少对氧气的循环有影响,故错误;
C.钢铁生锈会吸收氧气,属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故正确;
D.臭氧可以自发产生,但臭氧层若被大量破坏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臭氧层空洞需要控制,故错误。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低碳”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解答】
A、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双面使用纸张,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C、焚烧大量秸秆,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看该做法是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是吸收了二氧化碳。
【解答】
A.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浪费原料,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量就少了,所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节省了原料,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减小“碳足迹”,故A正确;
B.煤、石油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会增大“碳足迹”,故B错;
C.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会增大“碳足迹”,故C错;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就会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汽车燃烧的是汽油,能产生二氧化碳,这样做也会增大“碳足迹”,故D错。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使用纸张,减少树木的砍伐,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的用途,依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作答。
【解答】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A正确;?
?
?
B.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B错误;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故C正确;?
?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D正确。
???????故选B。
15.【答案】(1)温室效应;(2)海洋;C6H12O6
【解析】解:(1)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主要气体,故填:温室效应;
(2)从图中可知植物和海洋会吸收C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一个X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化学式为:C6H12O6,故填:海洋;C6H12O6???????。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根据化学方程式,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室效应问题和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
16.【答案】催化剂?
②?
C2H4
【解析】解:(1)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不变;从过程可以看出,反应前有Cl原子,反应后也有Cl原子,Cl原子反应前后个数未变,只是参与化学反应的过程,这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所以Cl原子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就符合条件;比较①、②、③三个反应可以发现:②(光合作用)是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对维持大气中CO2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作用。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12个;反应后氧原子4个、氢原子8个;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4。
故答案为:(1)催化剂;(2)②;(3)C2H4。
(1)根据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即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催化剂、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错误
【解析】解: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碳、氧循环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故错误。
故填:错误。
根据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实质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充分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8.【答案】1:2:1;元素;CH4O;K2CO3+2HCl=2KCl+CO2↑+H2O
【解析】解:(1)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可知,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2:6=1:2:1;
(2)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是指碳原子这一类原子的总称;
(3)由2A+3O22CO2+4H2O可知,左边6个氧原子;右边8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根据元素守恒,两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应该相等,所以左边还差了2个C、8个H和2个O,那么X的化学式就是CH4O.
(4)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CO2↑+H2O.
故答案为:(1)1:2:1;
(2)元素;
(3)CH4O;
(4)K2CO3+2HCl=2KCl+CO2↑+H2O.
(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解答;
(2)根据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的循环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4)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元素的存在、化学式的推断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适中.
19.【答案】(1)③⑥
(2)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或: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3)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防治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防治措施。
【解答】
(1)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植物(包括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气的消耗有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金属锈蚀等,故产生氧气的有③⑥;
(2)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是减少释放颗粒物,例如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故填: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3)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不能防止空气污染,故错误;
B.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减轻空气污染,故正确;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BC。
20.【答案】(1)光合
(2)钠+二氧化碳碳酸钠+碳
(3)①H2
②甲、丁
【解析】
【分析】
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意义来分析解答。
【解答】
(1)藻类植物“微藻”对二氧化碳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填:光合;
(2)由题意可知,金属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钠+二氧化碳碳酸钠+碳;故填:钠+二氧化碳碳酸钠+碳;
(3)①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每个乙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是氢分子;
故填:H2;
②甲是CO2,乙是H2,丙是CH4O,丁是H2O,其中二氧化碳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故填:甲、丁。
21.【答案】(1)+4
(2)H2O
(3)H2CO3═H2O+CO2↑(合理即可)
(4)C3H8+5O23CO2+4H2O
【解析】解:(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6X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合理即可)。
(4)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故答案为:
(1)+4;
(2)H2O
(3)H2CO3═H2O+CO2↑(合理即可);
(4)C3H8+5O23CO2+4H2O。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4)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