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学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4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学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20 20: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进化的原因。(重点)2.概述人工选择的概念。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并利用自然选择解释有关实例。(难点)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2.植物进化的历程:
二、设问导读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8~20页,边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3不用填写,只需在课本中勾画出即可):
(一)自然选择学说
1.学说的提出
(1)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英国博物学家

(2)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3)著作:

2.探究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长颈鹿的祖先:长颈鹿的祖先的颈和前肢的长度上存在

(2)食物繁盛时期:每个长颈鹿都可以
而生存下来。
(3)青草缺乏时期:
的长颈鹿能获得高处的食物,生存下来并

的长颈鹿因吃不到高处的食物,生存下来的机会

(4)长颈鹿的形成:环境的
使
的长颈鹿得以保留,逐渐形成了现代的长颈鹿。
3.自然选择的内容
(1)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生物都有
的倾向,即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这些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是

(2)生存斗争: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

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
个体和
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
之间的斗争。
(3)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中,具有
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将
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
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生存斗争的结果是

4.小组分析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
为什么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有的长、有的短?
(2)
你认为环境变化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尝试描述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二)人工选择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0~22页,边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

,不断

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意义:利用生物的
作为材料,通过
不断地培育
的个体,淘汰
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
,创造
品种。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比较
比较项目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选择因素
自然环境

选择结果
保留了对生物
的性状,有利于物种生存,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

满足
的需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
进化速度
时间
,速度

时间
,速度

4.小组分析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
在各种家鸽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家鸽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
三、自主检测
1.[2020·湖南湘西,20.2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用进废退
B.大量繁殖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2.[2020?广州,33.2分]下列观点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B.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繁殖能力普遍较弱
C.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无限的
D.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于自身生存
3.[2019·湖南衡阳]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如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4.[2020?宜昌,48.2分]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5.
[2019·贵州六盘水]在

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

的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
25
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6.[2019·四川广安]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一般情况下,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复杂到简单,从陆生到水生,从低等到高等
7.[2020?苏州,55.1分]水稻对浅水环境的适应和海水稻的选育分别属于(

A.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人工选择
C.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8.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速度快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C.自然选择十分缓慢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四、巩固训练
9.[2020?贵州遵义,26.1分]在工业污染地区,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食物改变
D.浓烟熏黑
10.(2019福建龙岩月考)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
)
A.DDT的长期使用,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
B.变异永远都是有利的,稻螟往抗DDT的方向发生变异
C.为了适应环境,稻螟的繁殖能力发生变异,繁殖能力越来越强
D.有抗药性变异的稻螟保留下来,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11.[2019·江苏泰州]松树在寒冷的冬季仍然郁郁葱葱,显示不畏严寒的特性。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遗传变异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环境变化的结果
12.[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包头]人类为了观赏需要,把野生金鲫鱼及其后代进行多次杂交,经逐代选择,最终培育出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金鱼。下列对此过程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观赏性状的出现是由于人工选择而产生的
B.此过程中进行了生存斗争
C.人工选择的金鱼在人工培育的环境中生存机会较大
D.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能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13.(2019·湖南岳阳]自然选择学说关于长颈鹿进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古长颈鹿颈有长有短
B.颈长的鹿更易生存
C.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D.为适应环境产生变异
14.[2020?佛山禅城结业,13.2分]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
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15.(2019·云南模拟)蝴蝶泉中的枯叶蝶形似枯叶,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下列对枯叶蝶这一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利于躲避敌害
B.这是一种拟态
C.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6.[2020·青岛市,30.1分]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7.[2019·内蒙古通辽,17.2分]如图为某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图,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18.[2020·内蒙古包头,11.2分]如图表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表示变异,决定了长颈鹿原种后代性状的改变
B.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了长颈鹿进化的方向
C.长颈鹿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性状是否有利
D.不同性状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9.(2019·青岛中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20.(2019·泰安中考)下列对生物进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体型大、体格健壮的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不易被淘汰
C.古代长颈鹿为吃到高处的树叶,颈经常使用,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多种氨基酸和核酸
21.(2019·浙江金华中考)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22.(2020·江苏初二期末)下面的概念图标号1、2、3分别代表
A.定向变异、环境因素
、化石
B.自然选择、定向变异、用进废退
C.生物的遗传变异、环境因素
、化石
23.[2020·威海,36.5分]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下面,让我们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新冠病毒致命性的进化趋向进行分析。
(1)早在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即发文报道,新冠病毒已通过变异产生了S和L两个亚型。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
。新冠病毒的变异,有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强,也可能导致其致命性更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
(2)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_

(3)致命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一种更容易生存?哪一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命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命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

(4)由上述分析可以做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
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
趋势。
24.[2020?重庆巴结业,24.8分]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
25.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
(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这些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
的变异。在如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

(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
改变改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综上所述,生物通过
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而生物的
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生物的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6.(2018春?安阳县校级期末)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8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桦尺蛾的体色在生态学上叫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3)在工业污染区,
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
则是有利变异。
(4)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五、拓展探究
27.
[2020·巴中,64.10分]观察如图的图片,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并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①古代鹿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脖子比较长,有的脖子比较短,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且一般是可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②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原因是 
 。
③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
④现在的长颈鹿的形态是通过长期的 
 和 
 不断积累形成。
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
1.D
2.A
3.D
4.A解析: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苍蝇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苍蝇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苍蝇定向选择的结果。
5.B
6.D
7.D
8.D解析:自然选择是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选择结果是使生物更加适应环境,但选择过程漫长;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人工选择速度快。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的需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即不一定促进生物进化。
【巩固训练】
9.A解析:建立工业区50年后,黑尺蛾占99%,而灰尺蛾仅占1%,这是因为煤烟将树干熏成了黑色,黑尺蛾就不容易被发现而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而灰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而不易生存,是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尺蛾的两种体色比例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D解析:使用DDT后,抗药性强的稻螟活下来,其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再次使用农药,抗药性弱的稻螟又被杀死,抗药性强的稻螟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大多是抗药性强的稻螟。因此20世纪60年代用DDT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不好,原因是DDT的选择作用使得有抗药性变异的稻螟保留下来,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11.A
12.A解析:人类为了观赏需要,把野生金鲫鱼及其后代进行多次杂交,经逐代选择,最终培育出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金鱼,是人们经过长时间培育,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
13.D解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比较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环境的不断选择使颈长的长颈鹿被保留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D
15.C解析: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形似枯叶,有的与枯叶还有差别。体形与枯叶有差别的枯叶蝶易被敌害发现而不易生存,这样经过若干代的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6.D
17.C
18.D
19.A解析: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即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20.A解析:在生存斗争中,体型大、体格健壮的个体不一定获胜;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米勒的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可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1.C解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引起的疾病起作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到抗生素的影响,就如现了耐药菌;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是有关系的。
22.C解析: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23.(1)差异(性)
(2)生存斗争(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适者生存)(4)下降
上升
24.(1)变异
选择材料(2)生存
淘汰(3)选择(4)自然选择
25.(1)生存斗争
(2)能适应环境
3
(3)遗传物质
生殖细胞
(4)生殖和发育
进化
遗传变异
26.(1)性状
保护色
(2)适应性
(3)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娥
(4)自然选择
(5)深色桦尺蛾减少,浅色桦尺蛾增多
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属于其形态结构特征,在遗传学上叫性状。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因此桦尺蛾的体色在生态学上叫保护色。
(2)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保护色;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深色桦尺蛾对工业污染区的环境的颜色是适应的。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
(4)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深色桦尺蛾减少,浅色桦尺蛾增多。
【拓展延伸】
①变异
②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③选择
④自然选择
有利变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