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单元测试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1 19: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植物和土壤》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观察分析下列所示的实验装置,属于研究植物叶表皮气孔分布特点的是(  )
取两份相同的土壤,将其中的一份加强热。然后用两只花盆分别装入这两份土壤,再在两份土壤中放入一些相同的植物枯叶,种上相同的植物,每天浇适量的水,再用塑料膜将其覆盖好,观察比较两颗植物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研究的是什么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土壤温度 B.土壤中的腐殖质 C.土壤中的微生物、小动物 D.土壤的水分
下图中表示攀援茎的是( )
4、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
A. 木质部 B. 内树皮的韧皮部 C. 形成层 D. 外树皮的韧皮部
5、有些植物的茎,例如桃的茎,能够不断长粗,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的茎内有(  )
A. 韧皮部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导管和筛管
6、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提高树苗成活率,植树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7、将一马铃薯切削成图示的形状,然后放一容器中,分别加入1、2两种液体,过一会儿,其液面发生图示的变化,则关于1、2两种液体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1、2都是清水 B.1、2都是盐水 C.1是清水,2是盐水 D.1是盐水,2是清水
8、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人70度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 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 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
C. 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 叶片下表面的气孔比上表面多
9、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当一株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10、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其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的结果 B. 呼吸作用的结果
C. 蒸腾作用的结果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的途径是( )
A. 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 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
12、如图为根尖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① 具有保护作用
B ②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 ③ 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 ④ 能迅速伸长,使根尖长度不断增加
13、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 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多
B. 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
C. 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进入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
14、叶片中与进行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是(  )
①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②气孔大,下表皮比上表皮多
③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外壁具角质层???????④叶肉细胞含叶绿体
⑤叶脉含有输导组织,运送营养物质????? ⑥.表皮细胞边缘不规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③②①⑥ D. ①④⑤⑥
1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是上表皮 B.?a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是下表皮 D.?b能进行光合作用
16.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17、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嘉现象,解决的的最好办法是( )
A.增加光照B.大量浇水C.疏松土壤D.减少光照
18、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 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 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 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19.右图是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
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20.小敏同学为探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来源及输送方向,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
(a、b为树皮的上、下环割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处膨大,说明有机物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经茎初皮部中的筛管从下向上输送
B.a处膨大,说明有机物是叶合成,经茎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向下输送
C.b处膨大,说明有机物是由下向上输送
D.枝条末端长出许多不定根,说明有机物是根从土壤中吸收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如图的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植物的根系,按根系的分类,人参属于
根系。而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木制家具和木制的课桌椅主要是利用茎的 。
22、如在图是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代表的结构名称:A
(2)图中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填字母);
(3)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填字母)。
23、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无机盐,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含氮的无机盐 含钾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 55.66 65.68 56.25 55.12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无机盐是(  )
A. 含钾的无机盐 B. 含氮的无机盐 C. 含磷的无机盐 D. 无法确定
24、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可以研究某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枝条失水的。在温度、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A光照、潮湿 14
B光照、干燥 32
C黑暗、干燥 8
(1)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目的是 .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较为准确计量枝条每小时失水质量的方法是 ,
(3)如果要研究湿度对枝条的水速度的影响,应比较哪两组数据? 。
(4)光照使枝条失水的速度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5、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 袋壁内水珠最多
(4)实验(二)结论: .
(5)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列关于蒸腾作用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能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②有利于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③有利于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④是根吸水的主要动力。
26、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O2的多少是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在某植物的叶片上剪下大小相同的多个叶圆片,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图如甲),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测量每个杯子中叶圆片从杯底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
注:NaHCO3能增加溶液中CO2的含量,叶圆片吸收CO2释放O2,部分O2存在于细胞间隙和叶圆片边缘,导致叶圆片上浮.
(1)在实验中,应将图乙装置放在 环境中.
(2)本实验用到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用 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
(3)通过实验发现,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圆片没有上浮,原因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 (选填“吸水”或“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27、在学习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时,小林和小军知道根吸水是有条件的.那么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在什么情况失水?两位同学决定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液体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呈一定的萎缩状态;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液体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呈膨胀状态.为验证这个问题,两人到实验室展开探究:
①提出假设: 。
②实验方案:
小林的方案:分别在甲、乙两个大小和状态相似的新鲜萝卜上挖两个大小相同的坑,往甲坑内倒入5%的盐水10mL,往乙坑内倒入 ,30分钟后分别将两个坑内液体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小军的方案:切取6块质量各为5克的新鲜萝卜条,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质量分数为0.5%、1%、2%、5%、10%的盐水的试管中,并将6支试管放于一个试管架中,3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并分别用天平称其质量,得到如下表数据;
浓度 清水 0.5%盐水 1%盐水 2%盐水 5%盐水 10%盐水
萝卜条质量(克) 7.0 6.3 5.1 4.3 3.8 3.5
③最后两位同学得出的结论一致.
④你认为小林的实验中甲组的结果应该是 .
⑤由小军的实验结果可知,萝卜细胞液浓度最接近 .
⑥通过本实验结论可知,在给作物施肥(如人粪尿等)时应 后再施用
28、枇杷幼苗要带土移栽,目的是 。移栽时每株留叶3-5片即可。留叶也可剪去先端1/3-1/2,这样做的目的是 。全挂果初期,果农通常将部分枝条的树皮进行环割,目的是将韧皮部中的 切断,防止营养向下运输从而提高产量。
四、计算题(8分) H-1 O-16 K-39 C-12 Cl-35.5
29、柑桔是我市主要的农产品之一,但一些地方由于化肥施用不合理,对柑桔品质、土壤结构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提倡科学施肥,多用农家肥料,如草木灰(其有效成分是K2CO3)等。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含量,利用K2CO3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进行实验,反应式为:有关数据如下表:
称取草木灰样品的质量(克) 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收集的CO2质量(克)
50 10% 2.2
假设草木灰中除K2CO3外,其它物质均不含K元素,也不与稀盐酸反应;CO2的损失不计。试计算:
(1)该草木灰中含K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施用草木灰。主要是使土壤中增加钾元素。若向某果园施用上述草木灰50千克,则相当于向其中增加多少千克的钾元素?
1-20 BACBB CDDBC ACBBB BBDDB
21、直;木质部
22、木质部;B;D
23、A
24、(1)防止水分蒸发;
(2)实验前后分别称取实验装置的总质量,二者之差为失水的重量;
(3)A和B;
(4)增大;
25、(1)叶;(2)叶片的多少;(3)A;(4)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5)①②④
26、(1)温暖有光;(2)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3)失水.
27、①外界液体浓度影响植物(或萝卜)细胞吸水或失水;
②10mL清水;
④甲萝卜内液体体积大于10mL;
⑤1%;
⑥稀释(或下雨或浇水).
28、保护根系;减少幼苗叶片的蒸腾作用;筛管
29、(1)1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