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一、选择题
4175125222885001.如图1所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⑥是气孔,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③有输导组织,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C.②④属于营养组织,是叶片的主要部分
D.①⑤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 图1
2.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能由下向上运输,那么,能拉动水分由下向上运输的生理过程是 ( )
A.合成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
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
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D.能提高大气的湿度,从而增加降水
4. 如图2,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 ( )
图2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5.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 )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
B.光照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
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
6.为了提高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我们常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在阴雨天或傍晩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剪去部分老根移栽 ④大棚内移栽时增大昼夜温差
⑤尽量带土移栽 ⑥移栽后给植物遮阳挡风
A.①②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一名同学将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一株盆栽植物上,然后放在室外见光处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如图3)。一昼夜后,他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很多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441065148590A.在阳光下该植物只进行蒸腾作用
B.水珠都是该植物叶片的气孔散失的
C.在塑料袋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恒定
D.蒸腾作用拉力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 图3
32467556419858.如图4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 )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图4
二、填空题
9.如图5为某植物叶片气孔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5
(1)图中①所示的细胞为 。?
(2)在夏日正午的烈日下,植物叶片有时会发生卷缩,此时叶片上的气孔状态应如图 (填“A”或“B”)所示。?
10.如图6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示例:[1]上表皮)
图6
(1)叶片由表皮、[ ] 、叶脉三部分组成。?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 (填结构)运输到其他器官,除自身利用外,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3)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的[ ] 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要用于自身其他生命活动时,需要通过 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三、实验探究题
11.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图7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 ℃左右的热水中(如图7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将其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试纸(遇水会变红色)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试纸颜色的变化,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 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试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试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
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原因是?
。?
12.取5枝粗细大小相似、且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依如图8甲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实验开始时各装置的质量相同(都是80 g),其后每隔4 h后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8
(1)该实验中A与D对照可探究的问题是?
。?
(2)图乙曲线3代表的装置是 (填字母)。?
(3)比较分析图中的数据,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相对数量作出判断。
。?
(4)假设将ABCDE五个装置都放在暗室中,预测它们的质量变化趋势是ABE装置 (填“减弱”“增强”或“不影响”),CD装置 (填“减弱”“增强”或“不影响”)。?
答案
1.D 2.C 3.B 4.B 5.C 6.A 7.D 8.C
9.(1)保卫细胞
(2)B
10.(1)2 叶肉 (2)筛管
(3)5 气孔 (4)呼吸
11.(1)一
(2)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试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
12.(1)植物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来完成的吗
(2)E
(3)下表面的气孔数目多于上表面的气孔数目
(4)减弱 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