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一课时 茎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分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了解年轮的成因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培养学生采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木质茎结构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大自然中生物结构的严整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导管和筛管的分布及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点 茎的结构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44~148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
直立茎
、
攀缘茎
、
匍匐茎
和
缠绕茎
等;按其组成可分为
草质茎
和
木质茎
。
2.木质茎一般具有
树皮
、
形成层
、
木质部
和
髓
等结构。
(1)树皮可分为
韧皮部
和最外层的表皮。树皮包在茎的外层,对植物具有
保护
作用;
韧皮部
位于树皮靠近木质部的部位,韧皮部中含有起
输导
作用的
筛管
。
(2)
形成层
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能用手剥开树皮的地方),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
分裂
产生子细胞,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
韧皮部
,向内形成
木质部
,使茎
加粗
。
(3)木质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
导管
。导管和筛管的形态、
结构
不同,其输导物质的
类型
也不同。
(4)髓位于茎的
中央
,其细胞体积较
大
,具有
储藏营养的作用。
3.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
气候变化
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
周期性
变化影响下,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
年轮
现象。
4.年轮出现在茎的
木质部
中,根据年轮数可推断出树的
年龄
。根据年轮的宽度变化等信息可推断出植物生长不同时期的
气候状况
等。
5.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环境条件好时,植物生长较快,形成的年轮较
疏松
,颜色较
浅
(如春材)。反之,年轮较
密
,颜色较
深
(如秋材)。
【合作探究】
有人用细铁丝缠紧相邻的两棵小树来晒衣服,这样做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答:会造成伤害。因为小树具有形成层,能使茎逐渐长粗。用细铁丝缠紧小树,日子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甚至可产生对树皮环割一圈的后果。如果茎上的筛管被全部切断,会使铁丝上方筛管中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根就会因为得不到营养而死亡,整棵树也就会随之死亡。
【教师点拨】
1.四种形态的茎的区分方法:按是否能向上生长可以区别出匍匐茎;根据向上生长是否借助他物可以区分直立茎与攀缘茎、缠绕茎;根据借助他物生长是否利用茎或叶的变态结构附着他物,可以区别攀缘茎和缠绕茎。
2.木本植物的茎有形成层,所以它能逐年加粗,而草本植物的茎中无形成层,茎不能加粗生长。
3.木材通常是指茎的木质部。
【跟进训练】
1.葡萄的茎是
( B )
A.直立茎
B.攀缘茎
C.缠绕茎
D.匍匐茎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三年生的木槿茎的横切面,从外围到中央的结构依次是
( B )
A.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髓
B.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C.髓、木质部、形成层、树皮
D.髓、形成层、木质部、树皮
3.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 A )
A.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性变化
B.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
C.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D.便于记忆树龄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二课时 物质的运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茎对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2)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亲身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会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以及保护植物茎的各个部分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难点】
实验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48~1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
茎
运输的。
2.水分和无机盐被
根尖
吸收后,会进入根部
导管
。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
茎
中央的导管。
3.水分和无机盐在茎
木质部
的导管中能
自下而上
地向枝端运输。
【教师点拨】
“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1)要将枝条的下端削成平整的斜面,以增大导管切口截面积,从而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为了使实验的效果更明显,红墨水的浓度应相对高些;(3)将枝条放在阳光下照射的目的是为叶的蒸腾作用创造条件,从而产生蒸腾拉力,以便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4)将A组枝条不用石蜡处理,B组枝条用石蜡密封切面的树皮部分,C组枝条用石蜡密封切面的木质部和髓,也能观察到A、B组枝条只有木质部被染色,C组枝条未被染色的现象。
【跟进训练】
1.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C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2.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C )
A.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D.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3.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而上运输的现象是
( D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成红色
C.纵切变色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知识点二 有机物的运输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50~15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
茎
、
根
、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2.有机物的运输实验: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
木质部
。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一两个月后,切口
上
方的树皮将膨大而形成枝瘤。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
自上而下
运输的。
3.树皮里只有
韧皮部的筛管
是上下相通的,可见,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
筛管
向
下
运输的。
【教师点拨】
1.导管与筛管的比较: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中,是由死细胞构成的中空长管,用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存在于韧皮部中,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筛管细胞之间的间隔转化为带孔的筛板。
2.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比较:木质部内有木纤维,韧皮部内有韧皮纤维,木纤维和韧皮纤维都是死细胞,不要将它们和导管、筛管混淆。
【跟进训练】
1.热带地区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割皮才能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的液体,这种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来的部位是
( C )
A.髓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导管
2.在小树上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小树拴铁丝部位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 B )
A.韧皮部能向上运输有机物
B.韧皮部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C.木质部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D.木质部和韧皮部都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3.在植物有机物运输的实验中,应怎样处理选择的枝条
( C )
A.将枝条下端削成斜面
B.将枝条下端削成平面
C.将枝条中部剥除一圈树皮
D.不进行处理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