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化学方程式
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会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87~8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
重新组合
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和
数目
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而物质的
分子数和物态可能改变。
【教师点拨】
1.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符合该定律。
2.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不包括反应物过量部分的质量及不参加反应的杂质的质量。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
4.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
六个一
定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
改变
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
能改变
宏观
物质的物态(或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微观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跟进训练】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D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镁条燃烧时,固体物质的质量会增加
C.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变重
D.打开盛装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会变小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B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元素化合价 ⑥原子质量 ⑦物质的总质量 ⑧元素种类
A.①②⑥⑦
B.①⑥⑦⑧
C.①②
D.⑦⑧
3.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 )
A.CaCO3
B.Na2CO3
C.H2O
D.CaO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书写并表述化学方程式,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89~9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
化学式
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如C+O2CO2,可读作“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了
反应物
、
生成物
和
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间原子与分子的
个数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以
客观事实
为依据;(2)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即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
相等
。
5.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边写
反应物
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
生成物
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
短线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
+
”连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配上合适的
化学计量数
,使式子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总数
相等
。一般可用
最小公倍数
来确定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短线改为
等号。
(3)注明
反应条件
和生成物的
状态
。把条件写在等号的
上方
或下方。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
”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
”号表示。如2H2OO2↑+2H2↑、CO2+Ca(OH)2CaCO3↓+H2O。
【教师点拨】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韵语: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准化学式,计量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和沉淀,要用箭头来标明。
2.在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读作“加”,应读作“和”或“与”;“”不能读作“等于”,应读作“生成”。
3.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即反应能否发生,化学式是否正确;(2)是否配平;(3)反应条件是否正确;(4)“↑”或“↓”是否标注正确。
4.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除最小公倍数法外,还有奇数配偶法、观察法等。
【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N2+O22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氮气加氧气等于一氧化氮
C.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6∶15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B )
A.C+2CuOCO2↑+2Cu
B.NaOH+HClNaCl+H2O
C.KClO3KCl+O2
D.Ca(OH)2+Na2CO3CaCO3+2NaOH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也要写入)。
(1)
2
Al+
3
H2SO4
1
Al2(SO4)3+
3
H2↑
(2)
2
C2H2+
5
O2
4
CO2+
2
H2O
(3)
2
KClO3
2
KCl+
3
O2↑
(4)
3
HCl+
1
Fe(OH)3
1
FeCl3+
3
H2O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第三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难点】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知识点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91~9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于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因此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各成分的
质量
。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设未知量→写出
化学方程式
→写出相关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和已知量→列出
比例式
、求解→对问题做出简明回答。
【教师点拨】
1.计算时要注意:(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分别是什么;(2)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正确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4)进行准确的数学运算;(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2.计算时的几点重要提示:(1)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2)化学方程式要书写正确;(3)相对分子质量写在对应物质的正下方,只写计算时要用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面;(4)列比例式时,单位要统一;(5)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已知量或未知量是不纯物质的质量,要将其转化为纯物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其中,纯净物质量=不纯物质量×纯度=不纯物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跟进训练】
1.已知2A+3BC+6D,用足量的A和147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0
g
C和54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C )
A.214
B.112
C.107
D.71.3
2.在反应2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
( B )
A.9.6
g
B.4
g
C.6.8
g
D.8.8
g
3.实验室加热分解4.9
g氯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4.9
g
x
= x=1.92
g
答:可以得到1.92
g氧气。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