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生物的进化 讲义—2021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讲 生物的进化 讲义—2021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5 22: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科学下册 一讲一练
第四讲 生物的进化
基础知识讲解
1、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1)关于生物起源有神创论和进化论两种。由于进化论有生物化石等众多证据支持,而被人们普遍接受。
(2)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动植物化石。
53587653236595(3)化石
①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
②化石分为遗物化石、遗迹化石、遗体化石和活化石。
③动物化石的形成:
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体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骨中,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将化石保存在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风雨作用下露出化石。
④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是晚形成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级。
(4)由化石分布特点可知生物进化顺序: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人: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5)生物进化的意义:
a.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
b.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6)现代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
2、进化论的演变
(1)布丰的“直线进化理论”
内容:物种是可变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而来的,进化是直线式的,无分支。
进化的原因:生物的环境特别是气候和食物发生了改变。
(2)拉马克的 “用进废退”学说
内容:现存的物种是由其它物种进化而来的,都有各自的祖先。生物变异是定向的。
“用进废退”:生物体器官经常使用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退化。
“获得性遗传”: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定向变异”:生物的变异一定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改变的。
(3)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他的进化思想是:“自然选择”。
他认为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最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①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内因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外因是环境的选择,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③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④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⑤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缓慢的,生物进化存在过渡类型。证据:始祖鸟化石和中华龙鸟化石(爬行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
巩固提升训练
1、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方法。6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合理的推测是(?? )

A.?向日葵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
B.?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C.?果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酵母菌
D.?黑猩猩与人类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有翅、无翅苍蝇各6只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有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相同。8天后,甲瓶内仅有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都是有翅的死苍蝇,但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都存活。下列对此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的苍蝇生存
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存活是因为发生基因突变
C.?若苍蝇不常使用翅,翅就会退化
D.?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进化了的新品种
3、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
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D.?a一定比c高等
4、如图是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2)曲线BC段上升,因为马铃薯甲虫中存在________个体.
5、如图所示,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的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在同一时间里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雪地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现象,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若降雪推迟,则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________。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多,白色老鼠的数量________,白色老鼠所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逐渐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环境变化对老鼠的毛色起________作用。
6、如图表示几种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请分析回答:


(1)哺乳动物(B~G)都由原始哺乳动物进化而来,所以它们具有________。
(2)由于原始哺乳动物不同的个体________的不同,产生的变异中有适应不同环境的有利生存的变异,也有一部分在________过程中被淘汰。
(3)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可以解释生物界进化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7、生物多样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下表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表中的“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百分比。
类群
我国已知种类
世界已知种类
百分比(%)
哺乳动物
581
4342
13.38
鸟类
1244
8730
14.25
鱼类
3862
19056
20.30
蕨类
2200
10000
22.00
裸子植物
240
850
28.24
被子植物
30000
260000
11.54
(1)上表中,我国在世界上种类占有百分比最高的一类生物是________。?
(2)表中列出的动物均属于________动物,该类动物除上表中所列的以外,还应包括的两个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这些动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
(4)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5)上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的多样性。?
8、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
?
(1)树根处A代表________,它生活在________中。
(2)A由于_______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________进化来的。
(4)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________。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答】A、差异氨基酸数目越多,两者亲缘关系越远,所以酵母菌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氨基酸差异数目,随着生物的复杂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说明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故B正确;
C、果蝇与人的氨基酸差异数目比酵母菌的差异数目少,所以酵母菌出现的更早;故C错误;
D、该图只是比较了细胞色素的氨基酸差异,不能说明黑猩猩与人类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
2、【解答】甲瓶中悬挂着一张捕蝇纸,在瓶子中飞行着的苍蝇可能会被粘住而死亡。对于甲瓶中有翅的苍蝇在飞行的过程中就可能被粘住,所以对它们是一种不利的环境,A正确;乙瓶内的环境没有任何危险,所以有翅无翅的苍蝇都能存活,B错误;有翅无翅是苍蝇在遗传中发生的变异,与用不用无关,C错误; 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应甲瓶的环境,不是适应任何环境,D错误。
故选A
3、 【解答】A、从图片中的进化树可以看出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可是亲缘关系远近却是不相同的,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片中的进化树可以看出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那么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其实是f,B不符合题意。
C、图片中的进化树可以发现a、b以及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但是它们与e亲缘关系却比较远,C符合题意。
D、从进化树得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那就表示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所以陆生的可能会更大,可是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一种农药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六年效果较好,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因此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大多数害虫不具抗药性而被农药杀死。
(2)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对该种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即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而实验证明,在未使用某一种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曲线BC段上升,因为马铃薯甲虫中存在抗药性个体。
故答案为:(1)大多数害虫不具抗药性而被农药杀死;(2)抗药性
5、【解答】(1)雪地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若降雪推迟,则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因为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的生活,但是生物也能适应环境。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多,白色老鼠的数量增多, 白色老鼠所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之后。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逐渐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环境变化对老鼠的毛色起定向选择作用。?因为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生物面对环境中的恶劣因素,能够适应与战胜,就能够生存下来。
故答案为:(1)适应;自然选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2)增多;之后;定向选择?
6、【解答】解:(1)据图可知:哺乳动物(B~G)都由A原始哺乳动物进化而来,所以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A原始哺乳动物;
(2)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由于原始哺乳动物不同的个体生活环境的差异,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个体能存活下来;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不利变异则被淘汰;
(3)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故答案为:(1)共同祖先;(2)生活环境、自然选择;(3)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
7、【答案】 (1)裸子植 (2)脊椎;两栖类;爬行类 (3)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4)建自然保护区(5)基因?
【解答】1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哺乳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胎生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除上表所列的脊椎动物类群外,还有爬行类、两栖类。
3化石是研究生物的进化的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8、 【解答】解:(1)根据生命的起源相关知识可知: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闪电的作用下,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在原始的海洋中,经过上万年的积累与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进一步形成能够独立生活和繁殖的体系;就诞生了原始生命;
(2)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进化成植物;另一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进化为动物。根据生物分类知识可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界;
(3)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为: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故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来的;
(4)C是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故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繁殖方式的不同;
(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故答案为:(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2)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界;(3)爬行类;(4)C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5)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