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6 10: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评卷(四)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20分钟)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琐屑(xiè)   栅栏(zhà)   秀颀(xīn)  触目伤怀(chù)
B.鸡(zōnɡ) 晕倒(yūn) 濒临(bīn) 举箸提笔(zhuō)
C.踌躇(chú) 颓唐(tū) 密匝匝(zā) 情郁于中(yù)
D.簌簌(sù) 婆娑(suō) 恹恹(yān) 满院狼藉(jí)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锤练 飓风 苔痕 坦荡如砥
B.吆喝 交卸 肆意 潜滋暗长
C.赋闲 星辰 震颤 张目接舌
D.试干 蹒跚 狼藉 深不可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那户人家真是祸不单行,他们本来就穷,现在两个孩子又生病住院。
B.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知识像深埋在土里的宝藏一样,越是努力挖掘就越觉深不可测。
D.梅雨季,雨总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连绵不断,感觉整个人都要发霉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B.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是有效的。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一代,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B.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C.“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现代作家朱自清,其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D.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
(1)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迷恋,并照应诗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10分)
科学技术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实现了人类的美丽梦想,创造了人间奇迹,改变了人类生活。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弘扬科技兴国理念,学校举办了以“科学助力我们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科学宣传)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教践行)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同学们喜欢参与的活动。(2分)
活动一:举行“科技发明知多少”知识竞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3)(科技前沿)近年来,我国科技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请写出三个实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苑精英)在参观市科技馆活动中,一款多功能废油无污染再生利用装置与技术的高科技成果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学校特派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发明者张叔叔。见到张叔叔,你会带着怎样的问题采访他?(至少三个问题)(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5分,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1题。(7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和
“____”。(2分)?
10.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5题。(12分)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 容 就 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节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表白。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
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15.【甲】文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6分)
占了命运的便宜
  ①回乡过年,带小外甥去小店买花炮,回来路上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我正要回头,却听小外甥压低声音说,快走。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一溜烟跑回家了。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愣愣地站在远处,无所适从的样子。
  ②回到家里,小外甥说那是他同学,不过大家都不跟那小男孩玩。小男孩有时撵着跟人家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骂人,甚至动手,下手还特别重,有次把一个男生的耳朵都打出血了。
  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外甥的爸爸告诉我,小男孩没人管,妈妈几年前就没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也不怎么回来,他跟着爷爷奶奶住。
  ④父子俩的话帮我拼凑出小男孩的处境: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
  ⑤我力劝小外甥对他好一点,还想买个礼物让小外甥送给他,小外甥统统不以为然。我想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就给他们老师写了一封信,让小外甥交给老师。
  ⑥倒不是因为我天性善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使然。这种不安全感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⑦这些年新闻里的恶性事件,很多作案者都有着被伤害的童年,但人们往往拒绝倾听他们的童年故事。倾听并不意味着原谅,只是让人思考,有没有可能事先防范。如若他们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有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⑧《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深谙这一点。探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人,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价值最大化。但是,有获利的人,就有吃亏的人。宝钗敏锐地指出,大观园的建设者们都有享受红利的权利,若有人是仗着某些先天优势而获利,那些未承包到土地的人必然觉得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就会引起敌意,那么,对不起,谁也不是没有杀伤力的。
  ⑨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不安全感,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
  ⑩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线前,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刘姥姥进荣国府,各种穷形尽相,被黛玉、妙玉等人鄙视。然而,刘姥姥家从前是阔过的,贾家以后也会败落,刘姥姥身上有着贾府诸位的未来,只是当时他们看不见而已。宝钗则深知明天不可知,她暗中照顾邢夫人的侄女——贾家的穷亲戚邢岫烟。与其说是她心地善良,不如说她是在暗中救济那个可能的自己。
  在这个阶层不断翻滚的世间,只要还未到达终点,焉知自己不会落到社会的底层?在尚有余地时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也能被稳稳接住,让自己即使坠入逆境也能被善待。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占了便宜的那一类。许多年前去参加同学会,在大家感慨这是个“拼爹”的世界时,想到我靠自己在网上写文章被出版社发现,不由深感自豪。但朋友提醒我:如果你处在连本课外书都没有的境地,就别提什么写作了——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
  我一直记得朋友的话,并常常提醒自己,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做得更好一点。有一天,我叫的外卖久等不至,于是催了一次单。不久那个外卖小哥站在楼下打电话,几乎带着哭腔说,他找不到单元门,可是那门明明就在他眼前。当我走出来,接过外卖,他立即朝电动车狂奔而去,背影崩溃到凌乱——他实在是太赶了。此后,我对所有外卖小哥都客客气气,即使他们迟到了,也要说声“谢谢”。一次朋友聚会,外卖小哥不小心把我点的汤全洒了。朋友说,他不受点惩罚就不会长记性,但我觉得,把汤弄洒和记性无关,我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给他打差评。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茫然的,我没有振臂一呼的勇气,也没有应者云集的自信,也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基于命题需要根据闫红作品改写)
16.作者给老师写信是因为小男孩受到了怎样“不公正”的对待?读①~⑤段,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⑥~⑧段,请说说作者为什么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⑨~段,请简要概括作者所说“更深层面”的“不安全感”指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以“占了命运的便宜”为题,是为了提醒我们什么?读~段,请分条表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50分钟)
20.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答案解析
1.D A项,“颀”读qí;B项,“箸”读zhù;C项,“颓”读tuí。
2.B A.“练”应写作“炼”;C.“接”应写作“结”;D.“试”应写作“拭”。
3.D “连绵不断”意思是连续不间断。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4.C A项中两面对一面,可删去“否”或在“实现”前加上“能否”;B项中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由于”;D项属于句式杂糅,可删去“是有效的”。
5.D D项中“十七、八岁”是约数,应删去“、”。
6.C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
7.(1)老骥伏枥 (2)松柏有本性 (3)路远莫致之 (4)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5)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8.(1)示例一:学科学知识,做创新人才。
示例二:插上科学的翅膀,探求神秘的宇宙。
(2)示例:活动二:举办科技图片展 活动三:举办科技小制作竞赛
(3)示例:①“嫦娥四号”实现月背软着陆。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③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开通。
(4)示例:张叔叔,您好!我是××中学的小记者××。请问:您的发明创意是什么?您认为这一发明会有怎样的应用前景?您最想对中学生说些什么?
9.心远 悠然
10.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11.不好。“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诗人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如熟友相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更好地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
12.A “移”的意思是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3.(1)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2)向集市上围观的人询问哪边是南,哪边是北,面向南方拜了两拜,然后受刑而死。
14.D 不仅描绘了“观者”的反应,还描绘了“闻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出文天祥崇高的爱国精神。
15.文天祥不向恶势力低头,英勇就义、面不改色的大无畏精神,充分体现出大丈夫的胆色与气魄。
附【乙】【译文】
文天祥即将被押出监狱时,写下自我表白的遗书,绑在衣带上。文词说:“孔子说要成全仁德,孟子说要为正义而牺牲;因为该负的责任都尽了,所以才达成了仁德。读圣贤经典,所要学习的(不是成仁取义)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已经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集时,气概神色自如,态度从容,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即将受刑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向行刑的官吏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向集市上围观的人询问哪边是南,哪边是北,面向南方拜了两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但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当时凡是看见、听见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16.小男孩被同学们孤立了。(或:同学们都不和小男孩玩。)
17.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常常会危害社会,成为罪犯。(或:因为这个孩子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后,有可能产生敌意,从而危害社会,走上犯罪道路。)
18.担心自己遭遇逆境时不能得到善待(公正的对待)。
19.要点:①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那一类。(或:认识到自己是既得利益者。)②善待(体谅)处境更差(社会底层)的人。③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让社会变得更公正。
20.【写作提示】思路点拨:
①审清题意。这道题目旨在通过让学生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从作文命题可以看出,内容要求写亲身经历(走过)的往事,“毕竟”是对“走过”的强调,表明自己对所回顾的这段往事的情感态度,即从那些曾经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向那些有益自己成长的点滴表达感激之情。
②构思选材。写作前首先要确定文体,然后根据文体选材。如果写记叙文,可选取某段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经历或者是某件往事,这段经历或往事伴随着“我”的一段心路历程,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这种认识或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说经历某次挫折之后认识到人生就要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如果写成议论文,所表达的观点可围绕“感恩”这一主题,对生命中曾经经历的挫折、磨难甚至伤害表达感激之情,所选论据如果是事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地证明论点,如果是道理则要有说服力。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