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陈情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以诵读、点拨为主,培养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能力,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注意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做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情于理的构思艺术;
3、从了解写作背景入手,理清思路,领悟文旨,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本文言辞动人有十分得体的写法,以诵读为途径,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体会人伦至情之美;
2、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彩,正确理解“孝”的含义;
3、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伦观念,继承发扬“孝”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传统美德的继承
教学难点
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注重诵读,点拨引导,讨论、分析、点评和质疑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三分钟
导入
文题解说
讨论环节
第一课时??
?
课前三分钟:
1.学生上课起立之后,背诵高考必考50篇目之一
2.小组上黑板写下一组高考常考的相近成语,并做解
释和举例
3.学生上黑板默写高考常考的理解性默写
二、导入:?
(PPT展示)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我们在初中学习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孝情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陈:陈述;情:事实、情理;表:即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不同名称,刘勰《文心雕龙》:“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
三、导学案讨论环节??
1、教师针对学生所做导学案,做出总结性评价,并给予小组鼓励
2、教师要求学生讨论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
1)注意某些字词的的含义:闵凶、日薄西山等
2)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3)注意某些字词的一词多义
1.教师随机点名学生,回答成语的释义
教师随机点两名学生上黑板(一前一后黑板)、
随机考察全班并抽取一道理解性默写题目
导入
介绍
导学案准备工作:教师已对学生做的本课导学案进行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并作出点拨指导
学生起立并回答
被点名两名学生在一前一后黑板默写
班级剩下学生拿出默写本默写
了解
小组学生起立讨论
展示环节
?
四、导学案展示环节
1.PPT出示各小组展示和点评的任务
2.各小组讨论完毕之后,上黑板展示各组的任务
学生展示
点评环节
(
1.各小组上黑板针对对抗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
)导学案点评环节
(
学生质疑并补充
)
(
教师适当补充并指导解释
)
(
1.其他各组同学针对点评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并补充
)
(
质疑环节
)六、导学案质疑环节
学生点评
总结
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1.PPT出示学生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并思考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师适当补充并提醒
学生回答本科所学习知识
练习作业
作业
1.结合本文,以“忠”和“孝”为话题写篇随感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适当引导
板
书
设
计
陈情表
李密
6小组学生展示各自的任务和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