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生命选择题专项训练二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在硬水中滴加肥皂水,产生白色垢状物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蓝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3.下列实验方法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5.如图四个图象与对应操作描述不相符的是( )
A.水通直流电
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C.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D.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6.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a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b
下列判断不符合事实的是(注:氢元素全部转化生成水)( )
A.a=3.2+b
B.X是一氧化碳
C.参加反应的丙醇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9
D.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7.“绿色生活”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废旧电池分类回收
B.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使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
D.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
8.下列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依次排列的是( )
A.汞、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B.液氧、四氧化三铁、食盐水
C.稀有气体、水、澄清石灰水
D.水银、氯酸钾、空气
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氮气、氯酸钾 B.稀有气体、硬水
C.液氧、蒸馏水 D.高锰酸钾、洁净的空气
10.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为黑色物质变为红色
B.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充分反应
D.为确保实验结果准确,铜粉应该要足量
11.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
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硫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13.小林归纳了以下知识: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③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制得纯水;
④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新陈代谢、金属锈蚀、有机肥的腐熟。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甲烷)、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如图。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甲醇
15.化学方程式C+O2CO2可读作(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1个碳加1个氧气等于1个二氧化碳
D.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16.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加热分解:HgOHg+O2↑
B.碳在氧气中燃烧:C+O2═CO2
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铝和氢气:Al+H2SO4═AlSO4+H2↑
D.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17.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大量白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18.现用C3H4合成C5H8O2,若让反应物中的原子100%地转化为C5H8O2,即可实现“零排放”。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都为1,则应选择的另外两种反应物为( )
A.H2和CO B.CO2和H2O C.H2和CH3OH D.CO和CH3OH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后产生红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
D.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20.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并产生大量白烟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和相等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22.已知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共生成16g二氧化碳
B.共生成56g氧化钙
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
D.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
2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使用催化剂
B.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D.所用的仪器一定要有酒精灯
25.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是( )
A.空气 二氧化锰 氧气
B.空气 氯酸钾 氢气
C.干冰 锰酸钾 水
D.海水 水银 冰水混合物
26.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和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B.化合物:臭氧、稀有气体
C.单质:液态氮、液态氧
D.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
2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CO3 C.P2O5 D.KClO3
28.如图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29.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完全反应后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A的质量为( )
A.120g B.90g C.60g D.80g
3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丝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Cu+O2CuO
B.磷在氧气中燃烧:2P2O54P+5O2
C.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H2+O22H2O
3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33.如图是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生成的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B.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氧气
D.实验室若没有红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3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6.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围绕“空气污染”主题发起“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活动,下列没有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3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下列做法与这种愿望不符的是( )
A.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B.开发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D.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使用私家车
39.“绿色生活”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个理念的是( )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大量焚烧秸杆,增加田间肥料
D.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40.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冰水属于混合物 B.食盐水属于化合物
C.干冰属于氧化物 D.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4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4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粉末
4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红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5.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47.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正确的是( )
A.我极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能做燃料
C.我密度比空气略小
D.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4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红磷燃烧后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
49.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酒精灯帽盖灭火焰
B.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C.通常的一般性火灾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D.电视机着火可用水扑灭
5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2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对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待测”数值一定为3g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空气与生命选择题专项训练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A
21.【答案】D
22.【答案】A
23.【答案】C
24.【答案】B
25.【答案】A
26.【答案】B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D
30.【答案】B
31.【答案】D
32.【答案】C
33.【答案】D
34.【答案】D
35.【答案】C
36.【答案】D
37.【答案】A
38.【答案】A
39.【答案】D
40.【答案】C
41.【答案】B
42.【答案】D
43.【答案】D
44.【答案】A
45.【答案】D
46.【答案】C
47.【答案】D
48.【答案】A
49.【答案】D
50.【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