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2.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18:36:58

文档简介

授课类型
T(微观粒子模型)
C
(组成物质的元素)
T
(提高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大脑放电影~)
知识点1:模型与符号1、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太巨大
太微小
太复杂2、模型是什么?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一幅画。一张表。计算机图像。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3、什么是模型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
科学方法
,建立一个
适当的模型
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
形态

特征

本质
,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建立一个适当模型的过程,叫建模过程。
水的汽化
水的蒸发4、模型方法的作用(1)能简化和理想化。(2)能发挥想象、抽象和推理能力。(3)能突破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限制。
5、符号的作用(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服务区标志(停车、加油、修理、吃饭)知识点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物质的微粒(1)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水的电解3、物质微粒模型
(1)分子模型不同物质的分子模型(2)原子模型
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4、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石墨、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各种结构不同的物质。金刚石(八面体结构)、石墨(层状结构)和足球烯C60(球状结构)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结构不同,其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异.金刚石硬度较大,不能导电,导热性差。石墨硬度较小,能导电,导热性好。5、粒子模型可以示意物质变化(1)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2)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该模型说明: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3、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水电解变成氢气、氧气后,水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二、粒子的大小与质量:分子、原子都很小。1、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的体积很小。2、原子质量在
10-26
千克的数量级,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3、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相同。
常识:一滴水的分子个数:1021个水分子构成,1ml水需要约20滴水组成。铅笔留下的黑色的笔迹是碳原子的堆积,一个句号竟有1018个碳原子。知识点3: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道尔顿(英国化学家)原子模型:实心球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2.汤姆生(1897年)原子模型:西瓜模型
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却是电中性的。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葡萄干那样镶嵌其中。整体原子显电中性。3.卢瑟福(1911年)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行星绕太阳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4.玻尔(1913年)原子模型:分层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特定的稳定轨道上分层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5.
(1935年提出)电子云模型:电子云模型
原子模型建立是一个不断质疑,不断修正完善过程。二、揭开原子核的秘密例: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在同一个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不一定等于
中子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三、带电的原子—---离子1、氯化钠的生成
Na+
Cl—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正电的微粒叫钠离子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负电的微粒叫氯离子
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2、离子——带电的原子(1)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取决于得失电子的数目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3)构成物质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四、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A
原子核中有
_
个质子,_个中子;B
原子核中有
_
个质子,_个中子;C
原子核中有
_
个质子,_
个中子。其质子数都为
8,中子数不相同。质子带
,中子
。核电荷数: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1、元素: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是指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110多种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不一定相等2、同位素:我们把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例如,上述
3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
8个质子,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如汞元素就有
7种稳定的同位素原子。氢元素也有
3种同位素原子。为了区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时把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数标出以示区别。3、同位素原子的应用同位素原子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五、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1、相互关系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原子与离子的比较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5、举例:水的结构和组成正确说法(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的。(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热个身先~~~)知识点1:模型与符号1.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解答】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可以是直观如用眼球模型来认识眼球的结构。模型也可以是抽象的如用I=U/R来表示电压、电阻、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①错误;
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说法正确;
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说法正确;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说法正确。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C选项正确。
故选C2.下列表达方式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水分子
????????B.?电压表
????????C.?漏斗
????????D.?磁感线
【答案】B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如用地球仪来表示地球的全貌和运动状态;通过细胞模式图来了解不同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些都是模型。【解答】A.水分子的分子结构是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水分子。B.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不是模型,而是符号,把复杂结构简单化。C.漏斗的结构图是模型。D.磁场以及磁感线方向也是模型。
故答案为B.3.?图中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个数比为(  )
A.?5:1:2?????????????????????????????B.?2:1:2?????????????????????????????C.?3:1:2???????????????????????????D.?1:1:2【答案】B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对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共有5个甲分子,有3个未参加反应,一个乙分子参加了反应,生成了2个丙分子,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
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个数比为:2:1:2.所以B正确.4.构建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中“○”“
”“
”分别表示氢、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A.???????????????????B.???????????????????C.???????????????????D.?【答案】B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对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的认识,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及其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氧化物的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原子的分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图中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
B、图中两个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且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若其中一种原子是氧原子,则可表示氧化物,故B正确;
C、图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图中表示的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
故选B5.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答案】B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利用图中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个数反应前后相同),查清各项中的物质微粒,从而得正确答案。由反应示意图,可知:此反应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氧化汞分子与氧气分子里的原子个数相同。
【解答】A、该实验不能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故A不正确;
B、同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
C、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故不正确;
D、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不正确;
故选B知识点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与铵根离子(NH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Na+??????????????????????????????????B.?OH-?????
???????????????????????????????????C.?H2O??????????????????????????????????D.?LiF【答案】A
2.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铝?????????????????????????????????????B.?硫酸铜?????????????????????????????????????C.?氢气?????????????????????????????????????D.?氦气【答案】C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B.?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D.?因为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答案】D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
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答案】C
5.(2017·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1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答案】A
知识点3:原子结构的模型1.图中
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答案】C
2.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肯定比原子大??????????????????????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答案】D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
?????B.?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氧气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D.?只有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才能分解【答案】C
4.如图为某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谈谈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答出三条,合理均匀)【答案】解:由图看出,原子很小,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由内层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外层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整体呈电中性等。
5.请填表并比较氯原子与氯离子、镁原子与镁离子、镁离子与氯离子,把它们的异同点写在横线上。粒子名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所带电荷镁原子12120镁离子1210两个单位正电荷氯原子17170氯离子1718一个单位负电荷氯原子与氯离子:________。
镁原子与镁离子:________。
镁离子与氯离子:________。
【答案】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都带电,但电荷数和电性不同
(你都掌握了没有呢~~~)
知识点1:模型与符号1.(2014·湖州)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和化学性质相似???????????????????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答案】D
【考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构成物质的微粒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CO+O22CO2

由此可知:
A、反应前是三个分子,反应后是两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该变,故错。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
D、氧气的化学性质是由氧分子保持的,故对。
答案:D。2甲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不变?????????????????????????B.?乙是氧化物
C.?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1??????????????????D.?D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答案】D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解答】A、反应前乙是氧分子,变成了丙﹣二氧化碳分子和丁﹣水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错误;
B、乙分子是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因此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不确定甲的化学式,因此无法确定二者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D、甲的化学式可能是CH2O,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微观示意图的反应关系,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分析甲的元素组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结合乙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乙的属类,根据物质的质量比计算,据此逐项分析.3.二氧化碳是一种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每一个单元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单元中的黑色小球表示碳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你能看出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________构成。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请你写出用字母表示的二氧化碳的符号:________。
【答案】(1)二氧化碳分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2)CO2
4.如图是甲、乙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试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乙和甲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答案】C2H4O2;不是
5..如图是电解水(水
氢气+氧气)的模型图,请根据图填空。(1)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最终变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说明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已经变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分子已经不能再保持水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1)氧分子;氢分子;化学
(2)化学
(3)原子
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序号)。(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字母)。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答案】(1)乙
(2)A,B,D
7.下面是氧化汞分子、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1)根据图,谈两点你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答案】(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中不变(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从本质来来说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水分子
8..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B
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答案】混合物;C2H2+H2OC2H4O;化合反应
10.“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 ___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分子间有间隔;N;H;7;得;B;C;E;CO+2H2CH3OH
知识点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种原子,
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
个原子。(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2.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D.?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答案】B
4.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的方法【答案】B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D.?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答案】A
6.“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B.????????????????????????????????????C.????????????????????????????????????D.?【答案】C
7.有①氮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磷8种物质。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②③⑧????????????????????????????????B.?③⑤⑧????????????????????????????????C.?②⑤⑦????????????????????????????????D.?①④⑥【答案】B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解答】
①氮气,由分子构成。②碘,由分子构成。③金刚石,由原子构成。④水,由分子构成。⑤水银,由原子构成。
⑥高锰酸钾,由离子构成。⑦氧气,由分子构成。⑧磷,由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③⑤⑧。选B。8.下列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发生变化【答案】B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
C.???????????????????????????????????????????D.?【答案】B
10..(2014·义乌)“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答案】A
知识点3:原子结构的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第1题)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2.因地震引发的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为人类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B.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3.构成原子核不可少的微粒是(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4.如图所示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的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A.
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C.
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
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5.请将下表中的空格补充完整。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氢原子110氧原子88铁原子26306.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第6题)
(第7题)
(第9题)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7.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由

构成,原子核由
和中子构成。8.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答案】B
         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下列结论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是(
)
A.
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
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
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
原子呈电中性10..用“
”“
”和“实心圆”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互为同位素??????????????????????????????????????????????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答案】B
11.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m-x+2???????????????????????????B.?m+x-2???????????????????????????C.?m-x-2???????????????????????????D.?m+x+2【答案】C
【考点】离子
【解析】【分析】阳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阳离子带正电。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解答】R2+是R原子失去两个核外电子得到的,因此其质子数为x+2。因R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m

所以中子数=m-(x+2)=m-x-2。
故答案为C.12.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化钠分子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D.?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微观结构相同【答案】A
(课堂精粹)
题型一:元素的种类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2(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双氧水分子________?;
②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③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过程的围观示意图,请根据图形信息回答问题:
①CO分子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O2﹣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③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2H2O2;3OH﹣;?;3:4;10;CO+H2OCO2+H2↑
3.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
当闻浓氨水时可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3
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中甲所示):烧杯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色
(2)溶液变红色;氨分子从烧杯
A
运动到烧杯
B
中,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生成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没有必要,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能够证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没有必要再做实验.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
(3)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答案】(1)中子、分子、原子
(2)质子、原子核、阳离子(3)电子、阴离子(4)电子(5)分子(6)质子、电子
5.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

(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________?;
(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________?;
(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
________?;
(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________

【答案】分子、原子;原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质子、原子核、离子;电子、阴离子;分子、原子、中子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
1.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补充的依据是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答案】(1)如图:
(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每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2017?湖州)2.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鉨),115号(Mc
镆),117号(Ts
)和118号(Og
)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________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________.
【答案】原子序;一个镆原子

举一反三增能力!
)1.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酱油③食醋④汞⑤水⑥矿泉水⑦氧气⑧氢气⑨二氧化碳⑩铁。纯净物的是________,混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④⑤⑦⑧⑨⑩;①②③⑥
2.如图表示某物质的微观形成过程。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________电子形成离子。
(2)甲原子形成的离子是________离子。
(3)最终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填“显”或“不显”)电性,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得失
(2)阳
(3)不显;两种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电性相反
3.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它含有________种元素;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它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优质氮肥,这里“氮肥”中的氮指的是________(选填“元素”或“原子”).
【答案】4;8;60;元素
(比一比!)
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答案】C
【考点】模型与符号,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解析】【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

A、由上述可知,甲是SO2

故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由上图可知,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2.?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C
【考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A正确;
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C、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化腐朽为神奇)
1.?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2????????????????????????????????????????????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D.?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答案】A
【考点】模型与符号,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O+4H2C2H6O+H2O,因此:
A、丁的化学式为H2O,故说法错误;
B、丙是C2H6O,其中C、H、O的质量比为24:6:16=12:3:8,故说法正确;
C、丙是酒精,可以作为消毒剂,故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是无机物,产物酒精属于有机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A.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和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
??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
(3)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
?????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答案】(1)中子、分子、原子
(2)质子、原子核、阳离子(3)电子、阴离子(4)电子(5)分子(6)质子、电子
3.如表微粒中,(以下均填字母编号)组别质子中子电子A141414B263024C263026D141614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B与________是同种元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
【答案】B;C;AD
(一日悟一理,日久而成学)
T同步——微观粒子同步训练
同步知识梳理
同步题型分析
课堂达标检测
C专题——专题精讲
专题导入
知识典例
强化练习
T能力——提高
检测定位
针对培养
回顾小结授课类型
T(微观粒子模型)
C
(组成物质的元素)
T
(提高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大脑放电影~)
知识点1:模型与符号1、为什么要使用模型?
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太巨大
太微小
太复杂2、模型是什么?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一幅画。一张表。计算机图像。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3、什么是模型方法?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
科学方法
,建立一个
适当的模型
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
形态

特征

本质
,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建立一个适当模型的过程,叫建模过程。
水的汽化
水的蒸发4、模型方法的作用(1)能简化和理想化。(2)能发挥想象、抽象和推理能力。(3)能突破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限制。
5、符号的作用(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服务区标志(停车、加油、修理、吃饭)知识点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物质的微粒(1)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水的电解3、物质微粒模型
(1)分子模型不同物质的分子模型(2)原子模型
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4、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石墨、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各种结构不同的物质。金刚石(八面体结构)、石墨(层状结构)和足球烯C60(球状结构)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结构不同,其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异.金刚石硬度较大,不能导电,导热性差。石墨硬度较小,能导电,导热性好。5、粒子模型可以示意物质变化(1)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2)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该模型说明: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3、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水电解变成氢气、氧气后,水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二、粒子的大小与质量:分子、原子都很小。1、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的体积很小。2、原子质量在
10-26
千克的数量级,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3、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相同。
常识:一滴水的分子个数:1021个水分子构成,1ml水需要约20滴水组成。铅笔留下的黑色的笔迹是碳原子的堆积,一个句号竟有1018个碳原子。知识点3: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道尔顿(英国化学家)原子模型:实心球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2.汤姆生(1897年)原子模型:西瓜模型
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却是电中性的。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葡萄干那样镶嵌其中。整体原子显电中性。3.卢瑟福(1911年)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行星绕太阳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4.玻尔(1913年)原子模型:分层模型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特定的稳定轨道上分层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5.
(1935年提出)电子云模型:电子云模型
原子模型建立是一个不断质疑,不断修正完善过程。二、揭开原子核的秘密例: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在同一个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不一定等于
中子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三、带电的原子—---离子1、氯化钠的生成
Na+
Cl—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正电的微粒叫钠离子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负电的微粒叫氯离子
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了电中性的氯化钠。2、离子——带电的原子(1)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取决于得失电子的数目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3)构成物质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四、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A
原子核中有
_
个质子,_个中子;B
原子核中有
_
个质子,_个中子;C
原子核中有
_
个质子,_
个中子。其质子数都为
8,中子数不相同。质子带
,中子
。核电荷数: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1、元素: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是指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110多种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不一定相等2、同位素:我们把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例如,上述
3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
8个质子,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如汞元素就有
7种稳定的同位素原子。氢元素也有
3种同位素原子。为了区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时把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数标出以示区别。3、同位素原子的应用同位素原子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五、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1、相互关系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原子与离子的比较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5、举例:水的结构和组成正确说法(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的。(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热个身先~~~)知识点1:模型与符号1.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模型都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②模型可以是某种物质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也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下列表达方式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水分子
????????B.?电压表
????????C.?漏斗
????????D.?磁感线
3.?图中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和生成的丙分子的个数比为(  )
A.?5:1:2?????????????????????????????B.?2:1:2?????????????????????????????C.?3:1:2???????????????????????????D.?1:1:24.构建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中“○”“
”“
”分别表示氢、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A.???????????????????B.???????????????????C.???????????????????D.?5.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知识点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与铵根离子(NH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Na+??????????????????????????????????B.?OH-?????
???????????????????????????????????C.?H2O??????????????????????????????????D.?LiF2.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铝?????????????????????????????????????B.?硫酸铜?????????????????????????????????????C.?氢气?????????????????????????????????????D.?氦气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B.?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D.?因为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4.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5.(2017·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1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知识点3:原子结构的模型1.图中
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2.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肯定比原子大??????????????????????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B.?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氧气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D.?只有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才能分解
4.如图为某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谈谈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答出三条,合理均匀)
5.请填表并比较氯原子与氯离子、镁原子与镁离子、镁离子与氯离子,把它们的异同点写在横线上。粒子名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所带电荷镁原子12120镁离子1210两个单位正电荷氯原子17170氯离子1718一个单位负电荷氯原子与氯离子:________。
镁原子与镁离子:________。
镁离子与氯离子:________。
(你都掌握了没有呢~~~)
知识点1:模型与符号1.(2014·湖州)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和化学性质相似???????????????????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答案:D。2甲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不变?????????????????????????B.?乙是氧化物
C.?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1??????????????????D.?D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3.二氧化碳是一种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每一个单元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单元中的黑色小球表示碳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你能看出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________构成。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请你写出用字母表示的二氧化碳的符号:________。
4.如图是甲、乙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试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乙和甲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5..如图是电解水(水
氢气+氧气)的模型图,请根据图填空。(1)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最终变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说明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已经变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分子已经不能再保持水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的名称是________。
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序号)。(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填字母)。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7.下面是氧化汞分子、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1)根据图,谈两点你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8..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左方框图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10.“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 ___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知识点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种原子,
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
个原子。(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2.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D.?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4.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的方法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D.?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6.“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B.????????????????????????????????????C.????????????????????????????????????D.?7.有①氮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磷8种物质。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②③⑧????????????????????????????????B.?③⑤⑧????????????????????????????????C.?②⑤⑦????????????????????????????????D.?①④⑥8.下列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发生变化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
C.???????????????????????????????????????????D.?10..(2014·义乌)“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知识点3:原子结构的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第1题)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2.因地震引发的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为人类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B.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3.构成原子核不可少的微粒是(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4.如图所示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的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A.
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C.
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
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5.请将下表中的空格补充完整。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氢原子110氧原子88铁原子26306.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第6题)
(第7题)
(第9题)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7.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由

构成,原子核由
和中子构成。8.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B.?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下列结论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是(
)
A.
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
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
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
原子呈电中性10..用“
”“
”和“实心圆”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互为同位素??????????????????????????????????????????????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11.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m-x+2???????????????????????????B.?m+x-2???????????????????????????C.?m-x-2???????????????????????????D.?m+x+212.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化钠分子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D.?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微观结构相同(课堂精粹)
题型一:元素的种类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2(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双氧水分子________?;
②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③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过程的围观示意图,请根据图形信息回答问题:
①CO分子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O2﹣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③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
当闻浓氨水时可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3
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中甲所示):烧杯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
(3)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5.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

(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________?;
(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________?;
(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
________?;
(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________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
1.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补充的依据是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2.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鉨),115号(Mc
镆),117号(Ts
)和118号(Og
)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________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________.

举一反三增能力!
)1.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酱油③食醋④汞⑤水⑥矿泉水⑦氧气⑧氢气⑨二氧化碳⑩铁。纯净物的是________,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如图表示某物质的微观形成过程。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________电子形成离子。
(2)甲原子形成的离子是________离子。
(3)最终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填“显”或“不显”)电性,原因是________。
5.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它含有________种元素;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它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优质氮肥,这里“氮肥”中的氮指的是________(选填“元素”或“原子”).
(比一比!)
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是S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2.?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化腐朽为神奇)
1.?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2????????????????????????????????????????????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D.?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
??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
(3)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
?????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3.如表微粒中,(以下均填字母编号)组别质子中子电子A141414B263024C263026D141614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B与________是同种元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
(一日悟一理,日久而成学)
T同步——微观粒子同步训练
同步知识梳理
同步题型分析
课堂达标检测
C专题——专题精讲
专题导入
知识典例
强化练习
T能力——提高
检测定位
针对培养
回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