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精品示范课(优质视频课堂实录+配套教案+内容特色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科学(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精品示范课(优质视频课堂实录+配套教案+内容特色分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1-01 07:33:18

文档简介

特色介绍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光明新区公明中学 彭青华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现象为主,体现科学实质的课程,其内容紧密体现科学与生活,因此我以“从生活走向科学,形成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指导,科学概念的引入上较好地渗透了“感知——应用——明晰”的理解过程。个人认为我体现了以下特色,仅供参考。
课前三分钟准备特色
本节课和我平时上课前一样,都会让科学科代表在上课前带读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讲过的知识,可以是将要讲的内容。这样做有利于把学生课间玩耍的心态迅速的转到学习的心态来,这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管理学生的一种方法。
处理教材特色
1、本节课的课题是: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而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在讲地磁场以后才能很好的解释,因此我把指南针和司南的知识放在第2课时讲述。在引课时,我直接用磁铁实物展示,简洁地进入课题。
2、实验用具生活化
本节课要用到很多实物,我在选择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时尽量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具,例如:镍、铜、铝做的硬币,钢做的剪刀代替钢棒,铁块用铁钉代替。用常见的物体来演示,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程结构特色
本节课采用课程结构:实验 概念 练习 实验 概念 练习 总结
这种结构有利于学生从自主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中体会科学中物理概念,在用练习反馈所学知识,从而又深化物理概念。
四、物理过程呈现特色
这节课实验比较多,而很多现象都可以反映物理本质。如果在上课时只让学生观察现象,不深入分析过程,不足以揭示物理本质,因此我比较注重让学生在大脑里留下实验现象的整个过程。在讲磁化时,利用练习4,清晰分析出,大头针被磁化后,看成一个小磁体,而小磁体又2个磁极,又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得出练习题答案。选择这个题可以很好的呈现出大头针磁化后排斥的原因,从而呈现出物理过程,能较好地渗透“感知——应用——明晰”的理解过程。
五、教学细节特色
哲学家说:细节决定成败。要想上一节成功的科学课,一定注意细节。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在这节课当中,对一下细节进行处理:教室方位明晰
在讲磁极时,我是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指向,从而引出磁针指向南方的规定为南极,指向北方的规定为北极。而在教室中,地理的方位和学生脑中的方位是有冲突的,尤其是上课时关了教室的前后门,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南方,哪个是北方。因此我在上课前,用一张白纸写了一个大大“南”字,放在教室的南方这个角落,让学生明晰方位。

教学设计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中学 彭青华
【教材分析】
本节是电与磁的第一节内容,是八年级科学课本中《电和磁》知识的基础,根据课程安排分2课时,第1课时:磁体和磁极,第2课时: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本节是第1课时:磁体和磁极。
【课标要求】
“了解电和磁现象”是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同时磁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生活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想】
以“从生活走向科学,形成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指导,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科学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和探究实验的活动中,让学生领悟磁的有关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合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爱科学、信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教学内容】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第1课时(浙江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了解磁化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和语言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磁体及其性质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
磁化的概念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有关实验用具:磁铁、铁屑、小磁针、铁棒、钢棒、铁架台、投影仪。
【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程序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自主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科代表带读
从预备铃到上课前3分钟,组织学生读一些章节的内容。可以是复习,也可以是预习。
在科代表带读下,读一些内容。
调整学生上课前的心态,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出示几个磁铁,问知道这是什么吗?
积极回答:磁铁
引入课题
引出课题
问学生桌上有没有磁铁?什么形状?
听讲,回答有,描述形状。
引出课题
教学程序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自主活动
教学意图
二、新课
讲述
介绍桌上物品:条形磁铁、铁钉、木头、塑料、铝条、铜丝。
分辨物体
新课讲述
学生探究
活动一
指导学生探究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哪些
让磁铁靠近这些物体,判断出铁块能被磁铁吸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铁块能被磁铁吸引,提高学生兴趣。
深化探究
出示三种硬币图片:
一元硬币,一角硬币,五角硬币,让学生猜。
用这三种分别用镍、铝、铜做成的硬币验证一下。
认真听并猜测
让学生知道除铁以外还有镍这种金属也能被磁铁吸引
教师小结
磁性、磁体
概念
小结:我们把像磁铁那样能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做记录,清晰科学中有关磁的概念
让学生清晰科学中有关磁的概念
环节二
过渡
磁性强弱
过渡:像这个条形磁铁就是个磁体,它具有磁性。
演示条形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实验。
观察
为讲磁极做过渡,引出磁铁有磁极。
教师演示
实验一
用投影仪演示:条形磁铁吸引铁屑实验。
请同学说出现象,并引导学生说出体现的物理知识。
观察,举手说出磁铁两端的铁屑特别多,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弱。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和从现象中分析出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师小结
磁极概念
小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2个磁极。
做好笔记
帮助学生归纳和记忆知识
过渡
讲述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磁极的指向
思考问题,并跃跃欲试。
连接知识点
学生观察
活动二
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磁极的指向,引出:北极和南极,或者叫做N极和S极,强调北极对应的是N极。
自己动手,用手拨动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磁极大致南北指向。
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三
过渡
给学生一个磁铁和小磁针,指导按照图4-5完成实验。
听并看课件
过渡
教学程序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自主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学生探究
活动三
发出指令让学生按照图4-5操作:用条形磁铁一极靠近小磁针,再换条形磁铁的另一极靠近,发现什么现象?把现象和结论写在课本上。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根据情况适当指引学生完成情况。
认真做实验,并把现象和结论写在课本上。
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结论,切实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正确性。养成爱科学,相信科学的习惯。
磁极间规律学生小结
请一个或多个学生描述探究活动三的过程和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充分让学生表达,适当引导学生。
描述出探究活动三的过程和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通过实验,又让学生描述他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环节四
学生练习一
用课件出示练习题:1、物体能够吸引含铁质物体的性质,叫做_____,具有这一性质的物体叫_____。
2、一根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是____,分别叫____极和____极。3、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能把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 ( )
A、一定的S极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是N极
认真完成教师给出的练习,并给出答案。
通过练习反馈磁体、磁性、磁极的知识,做到讲、练结合。
小组讨论
出示讨论题: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有N极和S极?组织学生讨论104页讨论题。
给学生2分钟时间讨论,讨论后让学生代表说出小组的猜想,让学生代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最后请其他小组代表陈述意见。
四人作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猜想后,回答得到这样的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每一段磁体依然有N级和S极。
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很多科学研究是从猜想开始的。
环节五
过渡教学
出示铁棒磁化实验用具
观看
过渡
教学程序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自主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演示
实验二
演示1、铁棒单独不能吸引铁屑。
演示2、形磁铁靠近铁棒时,铁棒能吸引铁屑。
展示出铁棒磁化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磁化的讲述概念: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观察并说出实验现象,感知铁棒一开始不能吸引铁屑,而磁铁靠近时,能吸引铁屑,可见铁棒受磁铁影响后而具有磁性。通过实验感知磁化的概念。
磁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先设计铁棒开始不能吸引铁屑,而磁铁靠近铁棒时,能吸引铁屑。展示出铁棒真实是受磁铁影响而具有磁性,从而理解磁化现象。
深化
磁化现象
深化磁化现象:演示3,磁铁离开铁棒,铁棒不再吸引铁屑。
观察演示3现象,加深磁化的印象。
进一步深化磁化概念,感受软磁化现象。
深化磁化现象:演示4,换用剪刀(主要成分;钢)演示磁化过程,并演示磁铁离开剪刀后,还能吸引铁屑,提出永磁体,和铁棒磁化现象对比。
提出:永磁体:能较长久保持磁性的物体(钢棒)。软磁体:不能较长时间保持磁性的物体 (铁棒)
最后简述失去磁性的方法。
观察演示4,区分含有钢的剪刀和铁棒磁化后保持时间的不同,感知:永磁体和软磁体。
通过对比实验,得出能被磁化的两种物体的不同点。讲述永磁体和软磁体。
学生练习二
练习4,如图所示,磁体吸引住两根大头针的一端,那么两根大头针的另一端将会( )
A互相吸引,如图甲所示
B互相排斥,如图乙所示
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所示
D有可能互相吸引,有可能互相排斥
思考练习4,判断出答案,请一个学生说出他的答案和看法。
通过练习应用磁化知识
教学程序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自主活动
教学意图
练习二讲解
让学生说出他的答案,并说出选择的理由,而后教师在黑板上分析大头针被磁化以后可以看成磁体,而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发现大头针的下端是N极,所以排斥。
听教师讲解,并体会大头针磁化后,可以看成是小磁针而具有两极。
帮助学生呈现出磁化后的物理过程
环节六
课程总结
出示磁这个词,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写出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三分钟过后,选出一个学生总结出的知识,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并做相应讲评,让学生看看同桌写出的知识点,补充并丰富学生所学知识。
最后用四张图片的形式展示这节课的内容。
回忆本节课知识:磁体、磁性、磁极间规律、磁化现象,写出所学知识。
观看教师展示出的个别学生总结,最后看看同桌的总结。
观看教师四张图片,把图片的含义和知识点联系起来。
给学生三分钟,学生自己总结。对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很有帮助,教师再用投影展示出个别学生总结,丰富了教学手段,再看看同桌的总结,相互学习,最后用图片的形式和抽象的知识联系起来,形象生动。
课外习题
出示课后思考题:5、一块条形磁铁,没有标明哪一端是北极,哪一端是南极,请你设法判别它的南、北极?
课后思考
给学生一点课外思考的习题,培养学生课后学习习惯。
结束语
结束课程
问学生还想不想学更多有关的知识呢?引出下一节课!
有兴趣学更多知识
结束语,引发学生学更多知识。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八年级(下)的课程,磁性是磁体相对抽象的性质,磁化也是相对抽象的物理过程。因此这节课作为电与磁的第一节课,不仅仅侧重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等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对磁体、磁性、磁化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关于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的表象表征。因此本节课利用学生探究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深入展示物理现象和物理表征。从学生总结看,学生关于磁体、磁性、磁化的表象表征是非常丰富的,另外,关于磁化,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象外,还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磁极的知识解释磁化的过程。同时,这节课在科学概念的引入上较好地渗透了“感知——应用——明晰”的理解过程,有利于学生关于“磁极、磁性、磁化”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在后续电与磁的学习中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