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三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三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4 08: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发酵工程
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醋酸发酵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 发酵
1.1 概念: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1.2 类型: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 3 实例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指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2.传统发酵技术
古代酿酒工艺
2.1.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2.2.类型: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
2.传统发酵技术
2.3. 举例:腐乳、酱、酱油、醋、泡菜和豆豉等。
腐乳发酵生物:酵母、曲霉、毛霉(主要,异养需氧型、孢子繁殖)
腐乳发酵原理:豆腐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1.常见发酵微生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比较项目
乳酸菌
醋酸菌
酵母菌
分类地位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繁殖方式
二分裂
二分裂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代谢类型
异养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分布
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人工接种醋酸菌
主要分布在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蔬菜表面
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1.常见发酵微生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比较项目
乳酸菌
醋酸菌
酵母菌
原理
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条件
无氧
多数醋酸菌最适30-35℃
温度,酿酒酵母最适28℃
用途
乳制品发酵、泡菜腌制
制作醋
酿酒、制作馒头、面包
2.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2.1 制作泡菜(观看视频,填写以下内容)
2.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2.1 制作泡菜(观看视频,填写以下内容)
(1)菌种来源:
(2)制作原理:
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制作流程:
盐水配制——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5%-20%的盐水且需要煮沸,冷却后待用
原料加工——蔬菜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匀晾干
原料装坛——蔬菜装至半坛时,加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注入冷却好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
封坛发酵——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根据室内温度控制发酵时间
(4)思考:
制作泡菜为什么选择新鲜蔬菜?
若蔬菜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对健康有害。
用盐比例不适当会怎么样?
盐用量过高,乳酸发酵受抑制,泡菜风味差,只咸不酸;若盐用量过低,杂菌易繁殖使泡菜变质。
盐水为什么要煮沸后冷却使用?
煮沸作用:一是去除水中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微生物。
泡菜坛为什么用水封口?
不让空气进入,创造一个无氧环境。
2.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2.2 制作果酒、果醋(观看视频,填写以下内容)
2.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2.2 制作果酒、果醋(观看视频,填写以下内容)
(1)菌种来源:
(2)制作原理:
新鲜水果的果皮表面附着大量不同种类的野生酵母菌
酵母菌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醋酸菌当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充足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3)制作流程:
器具消毒——将使用器具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晾干备用
葡萄榨汁——取新鲜葡萄,用清水冲洗一到两次,再去除枝梗和腐烂籽粒
酒精发酵——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注意要留有大约1/3空间),盖好瓶盖。温度控制在18-30℃,发酵时间为10-12天
醋酸发酵——当葡萄酒制作完成后,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发酵,温度30-35℃,时间7-8天。
2.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4)比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区别
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微生物
酵母菌
醋酸菌
来源
果皮上野生酵母菌
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
利用物、
产物
葡萄糖、
酒精和CO2
葡萄糖或乙醇
醋酸
最适温度
18℃-30℃
30℃-35℃
对氧气的需求
前期需氧,后期不需要
始终需氧
联系
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酒精
(5)注意事项
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情况下,酵母菌是如何成为优势菌种?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果酒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前期通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后期密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5)注意事项
果酒发酵旺盛时期,为什么要及时排气?
因为果酒发酵旺盛时期产生二氧化碳多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炸。
为什么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会下降?
因为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会容易发酵液,使PH值下降。
酵母发酵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和酒精浓度分别有何变化?
受营养物质和空间限制,酵母菌数量和酒精浓度均是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装置
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