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先贤祠位于巴黎纳河左岸,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历史名人的圣殿,是埋葬历代伟人的墓地。安葬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和大仲马等。至2002年,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自由
平等
墓道的顶端,有两个对称独立的棺木。分别属于伏尔泰和卢梭。他们是大革命的精神导师,地位崇高,因此享受到独立安放的特殊待遇。
卢梭一生的呐喊简单而响亮:人生而平等!伏尔泰的棺木上写着“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他们两位一个说平等,一个说自由,构成了资产阶级理想的两大基石。
2007.5
L
Y
M
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成熟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概念简释
“启蒙”:
是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进步思想家通过对封建意识形态的全面批判,促使人们的思想从神学教条和封建专制下解放出来。
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科学的思维)
(法语意为“启迪”)。指人的思想解放、觉醒和成熟。启蒙的真谛:能够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理性:
自由:
启蒙运动:
一是指超越或摆脱外在的束缚,即人身自由;二是指自我创造、自我决定,即思想自由。
材料1:英国和法国物质生产总量增长指数
1715年
1791年
1800年
1804年
英国
100
—
182
—
法国
100
210
—
247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活动,增加了欧洲的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为其发展开辟道路。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3:君的身份是人世间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坐在神的宝座上……《圣经》把国王叫做神,因此其权力经某种联系便可与神权相比拟……
——詹姆士一世1610年对议会训词
材料4: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
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天主教会和封建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
材料5:
(伏尔泰认为)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
——《世界文明史》
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人们崇拜理性,使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1)经济上:
根本原因
(2)政治上:
(3)思想文化上:(思想基础)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发展推动人们崇拜理性
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阶级基础),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严重障碍;
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启蒙运动的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传教士传播到了欧洲。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启蒙思想家为了从普遍人性的高度反对宗教蒙昧和封建专制,从异质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寻找思想武器或借鉴。古老的华夏文明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和伦理本位的道德意识成为启蒙时期先哲极力推崇的思想体系。当时中国正处于所谓的清初盛世,来华传教士的描述为处于动荡时期的欧洲提供了一幅君正吏勤、国泰民安的泱泱大国形象。
③东学西渐,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主义矛盾尖锐
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反对教权主义和封建专制
3.思想文化:科学与知识的进步,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
4.社会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英法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启蒙运动背景
1、“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由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
?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说明(
)
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B.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一条件
C.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即时演练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
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封建专制制度及天主教会神权
理性主义
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用理性的力量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人类社会
主要主张:
斗争矛头:
思想武器:
性
质:
追求目标:
代表人物:
运动过程:
始于英法(法为中心)——扩展到德荷等国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
三、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霍布斯
洛克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霍布斯
(一)起源——17世纪
英国
评价:推翻君权神授理论,
影响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主
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
主
张:人民主权、分权学说
洛
克
评价:是英资’革命的理论基础
影响其他国家反专制斗争
(二)高潮——18世纪中期
法国
法兰西“自由三剑客”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孟德斯鸠: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卢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材料3: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材料2: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思想主张: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评价:
材料1: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提倡“天赋人权”学说;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2、孟德斯鸠——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
材料1:“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自由就不复存在了”。
材料2: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整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材料3: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思想主张:
评价:
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主张三权分立,强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3、卢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代表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1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材料2: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思想主张:
评价:
“这场革命,导师是卢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是马背上的卢梭
。”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
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社会契约;
◆主权在民,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反对贫富分化,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代表
主要观点或主张
著作
英国兴起
霍布斯
《利维坦》
洛克
《政府论》
法国高潮
伏尔泰
《哲学通信》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狄德罗
《百科全书》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主张天赋人权,首倡社会契约
首倡分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法治原则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三权分立
发展“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民主权”说;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主张天赋人权
反神权、反专制;“开明专制”;自然权利说
主张天赋人权;赞成社会契约;
宣扬科学与民主,反对迷信和专制
启蒙运动的性质: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有哪些共同点?
◆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
◆都主张“主权在民”和天赋人权,都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都主张实行法治,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设计了蓝图。
◆都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总结』
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人权的观点:
天赋人权
否定神权、特权
人民主权
否定王权
人权
公民取代臣民
需法律维护
法治
法治取代人治
社会契约
维护人权
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
3.21世纪以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迅速增多,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中国辛亥革命战士的斗志”
4.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即时演练
5.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
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6、革命实践与政治理论往往相辅相成,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理论支持的是( )
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卢梭
即时演练
他们逝世6年后,康德回答了什么是“启蒙运动”
9年后,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11年后,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00多年后,严复、梁启超等人开始研读他们的著作。
四、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对欧美:
●对亚洲:
政治:为资产阶级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
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使人文精神得到深刻圆满的体现。
推动了中日等国改造旧社会的斗争。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谭嗣同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严复借用进化论理论,阐明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翻译出版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新文化运动前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宣传民主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启蒙运动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见报纸12期2版中缝)
1、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
3、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启蒙运动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何新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什么?(见报纸12期2版中缝)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
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和政治地位。
新发展:
1、从批判对象上看,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从涉及领域上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从思想特点上看,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真理。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表现在:
①把反封建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②把反宗教神学推进到尊重科学、信仰自由
③把宣传人性推进到建立“理想王国”
④把尊重人推进到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等
知识扩展:启蒙运动的局限性与浪漫主义?(了解)
①启蒙家们的社会史观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范畴,过分强调思想意识即“理性”的力量,不相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他们以为提倡科学、文化、教育就可以改造社会。他们在对民众进行启蒙的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教育统治者身上。他们幻想统治者一旦接受了启蒙思想,成为“开明君主”,便会实行开明政治。
②关于宗教问题,他们尽管谴责宗教迷信和教会的罪恶,但并不都是从根本上否定宗教的作用,有的信奉自然神论,有的主张建立“理性宗教”。
③启蒙思想家从未否定私有制,相反,他们把它看成是不可动摇的原则,甚至是人权的一部分。
④他们宣扬的“理性王国”,实质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他们为之奋斗的自由平等实际上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因此
“理性王国”的华美约言最终成了一纸空文。
正因为有以上局限,所以当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其弊端日益暴露,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启蒙运动有局限性吗?
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的兴起有关系吗?
1.产生原因?P142第一段
2.什么是浪漫主义?P142课前提示内
3.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对“理性”质疑:P115第一段
4.如何认识浪漫主义?
P115第二段
⑴积极意义:⑵局限性:
5.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浪漫主义出自于对理性主义的反对,指出了理性主义的局限性,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是人文主义的发展。二者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二者有机结合使人文精神走向圆满。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点(见报纸12期第一版)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
后者把反封建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大胆揭露封建制度的一切弊端,而且勾画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准备.
两者的差距实际反映出资产阶级思想从初步形成发展到成熟并形成完整、系统的民主革命理论的过程.
①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的基础:
后者的思想来源可追溯到前者的人文主义;
前者对教会腐败与封建黑暗统治的揭露,为后者减少了阻力;前者使科学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并得到发展,为后者理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前者使哲学、政治学说得到发展,为后者天赋人权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
②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
专题小结: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
1、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是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是肯定人、肯定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3、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进一步提倡人的个性解放。
4、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重视人
尊重人性
注重人身的解放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14世纪来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
“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
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西方的经济状况、政治文明息息相关,正是人们所从事的政治经济活动对人文主义的呼唤与渴望,才使人文主义不断产生并发展以满足人民的诉求。
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第二、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打击工商业。
第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第四,国家维护传统的教化,禁锢非正统的思想。
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哪些?
(1)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文艺复兴为西方资产阶级活动及掠夺榨取行为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
※宗教改革的积极作用。
※西方在国内有较好的政治环境。西欧的君主专制政府在一定时期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持和保护的政策。
(2)东方落后的原因:
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
欧洲的启蒙运动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思想
条件
性质
内容
地位
影响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
受到封建制度束缚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
没有成为当时思想的主流思想
是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
西:彻底批判封建制度与神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17、18世纪中西反封建思想比较
中: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未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
动力——经济基础和经济政策
氛围——文化专制政策
交流——闭关锁国政策
西欧近代自然科技与中国明清古典科技,中国明清为何未产生近代自然科技。区别:
维新思想和启蒙思想比较
1、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政:兴民权,君主立宪。
外:挽救民族危亡
经:发展资本主义。
文:学习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2、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作用方面有何不同?为什么?
启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维新:促进了戊戌变法,但昙花一现。很快夭折。
原因:中国维新思想仓促形成,缺乏较成熟的理论。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1.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
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
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
事件分别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
放。因为它们都(
)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巩固练习
3、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巩固练习
1.(2016·江苏单科·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2.(2016·上海单科·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体验高考
3.(2016·北京文综·41)(26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8分)
思想: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
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
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
原因:
4、(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阐述: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他们都要对人民负责。
论题:美国的三权分立
阐述:英国国王世袭,但他没有实际权力,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内阁由首相组建,对议会负责,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充任;英国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所以英国的首相和内阁也要对人民负责。
论题: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5、(2016·浙江文综·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
观点:
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探索:
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2016年45选修改革: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内容:
1、重修《氏族志》,不限地域和民族渊源;
2、重修的氏族只排等级,但不作为任命官员的依据;
3、氏族等级以官爵高下作为氏族等级高低的新标准。
作用:
1、唐太宗的谱牒改革打击了世家大族社会地位,有利于打破他们对官位和政治的控制;
2、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
3、按照官爵高低将皇室排为第一等,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加强统治。
THE
EN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