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郑集高级中学
菁华生物组
高 考 要 求
内容 等级要求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B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A
血糖调节 B
动物激素的调节 B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B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研讨问题一:激素调节
(1)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出,不进入血液。如:唾液腺、皮脂腺、汗腺、肠腺、胃腺、肝脏等。
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达全身。如:垂体、性腺、肾上腺、胰岛等都属于内分泌腺。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
胰腺:一种比较特殊的腺体,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分泌物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 ;
内分泌部——胰岛是胰腺组织中的一些孤立的细胞团,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直接进入其内的毛细血管。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下丘脑 多肽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体 蛋白质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抗利尿激素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
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肾小管、
集合管
垂体
全身
甲状腺
性腺
全身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睾丸 雄性激素
-----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孕激素 -----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胰岛
B细胞 全身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A细胞 多肽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肾上腺 皮质 脂质 肾小管、集合管 起保钠排钾作用
髓质 ----- 全身 1、促进肝糖原分解,维持血糖平衡
2、促进代谢,维持体温恒定
3、提高心率、血压,促进机体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
固醇
胰岛素
胰高血
糖素
蛋白质
肾上腺素
醛固酮
2、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图示)
(1).基本方式:反馈调节——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恒定。
(2).过程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4.激素调节的特点
另外还有酶
(1)微量和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弥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3.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垂体:促激素、生长激素
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脂质类激素:性激素、醛固酮
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1、血糖的来源及去路,血糖平衡调节的图示
研讨问题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
血糖含量在 80-120mg/dL 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原因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动态平衡。
(2)来源和去路:
(3)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
激素名称 区别 联系
分泌器官 作用器官
胰岛素 肝脏、肌肉
等器官
胰高血糖素
肝脏
肾上腺素 肝脏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肾上腺(髓质)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是是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水、盐的来源及去路,水盐平衡调节图示
(1)、水的来源和去路
①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的水,物质代谢产生的水是相对稳定的。
②水的去路中,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
③人体每昼夜产生的代谢废物至少需要1500 mL尿液来溶解排出,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每天必须摄入足量的水。
(2)、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下丘脑在渗透城压
调节中的作用:
①含有渗透压的感受器
②含有渗透压调节中枢
③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能传导兴奋
3、体内产热的主要器官,散热的主要方式,寒冷环境中体温平衡调节的图示,
(1)、体温: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体内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来维持。
(2)、体温恒定的实质:
(3)、主要的产热器官:
主要的散热器官:
(4)、调节中枢:
(5)、意义:
(6)、调节机制:
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下丘脑
皮肤
肝脏(平静时) 和骨骼肌(运动时)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炎热环境下由神经起调节作用;
寒冷环境下以神经调节为主要的神经—体液调节。
寒冷和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机制
4、下丘脑作用总结: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1.体液调节的概念: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无机盐离子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时间 时间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调节类型
比较项目
研讨问题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研讨问题四:动物激素的类型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1、昆虫激素的类型:
内激素
外激素
由昆虫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对于昆虫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激素。
内激素主要有脑激素、蜕皮激素、保幼激素
外激素又称为信息激素,指的是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化学物质。
外激素有性外激素、聚集外激素、
告警外激素、追踪外激素。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ⅰ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交尾,降低虫害。
ⅱ适时喷洒保幼激素使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降低虫害。
ⅲ利用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处理家蚕,可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②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
ⅰ阉割猪、牛、马等动物提高产量
ⅱ养鸡场通过增加光照,刺激卵巢激素的分泌,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ⅲ向母畜体内注射动物激素,促进动物发情和超数排卵。
(10江苏)22.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BCD
(10江苏)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
原因是 ▲ ,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
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 ▲ 的明显
增加引起的。
(2)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
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3)给丙注射胰岛素 ▲(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1)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 胰高血糖素
(2)蓝色 砖红色 砖红色
乙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高
(3)不能 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
(多选)下面曲线图表示用不同激素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中的剂量均相同。激素C为压力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BCD)
A.激素处理前几小时应使小鼠的血糖水平维持在常规水平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出了协同作用
C.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较为渐进、幅度较大、效应较持久
D.糖尿病人须避免情绪激动,否则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量大量增加,
两者共同作用会提高血糖浓度,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