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6单 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6单 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19 17: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
5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6单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
古老地层中的化石其生物结构都复杂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下列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鱼和青蛙
B.
水稻和大豆
C.
黑猫和白猫
D.
马和羊
生命起源过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B.
硫化氢、甲烷
C.
氨基酸、核苷酸
D.
蛋白质、核酸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长期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B.
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
C.
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D.
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其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该农药的药效不稳定
②害虫接触了农药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③少数抗药性强的害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④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⑤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下面是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后,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行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B.
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
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
D.
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科学家以“脊椎动物心脏结构?为材料研究生物进化,该材料属于(  )
A.
化石证据
B.
解剖学证据
C.
胚胎发育学证据
D.
分子物学证据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B.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C.
语言是人与动物唯一的区别
D.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  )
A.
后肢粗壮
B.
奔跑飞快
C.
群居生活
D.
脑容量增加
仙人掌的叶呈刺形,这是对什么环境的一种适应(  )
A.
大风
B.
寒冷
C.
干旱
D.
以上都是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B.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也受环境影响
D.
消费者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
松涛水库
B.
白沙门公园
C.
尖峰岭国家森体公园内的一群黑冠长臂猿
D.
海南中学校园
下列哪些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
枯草杆菌和蘑菇
C.
老鼠和黑尾鹿
D.
蚊子和跳蚤
关于生物进化趋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B.
从体型小生物到体型大生物
C.
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
D.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
鱼类→两栖类→哺乳类
C.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D.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只有草→兔→狼组成的一条食物链。如果猎杀了全部的狼,则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曲线应为
A.
B.
C.
D.
图①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②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③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以及相互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①:丙→乙→甲→丁
B.
图②:丁→甲→乙→丙
C.
图③:戊→乙→丙→甲→丁
D.
图①中甲属于第二营养级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C.
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
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草盛豆苗稀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雨露滋润禾苗壮
下面表中的生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数字是它们体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能真实反应它们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的食物链是(  )
生物
A
B
C
D
E
有毒物质
90
30
500
200
7
A.
A→B→C→D→E
B.
E→B→A→D→C
C.
C→D→A→B→E
D.
E→D→C→B→A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是(  )
A.
阳光充足
B.
温度适宜
C.
自动调节能力
D.
外界干扰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B.
甲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D.
甲、乙、丙、丁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该池塘被有毒物质污染,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

B.
蜻蜓的幼虫
C.
水蚤
D.
水生植物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
温带草原
B.
热带雨林
C.
戈壁荒漠
D.
南极谷原
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  )
A.
B.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C.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______。
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绵、浮萍和水草属于______,还有没能画出来的细菌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如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
(2)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短时间内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______;
(3)投放肉食性大鱼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又会处于相对______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尺蠖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地区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______发育。
(3)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蠖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浅色桦尺蠖数量会______.(增加或减少)
(4)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保护______的多样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下图中是我们常见的一些植物,请结合植物类群的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______,该植物属于______植物。
(2)______所属类群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该类群植物只有假根,假根不具有______的功能。
(3)铁线蕨靠产生______进行繁殖:铁线蕨长得比葫芦藓高大许多,从结构特点看,它有真正的根,并且在体内有______。
(4)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该类群的突出特点是______。
(5)水稻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存在______中,其子叶的功能______。
(6)图中豌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______植物,豌豆的果实有时会出现空瘪少籽的现象,原因是______。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表示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
(3)此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生物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共有______组。
(4)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X既可出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_。
(5)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
(6)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云杉、祁连圆柏、雪豹、岩羊、马鹿等生物为保护对象。
(1)在此生态系统中,云杉等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为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的______。
(2)雪豹、祁连圆柏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3)在“草→岩羊→雪豹”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雪豹数量减少,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岩羊的数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______。
(4)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自动调节能力______。
(5)有人违规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非法采矿活动,并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请推测一段时间后,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