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阐明气体扩散的原理。
2.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重难点)
3.验证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4.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确立健康生活的态度。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二、设问导读
(一)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阅读课本第26~28页,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甲
乙
丙
丁
瓶内气体
______
_____
______气体
_____气体
对气体的处理
倒入少量的______
伸入一根______
倒入少量的_____
伸入一根_____
现象
石灰水______
________
石灰水______
________
结论
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减少,
的含量增加,氮气的含量不变,其他气体含量增加。
主要原因: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气体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在人体内发生了
。
(二)气体交换
阅读课本第28-29页,观察图3.2—10,回答下列问题,把不明白的问题标记下来,小组共同讨论解决。
2.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__________作用,即一种气体从__________的地方向__________的地方扩散,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类型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图示
(→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表示氧扩散)
(→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表示氧扩散)
部位
与
之间
与
之间
过程
结果
血液中
浓度升高,
浓度降低
血液中
浓度升高,
浓度降低
原理
气体的
。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1.人体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区别在于什么?
2.分析:哪处二氧化碳溶度最高,哪处氧气溶度最高?理由?
三、自主检测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比较人体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正确的是( D )
A.人体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B.人体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C.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D.都需要吸入氧气
3.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c、d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4.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 )
A.外界气体和肺内气体的交换
B.气管内气体和肺泡内气体的交换
C.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肺泡内气体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5.人体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包绕在肺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至少需经过的细胞层数有(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6.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D.图乙中,血液从[1]端流到[2]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7.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 )
A.与白细胞结合
B.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与静脉血相结合
D.与动脉血相结合
8.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
)
A.肺泡
B.血液
C.组织液
D.组织细胞
9.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气体在人体内的两个交换过程,pO2和pCO2分别代表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压强(压强越大,浓度越高),括号内的数字单位是千帕(kPa)。请回答:
(1)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压强(浓度)变化,可以判断图甲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填“A→B”或“B→A”)。
(2)图乙所示是________的气体交换,其是以______________形式实现的。
(3)气体进出肺泡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是以__________形式实现的。
四、巩固训练
1.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是( )
A.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疲劳
B.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兴奋
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供氧不足
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的二氧化碳少,使体内二氧化碳增加,抑制呼吸中枢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
B.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
C.实验中K1关闭,K2打开时,实验者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
3.2016年4月4日下午,北京北海公园,一艘游船被怪风掀翻,船上两名年轻游客落水。事发后,救援人员5秒钟便赶到了事发水域。第一时间将落水游客救起。游客小幅度溺水。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4.下图是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各过程的名称:
(二)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___。
(2)写出“→”和“←”分别表示哪种气体:“→”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
(3)人溺水死亡是呼吸过程中的______环节发生障碍;煤气中毒死亡是呼吸过程中的______环节首先发生了障碍。
(4)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________数目多,外面缠绕着________,二者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________构成。
(5)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主要由______产生,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____________结合。
五、拓展探究
5.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乙试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甲试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________(填“甲”或“乙”)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_________。
(2)在实验中设置甲试管的目的是______。
(3)在呼气时,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舒张,胸廓变小,气体就被呼出。
(4)图中A为________气口,B为________气口。(填“进”或“出”)
参考答案:
设问导读
1.空气 空气 呼出 呼出 澄清的石灰水 点燃的细木条 澄清的石灰水 点燃的细木条 不变浑浊 继续燃烧 变浑浊 立即熄灭 氧气 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
2.扩散 浓度高 浓度低
3.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扩散作用
【自主检测】
1.B 2.D 3.A 4.C 5.B 6.C 7.B 8.D
9.(1)A→B (2)组织里 气体扩散作用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或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
【巩固训练】
1.C 2.C 3.A
4.(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氧气 二氧化碳 (3)(一) (三)
(4)肺泡 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5)细胞 氧和血红蛋白
【拓展延伸】
5.(1)乙 较多的二氧化碳
(2)对照 (3)肋间肌 膈肌
(4)进 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