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呼吸保健与急救
【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空气质量的各种因素,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点)
2.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了解什么情况下要进行人工呼吸以及人工呼吸的频率,学会证明人工呼吸是否有效。(难点)
3.知道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室内除甲醛的有效方法,培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情感。了解常见的几种急救措施,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不同的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差异。
2.能量的释放是怎样的?所涉及到的方程式是怎么样的?释放能量有什么意义。
2.人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20℃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在此条件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那些生命活动?
二、设问导读
(一)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课本P35~36的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1)工业生产排放的________。
(2)运输工具排放的________。
(3)________造成的污染。
(4)燃料的________。
2.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________疾病、________疾病等。
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1)根本措施:减少________的排放。
(2)有效措施:大面积________。
(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阅读课本P36-37的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烟雾中的有害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一氧化碳等。
2.对呼吸系统的损害:吸烟的人经常________,易患________、________等呼吸道疾病。
3.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______,过早________。
4.损害他人健康。
(三)人工呼吸
阅读课本P37-38的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概念:根据________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_______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________被动的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2.方法
(1)
使被救者仰卧,清除被救者
内的异物和污物。将被救者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保持其
通畅。
(2)将被救者颈下垫高,头
。救护者跪在被救者的一侧,左手掌压住病人的额头,拇指和食指捏闭被救者的
,
防止吹气时漏气,同时,右手食指和中指抬起被救者下颌。
(3)用纱布或手帕盖在被救者的
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被救者的
用力吹入。
(4)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口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
,如此反复进行。
3.成功关键: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
次。
4.成功标志:被救者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
,并且气体能够从
排出。
5.急救的同时,拨打“
”急救电话,以寻求及时有效的救治。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房间装修以后,人们往往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居住,这是为什么?
2.夏季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其中有什么道理?影响空气质量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空气质量?谈谈你们的看法。
3.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什么?吸烟会有什么样的危害?青少年能否吸烟?观察下图,思考你对吸烟的看法和态度。
4.人工呼吸为什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煤气中毒而或溺水而暂时中断呼吸的被救者,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办法是否一样,理由?你还知道哪些人工呼吸的方法?
三、自主检测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
A.感冒
B.沙眼
C.肝炎
D.哮喘
2.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
3.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使用燃煤
B.减少工业生产
C.大面积植树造林
D.农作物不再使用农药
4.下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容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
A.偏食
B.酗酒
C.吸烟
D.熬夜
5.当前,有不少青少年染上了烟瘾,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吸烟将会(
)
A.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B.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引起肺癌。
C.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记忆力
D.导致骨质疏松症、骨骼异常。
6.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有( )
A.二氧化碳、焦油
B.尼古丁、二氧化碳、焦油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焦油
D.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
7.关于吸烟的危害性,正确的是( )
①烟雾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②吸烟会缓解胃炎、溃疡病的病情 ③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④烟雾有益于增加肺活量 ⑤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8.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呼吸突然停止,往往是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请你把手按在胸部感觉一下,若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大约是( )
A.16次
B.75次
C.8次
D.32次
四、巩固训练
1.抢救煤气中毒而昏厥的病人,不恰当的急救措施是( C )
A.拨打“120”急救电话
B.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C.若病人呼吸骤停,须原地等待医生救治
D.让病人仰卧平躺,保持呼吸道畅通
2.冬季教室不开窗,时间久了,会感到头晕、精神不振,主要原因是( )
A.室内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B.室内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C.人们的体质在冬天相对较弱
D.人们的呼吸受到阻碍
3.在连续干旱的日子里,一场大雨过后,我们会觉得空气清新,碧空如洗。这主要是因为( )
A.气温大幅下降
B.空气中的颗粒物大量减少
C.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4.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A.开展戒烟的教育活动
B.植树造林
C.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D.积极参加有氧运动
过综合---
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福州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图: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你将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表示。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福州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探究
6.据报道,1952年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的含量高达3.8毫克,烟尘达4.5毫克,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影响,4天内死亡4000人。
(1)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的________系统危害最大,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种主要病症)等症状,而且还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其他系统。可见,空气质量严重影响人体的________。
(2)这种类型的大气污染可能进一步形成______,使植物枯萎、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3)请你结合实际,分析当地的大气被污染的原因可能还有哪些?
(4)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应采取什么措施呢?(至少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
设问导读
一、1.(1)废气 (2)尾气 (3)生活垃圾 (4)燃烧
2.呼吸系统 心血管 3.(1)污染物 (2)植树造林
二、1.焦油 尼古丁 2.咳嗽 支气管炎 肺气肿
3.衰退 衰老
三、1.呼吸运动 胸廓 肺
2.(1)
口鼻
呼吸道(2)后仰
鼻孔
(3)
口鼻
口部
(4)手
3.
16~18
4.
略有隆起
口部
5.
120
【自主检测】
1.D 2.A 3.C 4.C 5.B 6.D 7.B 8.A
【巩固训练】
1.C
2.A 3.B
4.
C
5.(1)变量 (2)求平均值
(3)
(4)越高 (5)多骑自行车出行,少开车等(合理即可)
【拓展延伸】
6.(1)呼吸 咳嗽 呼吸困难 健康 (2)酸雨 (3)车辆的尾气、秸杆焚烧、地面扬尘等。 (4)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回收和利用废弃物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