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1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1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4 17:19:3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
专训1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常用方法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见习题
见习题
D
见习题
30°
8
见习题
见习题
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9
见习题
1.【中考·雅安】在Rt△ABC中,∠C=90°,AB=5,BC=4,则sin
A=________.
(1)求点B的坐标;
(2)求sin∠BAO的值.
D
B
30° 
6.若α为锐角,且sin2α+cos230°=1,则α=______.
8.已知,在△ABC中,∠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b,c满足b2=(c+a)(c-a).若5b-4c=0,求sin
A+sin
B的值.
9.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AE分别与CD,CB相交于点H,E且AH=2CH,求sin
B的值.
返回
A
B
D
C
0
B
O
i
A
C
E
B(共21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章末整合提升训练
专训2 构造三角函数基本图形解实际问题的几种数学模型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8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1.【中考·台州】如图是一辆小汽车与墙平行停放的平面示意图,汽车靠墙一侧OB与墙MN平行且距离为0.8
m,已知小汽车车门宽AO为1.2
m,当车门打开角度∠AOB为40°时,车门是否会碰到墙?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sin
40°≈0.64,cos
40°≈0.77,tan
40°≈0.84)
解:车门不会碰到墙.理由如下:
过点A作AC⊥OB,垂足为点C,
在Rt△ACO中,∵∠AOC=40°,AO=1.2
m,
∴AC=AO·sin
∠AOC≈1.2×0.64=0.768(m).
∵汽车靠墙一侧OB与墙MN平行且距离为0.8
m,0.768<0.8,∴车门不会碰到墙.
3.如图,港口B位于港口O正西方向120
km处,小岛C位于港口O北偏西60°的方向.一艘游船从港口O出发,沿OA方向(北偏西30°)以v
km/h的速度驶离港口O,同时一艘快艇从港口B出发,沿北偏东30°的方向以60
km/h的速度驶向小岛C,在小岛C用1
h加装补给物资后,立即按照
原来的速度给游船送去.
(1)快艇从港口B到小岛C需要多长时间?
(2)若快艇从小岛C到与游船相遇恰好用时1
h,求v的值及相遇处与港口O的距离.
5.【中考·安徽】如图,防洪大堤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其中AD∥BC,坡角α=60°.汛期来临前对其进行了加固,改造后的背水面坡角β=45°.若原坡长AB=20
m,求改造后的坡长AE.(结果保留根号)
6.【中考·海南】如图是某区域的平面示意图,码头A在观测站B的正东方向,码头A的北偏西60°方向上有一小岛C,小岛C在观测站B的北偏西15°方向上,码头A到小岛C的距离AC为10海里.
(1)填空:∠BAC=______度,∠C=______度;
30
45
(2)求观测站B到AC的距离BP.(结果保留根号)
7.如图,从一个建筑物C处测得对面楼AB的顶部A的仰角为32°,底部B的俯角为45°,已知建筑物C的高度为31米,求楼AB的高度约为多少米.(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
32°≈0.5,cos
32°≈0.8,tan
32°≈0.6)
解:过点C作CD⊥AB于D.
在Rt△BCD中,BD=31米,∠BCD=45°,则CD=BD=31米.
在Rt△ACD中,CD=31米,∠ACD=32°,
则AD=CD·tan
32°≈31×0.6=18.6(米).
所以AB=AD+BD≈18.6+31≈50(米),
即楼AB的高度约为50米.
8.如图,小刚同学在广场上观测新华书店楼房墙上的电子屏幕CD,点A是小刚的眼睛,他测得屏幕下端D处的仰角为30°,然后他正对屏幕方向前进了6米到达B处,又测得该屏幕上端C处的仰角为45°,延长AB与楼房垂直相交于点E,测得BE=21米,请你帮小刚求出该屏幕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距离CD.(结果保留根号)(共25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1
锐角三角函数
第1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C
C
D
C
A
8
D
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11
12
9
见习题
13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C
C
【点拨】如图,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Rt△OPQ中,OP=1,∠POQ=α,∴PQ=sin
α,OQ=cos
α,则点P的坐标为(cos
α,sin
α),故选择C.
【答案】C
D
5.【中考·杭州】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若2AB=AC,则cos
C=____________.
A
D
【答案】D
9.已知x=cos
α(α为锐角)满足方程2x2-5x+2=0,求cos
α的值.
(2)若BD=10,求sin
A的值.
11.【中考·贵阳】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延长AD至点E,使DE=AD,连结BD,CE.
(1)求证: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
∵DE=AD,∴DE=BC,DE∥BC.
∴四边形BCED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AB=8,CD=5,求tan∠CAD的值.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连结OB,求△AOB的面积.(共27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章末整合提升训练
专训4 三角函数在学科内的综合应用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1)求点B的坐标和k的值;
(2)若点A(x,y)是直线y=kx-1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第一象限内,在点A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AOB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三个顶点分别是C(3,0),D(3,4),E(0,4).点A在DE上,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C,且对称轴直线x=1交x轴于点B,连结EC,点P,Q为动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点A的坐标及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解:点A坐标为(1,4),
设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a(x-1)2+4,
把C(3,0)的坐标代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可得a(3-1)2+4=0,解得a=-1.
故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1)2+4,即y=-x2+2x+3.
(2)如图,若点P在线段OC上从点O向点C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E上从点C向点E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PCQ为直角三角形?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1)求k的值;
(3)若直线AE与x轴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N,请你探索线段AN与线段ME的大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5.已知关于x的方程5x2-10xcos
α-7cos
α+6=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边长为10
cm且两边所夹的锐角为α的菱形的面积.
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以点C为圆心,CD为半径作圆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交AD于点F,交AE于点M,且∠B=∠CAE,EF:FD=4:3.
(1)求证:点F是AD的中点;
证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
∴∠BAD=∠DAC.
∵∠ADE=∠BAD+∠B,
∠DAE=∠CAD+∠CAE,且∠B=∠CAE,∴∠ADE=∠DAE,∴ED=EA.
∵ED为⊙O的直径,∴∠DFE=90°,
∴EF⊥AD,∴点F是AD的中点.
(2)求cos
∠AED的值;
(3)如果BD=10,求半径CD的长.
7.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边AD上一点,连结F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连结BF,BE,且BE⊥FG.
(1)求证:BF=BG;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D=
∠DCG=90°,∵点E是CD的中点,∴DE=CE.
∵∠DEF=∠CEG,∴△EDF≌△ECG,∴EF=EG.
又∵BE⊥FG,∴BE是FG的中垂线,∴BF=BG.(共31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D
C
D
D
2
8
C
D
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11
12
9
见习题
13
见习题
C
见习题
见习题
14
见习题
D
D
【点拨】因为AB=AC,∠C=72°,所以∠ABC=∠C=72°,所以∠A=180°-∠ABC-∠C=180°-72°-72°=36°.
【答案】C
D
B
【答案】2
D
C
【点拨】先根据已知求边长BC,再根据点P和点Q的速度表示BP和BQ的长,设△PBQ的面积为S,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关于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最值即可.
【答案】C
10.在△ABC中,∠B=90°,BC=3,AB=5,求tan
A,cos
A的值.
易错总结:本题中已指出∠B=90°,所以AC为斜边,而受习惯的影响,常误以为∠C的对边AB是斜边.因此,解题时应认真审题,注意所给条件,分清斜边和直角边,以防出错.
11.【中考·包头】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ADC=90°,AB=6,CD=4,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
(1)若∠A=60°,求BC的长;
(1)BC的长;
(2)sin∠ADC的值.
13.【中考·北京】如图,在菱形ABCD中,AC为对角线,点E,F分别在AB,AD上,BE=DF,连结EF.
(1)求证:AC⊥EF;
证明:连结BD,如图①所示.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AC⊥BD.
∵BE=DF,∴AE=AF.∴AE:BE=AF:DF.
∴EF∥BD.∴AC⊥EF.
14.【中考·连云港】如图,在△ABC中,∠ABC=90°,BC=3,D为AC延长线上一点,AC=3CD,过点D作DH∥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H.
(1)求BD·cos∠HBD的值;
(2)若∠CBD=∠A,求AB的长.(共12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
专训2 同角或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
2
3
5
见习题
C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6
见习题
3.若45°-α和45°+α均为锐角,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sin(45°-α)=sin(45°+α)
B.sin2(45°-α)+cos2(45°+α)=1
C.sin2(45°-α)+sin2(45°+α)=1
D.cos2(45°-α)+sin2(45°+α)=1
【点拨】∵(45°-α)+(45°+α)=90°,∴sin
(45°-α)=cos
(45°+α),sin2(45°-α)+sin2(45°+α)=cos2(45°+α)+sin2(45°+α)=1.
C
解:tan
1°·tan
2°·tan
3°·…·tan
88°·tan
89°=(tan
1°·tan
89°)·(tan
2°·tan
88°)·…·(tan
44°·tan
46°)·tan
45°=1.
4.计算tan
1°·tan
2°·tan
3°·…·tan
88°·tan
89°的值.
【点拨】互余的两角的正切值的积为1,即若α+β=90°,则tan
α·tan
β=1.(共28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C
B
D
A
A
8
27.8°
D
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11
12
9
C
13
A
C
见习题
见习题
14
15
16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C
A
3.用计算器计算cos
44°的结果(精确到0.01)是(  )
A.0.90
B.0.72
C.0.69
D.0.66
B
4.用计算器验证,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sin
18°24′+sin
35°36′=sin
54°
B.sin
65°54′-sin
35°54′=sin
30°
C.2sin
15°30′=sin
31°
D.sin
72°18′-sin
12°18′=sin
47°42′
D
D
6.已知α为锐角,且tan
α=3.387,下列各值中与α最接近的是(  )
A.73°33′
B.73°27′
C.16°27′
D.16°21′
A
7.在△ABC中,∠C=90°,BC=5,AB=13,用科学计算器求∠A约等于(  )
A.24°38′
B.65°22′
C.67°23′
D.22°37′
D
8.【中考·陕西】如图,有一滑梯AB,其水平宽度AC为5.3米,铅直高度BC为2.8米,则∠A的度数约为________(用科学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7.8°
9.在Rt△ABC中,∠C=90°,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sin
A=sin
B
B.tan
A=tan
B
C.sin
A=cos
B
D.cos
A=cos
B
C
10.用计算器比较tan
25°,sin
27°,cos
26°的大小关系是(  )
A.tan
25°26°27°
B.tan
25°27°26°
C.sin
27°25°26°
D.cos
26°25°27°
C
A
12.用计算器求sin
35°29′的值(结果精确到0.001).
【点拨】易错误地认为35°29′=35.29°,而计算出错,35°29′≈35.48°≠35.29°.
解:sin
35°29′≈0.580.
解:sin
18°34°50°62°88°,
cos
88°62°50°34°18°.
14.如图,已知∠ABC和射线BD上一点P(点P与点B不重合,且点P到BA,BC的距离分别为PE,PF的长).
(1)若∠EBP=40°,∠FBP=20°,试比较PE,PF的长短;
(2)若∠EBP=α,∠FBP=β,α,β都是锐角,且α>β,请判断PE,PF的长短.
15.【中考·酒泉】如图①,将直尺摆放在三角板上,使直尺与三角板的边分别交于点D,E,F,G,已知∠CGD=42°.
(1)求∠CEF的度数;
解:∵∠CGD=42°,∠C=90°,∴∠CDG=90°-42°=48°.
∵DG∥EF,∴∠CEF=∠CDG=48°.
(2)将直尺向下平移,使直尺的边缘通过三角板的顶点B,交AC边于点H,如图②,点H,B在直尺上的读数分别为4,13.4,求BC的长(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数据:sin
42°≈0.67,cos
42°≈0.74,tan
42°≈0.90)
解:∵点H,B的读数分别为4,13.4,
∴HB=13.4-4=9.4(cm),
∴BC=HB·cos
42°≈9.4×0.74≈6.96(cm).
答:BC的长约为6.96
cm.
16.【中考·贺州】如图,一艘海轮在A点时测得灯塔C在它的北偏东42°方向上,它沿正东方向航行80海里后到达B处,此时灯塔C在它的北偏西55°方向上.
(1)求海轮在航行过程中与灯塔C的最短距离(结果精确
到0.1海里);
(2)求海轮在B处时与灯塔C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数据:sin
55°≈0.819,cos
55°≈0.574,tan
55°≈1.428,tan
42°≈0.900,tan
35°≈0.700,tan
48°≈1.111)(共17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章末整合提升训练
专训1 解直角三角形的几种常见类型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8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9
见习题
2.如图,∠ACB=90°,AB=13,AC=12,∠BCM=∠BAC,求sin
∠BAC的值和点B到直线MC的距离.
3.如图,在△ABC中,∠B=90°,∠C=30°,AB=3.
(1)求AC的长;
(2)求BC的长.
4.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3,D为AC边上一点,∠BDC=45°,求AD的长.
5.如图,在Rt△ABC中,∠C=90°,∠B=45°,a,b,c分别为∠A,∠B,∠C的对边,c=10,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方法技巧:题目中所给的有直角和
30°,45°角,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构造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某些边的长,进而求出四边形的面积.
9.已知a,b,c分别是△ABC中∠A,∠B,∠C的对边,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bx+c(1+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3c=a+3b.
(1)判断△ABC的形状;
解:将方程整理,得(c-a)x2+2bx+(a+c)=0,则(2b)2-4(c-a)(a+c)=4(b2+a2-c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4(b2+a2-c2)=0,即b2+a2=c2.∴△ABC为直角三角形.
(2)求sin
A+sin
B的值.(共26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3课时
用解直角三角形解方位角问题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D
B
B
没有超速
见习题
8
见习题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9
见习题
见习题
D
没有超速
B
【答案】B
5.【中考·黄石】如图,一轮船在M处观测灯塔P位于南偏西30°方向,该轮船沿正南方向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航行2小时后到达N处,再观测灯塔P位于南偏西60°方向.若该轮船继续向南航行至离灯塔P最近的位置T处,此时轮船与灯塔之间的距离PT为________海里.(结果保留根号)
6.【中考·绍兴】如图①,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实地测量两岸互相平行的一段河的宽度,在河的南岸边点A处,测得河的北岸边点B在其北偏东45°方向,然后向西走60
m到达C点,测得点B在点C的北偏东60°方向,如图②.
(1)求∠CBA的度数;
解:作BD⊥CA,交CA的延长线于D,
由题意得,∠BAD=45°,∠BCA=30°,
∴∠CBA=∠BAD-∠BCA=15°.
8.【中考·随州】如图,在一次海上救援中,两艘专业救助船A,B同时收到某事故渔船的求救讯息,已知此时救助船B在A的正北方向,事故渔船P在救助船A的北偏西30°方向上,在救助船B的
西南方向上,且事故渔船P与救助船
A相距120海里.
(1)求收到求救讯息时事故渔船P与救助船B之间的距离;
(2)若救助船A,B分别以40海里/时,30海里/时的速度同时出发,匀速直线前往事故渔船P处搜救,试通过计算判断哪艘船先到达.
9.【中考·资阳】如图,南海某海域有两艘外国渔船A,B在小岛C的正南方向同一处捕鱼.一段时间后,渔船B沿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至小岛C的正东方向20海里处.
(1)求渔船B航行的距离;
解:由题意得∠CAB=30°,∠ACB
=90°,BC=20海里.∴AB=2BC=40海里.
答:渔船B航行的距离是40海里.
(2)此时,在D处巡逻的中国渔政船同时发现了两艘渔船,其中B渔船在点D的南偏西60°方向,A渔船在点D的西南方向,我渔政船要求这两艘渔船迅速离开中国海域,请分别求出中国渔政船此时到这两艘外国渔船的距离.(注:结果保留根号)
解:如图,过B作BE⊥AE于E,过D作
DH⊥AE,交AE延长线于H,延长CB
交DH于G,则四边形AEBC和四边形BEHG是矩形.(共21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4课时
用解直角三角形解视角问题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B
14.4
7.2
m
C
A
8
见习题
C
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9
见习题
见习题
11
见习题
B
1.【中考·河北】如图,从点C观测点D的仰角是(  )
A.∠DAB
B.∠DCE
C.∠DCA
D.∠ADC
C
3.【中考·天门】如图,为测量旗杆AB的高度,在教学楼一楼点C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60°,在四楼点D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30°,点C与点B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CD=9.6
m,则旗杆AB的高度为________m.
14.4
4.【中考·德州】如图,某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某人站在与BC相距38
m的D处观测到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50°,观测到旗杆底部B的仰角为45°,则旗杆的高度约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50°≈0.77,cos
50°≈0.64,tan
50°≈1.19)
【点拨】如图,根据题意得EF⊥AC,CD∥FE,∴四边形CDEF是矩形.由题意知∠BEF=45°,∴∠EBF=45°,∴CD=EF=FB=38
m.
在Rt△AEF中,AF=EF·tan
50°≈38×1.19=45.22(m).∴AB=AF-BF≈45.22-38≈7.2(m).∴旗杆的高度约为7.2
m.
【答案】7.2
m
D
A
【答案】C
9.如图,小东在教学楼距地面9
m高的窗口C处,测得正前方旗杆顶部A点的仰角为37°,旗杆底部B点的俯角为45°,升旗时,国旗上端悬挂在距地面2.25
m处,若国旗随国歌声冉冉升起,并在国歌播放46
s结束时到达旗杆顶端,则国旗匀速上升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
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
11.【中考·广安】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一棵古树BH和教学楼CG的高,先在A处用高1.5米的测角仪AF测得古树顶端H的仰角∠HFE为45°,此时教学楼顶端G恰好在视线FH上,再向前走10米到达B处,又测得教学楼顶端G的仰角∠GED为60°,点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1)求古树BH的高;
解:在Rt△EFH中,∠HEF=90°,
∠HFE=45°,
∴HE=EF=AB=10米.
∴BH=BE+HE=1.5+10=11.5(米).
答:古树BH的高为11.5米.(共25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5课时
用解直角三角形解一般问题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C
1.5
60
D
19
8
见习题
D
69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9
见习题
见习题
11
见习题
12
见习题
1.【中考·钦州】如图,为固定电线杆AC,在离地面高度为6
m的A处引拉线AB,使拉线AB与地面上的BC的夹角为48°,则拉线AB的长度约为(  )
(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48°≈0.74,cos
48°≈0.67,tan
48°≈1.11)
A.6.7
m
B.7.2
m
C.8.1
m
D.9.0
m
C
D
3.【中考·衢州】如图,人字梯AB,AC的长都为2米,当α=50°时,人字梯顶端离地面的高度AD是________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
50°≈0.77,cos
50°≈0.64,tan
50°≈1.19)
1.5
4.【中考·西宁】如图,为保护门源百里油菜花海,由“芬芳浴”游客中心A处修建通往百米观景长廊BC的两条栈道AB,AC.若∠B=56°,∠C=45°,则游客中心A到观景长廊BC的距离AD的长约为________米.(sin
56°≈0.8,tan
56°≈1.5)
60
69
【答案】19
【答案】D
9.【中考·六盘水】据调查,超速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规定以下情境中的速度不得超过15
m/s,在一条笔直公路BD的上方A处有一探测仪,如平面几何图,AD=24
m,∠D=90°,第一次探测到一辆轿车从B点匀速向D点行驶,测得∠ABD=31°,2秒后到达C点,测得∠ACD=50°.(tan
31°≈0.6,tan
50°≈1.2,
结果精确到1
m)
(1)求B,C的距离;
(2)通过计算,判断此轿车是否超速.
解:根据题意得20÷2=10(m/s)<15
m/s,则此轿车没有超速.
10.【中考·台州】图①是一辆在平地上滑行的滑板车,图②是其示意图,已知车杆AB长92
cm,车杆与脚踏板所成的角∠ABC=70°,前后轮子的半径均为6
cm,求把手A离地面的高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
sin
70°≈0.94,cos
70°
≈0.34,tan
70°≈2.75)
11.【中考·遵义】某新农村乐园设置了一个秋千场所,如图所示,秋千拉绳OB的长为3
m,静止时,踏板到地面距离BD的长为0.6
m(踏板厚度忽略不计).为安全起见,乐园管理处规定:儿童的“安全高度”为h
m,成人的“安全高度”为2
m.(计算结果精确到0.1
m)
(1)当摆绳OA与OB成45°夹角时,恰为儿
童的安全高
度,则h=________m.
1.5
12.【中考·广安】如图,某城市市民广场一入口处有五级高度相等的小台阶.已知台阶总高1.5米,为了安全,现要做一个不锈钢扶手AB及两根与FG垂直且长为1米的不锈钢架杆AD和BC(杆子的底端分别为D,C),且∠DAB=66.5°.
(参考数据:cos
66.5°≈0.40,
sin
66.5°≈0.92)
(1)求点D与点C的高度差DH;
(2)求所有不锈钢材料的总长度.(即AD+AB
+BC的长,结果精确到0.1米)(共28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1
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C
A
C
D
A
8
30°
B
A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11
12
9
B
13
D
A
见习题
见习题
14
15
16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C
D
A
C
【答案】A
A
B
30°
A
B
11.当45°<∠A<90°时,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tan
A>cos
A>sin
A
B.cos
A>tan
A>sin
A
C.sin
A>tan
A>cos
A
D.tan
A>sin
A>cos
A
D
12.如图,在△ABC中,AC=1,AB=2,∠A=60°,求BC的长.
14.【中考·遂宁】如图①②③,根据图中数据完成填空,再按要求答题:
sin2A1+sin2B1=________;sin2A2+sin2B2=________;sin2A3+sin2B3=________.
(1)观察上述等式,猜想:在Rt△ABC中,若∠C=
90°,则有sin2A+sin2B=________.
1
1
1
1
(2)如图④,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说明你的猜想.
15.【中考·丽水】数学拓展课程《玩转学具》课堂中,小陆同学发现,一副三角尺中,含45°的三角尺的斜边与含30°的三角尺的长直角边相等,于是,小陆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如图,将一副三角尺直角顶点重合拼放在一起,点B,C,E在同一直线上,若BC=2,求AF的长.
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1)求∠ADO的度数;
(2)求k的值.(共20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2课时
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坡度问题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A
A
B
1.02
见习题
8
见习题
16.3米.
12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0
9
见习题
见习题
A
2.【中考·德州】如图,一架长为6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测得∠ABO=70°,如果梯子的底端B外移到D,则梯子顶端A下移到C,这时又测得∠CDO=50°,那么AC的长度约为________米(参考数据:sin
70°≈0.94,sin
50°≈0.77,cos
70°≈0.34,cos
50°≈0.64).
1.02
A
4.如图,为了测量山坡护坡石坝的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把一根5
m的杆子AC斜靠在石坝旁,量出杆长1
m处的D点离地面的高度DE=0.8
m,又量得杆底与坝脚的距离AB=2
m,则石坝的坡度为(  )
A.1∶5  B.1∶0.25  
C.1∶4  D.1∶0.5
B
12
8.【中考·十堰】如图,拦水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AD=3
m,坝高AE=DF=6
m,坡角α=45°,β=30°,求BC的长.
9.【中考·黄石】如图,为测量一座山峰CF的高度,将此山的某侧山坡划分为AB和BC两段,每一段山坡近似是“直”的,测得坡长AB=800米,BC=200米,坡角∠BAF=30°,∠CBE=45°.
(1)求AB段山坡的高度EF;
(1)若新坡面坡角为α,求坡角α的度数;
(2)有关部门规定,文化墙距天桥底部小于3米时应拆除,天桥改造后,该文化墙PM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共14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章末整合提升训练
专训3 应用三角函数解四种常见问题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
2
3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2.一条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上有两个加油站A,B,在A的北偏东45°方向上还有一个加油站C,C到高速公路的最短距离是30千米,B,C间的距离是60千米,想要经过C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交,使两路交叉口P到B,C的距离相等,请求出交叉口P到加油站A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
【点拨】本题运用了分类讨论思想,针对P点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即P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
3.【中考·荆门】如图,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蓝方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上的A处朝正南方向撤退,红方在公路上的B处沿南偏西60°方向前进实施拦截,红方行驶1
000米到达C处后,因前方无法通行,红方决定调整方向,再朝南偏西45°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刚好在D处成功拦截蓝方,求拦截点D处
到公路的距离.(结果不取近似值)
4.如图,在某海滨城市O附近海面有一股强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该城市的南偏东20°方向2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h的速度向北偏西65°的PQ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是一个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且圆的半径以10
km/h的速度
不断扩大.
(1)当台风中心移动4
h时,受台风侵袭的圆形区域半径
增大到________km;当台风中心移动t
h时,受台风侵袭的圆形区域半径增大到____________km.
100
(60+10t)(共27张PPT)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ZJ版
九年级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4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6
7
1
2
3
5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8
见习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CD⊥AB于点D,求∠BCD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3.计算:
(1)tan30°sin60°+cos230°-sin245°tan45°;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5,P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E⊥AP,交射线DC于点E,射线AE交射线BC于点F,设BP=a.
(1)当点P在线段BC上时(点P与点B,C都不重合),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E的长;
(2)当a=3时,连结DF,试判断四边形AP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5.如图,自来水厂A和村庄B在小河l的两侧,现要在A,B间铺设一条输水管道.为了搞好工程预算,需测算出A,B间的距离.一小船在点P处测得A在正北方向,B位于南偏东24.5°方向,前行1
200
m,到达点Q处,测得A位于北偏西49°方向,B位于南偏西41°方向.
(1)线段BQ与PQ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2)求A,B间的距离.(参考数据:cos41°≈0.75)
【点拨】证明线段相等常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或等角对等边;计算线段的长度常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
(1)线段BQ与PQ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解:相等.理由如下:
由已知条件易知,∠QPB=90°-24.5°=65.5°,∠PQB=90°-41°=49°,
∴∠PBQ=180°-65.5°-49°=65.5°.
∴∠PBQ=∠BPQ.∴BQ=PQ.
(2)求A,B间的距离.(参考数据:cos41°≈0.75)
如图,过点D作DG⊥AB于点G,过点C作CH⊥DG于点H,则四边形DEBG、四边形DECH、四边形BCHG都是矩形,∴BG=CH=DE=20米,DH=CE=40米,GH=BC.∵∠ACB=45°,AB⊥BC,∴AB=BC.
解:方法一:如图①,过点B作BE∥AD交DC于点E,过点E作EF∥AB交AD于点F,则BE⊥AB,EF⊥AD.∴四边形ABEF是矩形.
∴EF=AB,AF=BE.
∵∠ABC=120°,∴∠CBE=120°-90°=30°,∠D=180°-120°=60°.
方法二:如图②,延长DA,CB交于点E,
则∠ABE=180°-∠ABC=60°,
∠E=90°-∠ABE=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