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7.1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25 21: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讨论砍伐涉林的方式,说明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重点)
2.说通过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资料分析,举例说明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着重要的认同。(难点)
3.认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点。(重点)
【学习过程】
一、设问导读
认真阅读课本第123-124页,边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认为重要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人类对资源的利用
1.资源是__________的物质基础。要________和利用资源,使______________能保持其再生能力,____________不致过度消耗,确保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
2.人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人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分不开的。
阅读教材第124—125页,回答下列问题: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对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所导致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________”,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2.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__________、权衡利弊,既要考虑________效益,更要考虑________影响。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1.自然界有那些资源?哪些是有限的资源?哪些不是?
2.对于保护生物圈的各种资源,你应该怎么做?对于保护资源,我国采取了什么政策?
3.人们的过度放牧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怎么样的影响?我国为什么作出了退耕还林还木的决定?谈谈你们的看法?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休渔政策?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二、自主检测
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森林的数量越来越少。我们解决需求矛盾、正确对待森林的方式是(  )
A.绝对不能再砍伐,永久保持森林
B.完全砍伐,然后再种植新苗
C.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砍伐
D.彻底砍伐,为人类提供足够的木材
2.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
A.“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B.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3.生物圈能够给人类提供多种资源。下列各项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是(  )
A.水
B.森林
C.风
D.石油
4.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污染
D.避免其传播人类疾病
5.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塑料垃圾
6.近几年,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时有发生,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提倡秸秆焚烧还田
B.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提倡家庭豪华装修
D.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
7.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酸雨
B.大量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
C.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破坏
D.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8.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①垃圾分类
②进口废旧电子产品
③焚烧塑料
④常用含磷洗衣粉
⑤多步行少开车
⑥退耕还湖
⑦稻田养虾
⑧大面积使用消毒剂消毒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⑧
C.②④⑥⑧
D.①⑤⑥⑦
三、巩固训练
1.“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节约每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
B.使用环保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为了节省时间,每天上学、放学让父母开车接送
D.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
2.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缺粮现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③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作物品种⑤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3.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小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资源和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问题
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可以修复的
C.生物圈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为了人类和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5.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氟氯烃的制冷剂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酸雨 ②潮汐 ③赤潮 ④水俣病
⑤大脖子病 ⑥痛痛病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7.下列属于低碳节约、绿色环保的做法是(  )
A.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
B.不焚烧秸秆和露天烧烤
C.外出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员会主办、共青团玉林市委员会承办的“美丽广西?青年争先”﹣﹣2018年广西青少年助力生态环保行动主题植树活动,在陆川县乌石镇龙化村九洲江畔举办。活动号召青少年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广泛开展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乡村首要解决的是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为此政府对“水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等投入巨资,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此活动中,我们青少年该应争做文明风尚的宣传者、美化环境的志愿者、优美环境的维护者,为建设美丽广西贡献青春力量。
(1)植树时,常剪掉树苗的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光合作用
B.减少呼吸作用
C.减弱蒸腾作用
D.减少运输作用
(2)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人类提供氧气。氧气是通过植物的 
 作用产生的。
(3)乡村的环境污染中,水污染尤为突出,下列不属于破坏乡村水域环境的行为是 
 。
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B.农药和农肥的大量使用
C.工厂污水排放
D.人畜粪尿经过无害化处理再排出
(4)“改厕”是对乡村居民生活和生产产生的粪尿和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人们利用 
 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沼气可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的你,用什么实际行动参与到“美丽广西?宜居乡村”的建设中?(回答不超20字) 
四、拓展探究
9.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
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而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使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氦
(2)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设问导读
一、1.可持续发展 合理开发 再生性资源 非再生性资源 可持续利用
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1.不合理开发 利用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复合效应
2.科学合理 短期 长远
【自主检测】
1.C 2.D 3.D 4.B 5.C 6.D 7.A 8.B
【巩固训练】
1.C
2.C 3.D 4.D 5.C 6.C 7.B
8.(1)C
(2)光合
(3)B(4)微生物(5)应该从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
【拓展延伸】
9.(1)A B
(2)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