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堂吉诃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
1547.10—1616.4
没落贵族
1569年开始军旅生涯,战斗中左手被打残。
1575年,回国途中,被海盗俘虏
1580年赎回
1587年由于触怒了教会,被驱逐出教并进了监狱。
1597年,塞万提斯存在银行里的税款被银行经理卷逃。因无力偿钱,他又一次被控入狱。
1605年6月,他由于门前有人被刺而涉嫌入狱。
1611年8月,他为女儿陪嫁之事而被控,出庭受审。
西班牙15、16世纪流行的描写游侠骑士的小说,它是在西班牙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世纪西班牙人民在反抗摩尔人统治的解放斗争中涌现出了一个骑士小贵族的特殊集团,成为光复运动的主力军。以后西班牙复兴,称霸欧美,这种骑士就成为西班牙人理想中的英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骑士小说盛行。
骑士小说
主人公为个人事业孤军奋战,有时则纯粹为了冒险;故事是在纯属臆造的境界中展开;主人公为美人赴汤蹈火;英雄往往温文尔雅。小说中的主人公游侠骑士,往往被写成见义勇为,助强扶弱,英勇善战,举世无敌。而这一切出生入死建立武功的动力均来源于爱情,故事情节不外乎是:为取得贵妇人的欢心,骑士历尽神奇的各种惊险遭遇,赢得骑士最高荣誉之后,凯旋而归,成为国君、领主或朝廷里的显赫人物,然后分封他的朋友和侍从,并与一贵妇人或一远方公主成亲。这时,一切宿敌,包括那些善于施用魔法妖术的敌人,均被扫荡殆尽。骑士小说的主题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为捍卫爱情、荣誉或宗教而显示出的冒险的游侠精神。
创作背景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就是为反对这种普遍迷恋骑士小说的现象而作的。他不但在自序中明确地宣布了自己的意图,而且通过《堂吉诃德》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意图:文学史告诉我们,由于塞万提斯讽刺的辛辣、嘲笑的无情,《堂吉诃德》出版后,西班牙文坛上就再也没有骑士文学作品了。有人因此责备塞万提斯讽刺用力过猛,不仅消灭了西班牙的骑士小说,而且连西班牙崇尚武侠的精神也都消灭了(见《堂吉诃德》译本序)。
关于《堂吉诃德》的评价
拜伦:“《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海涅:“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雨果:“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
关于《堂吉诃德》的评价
别林斯基:“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尼日利亚著名作家奥克斯颇动感情地说:“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全称《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传》。
主人公是一个没落贵族。他酷爱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竟至入了迷,想恢复已经过时了的骑士道和游侠生活。
讲述你知道的关于堂吉诃德的故事。
————————————————
他的志愿是:走遍世界各地,扫尽天下不平事,“解放一切受苦难的人”,“谋求公众福利”。
内容梗概
————————————————
他想了就做:用纸和浆糊修补了破旧的甲胄;拿出了生锈的长矛;把骨瘦如柴的老马当做骏马,取名“洛西南特”;把邻村养猪的胖姑娘美化为精神上的情人,为她取名为“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意思是“甜蜜温柔”。还给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后来,他还找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了他的侍从。
《堂吉诃德》
第一次出游 救牧童,被商人打伤,像干尸一样横在驴身上被邻居送回。
第二次出游 他说服了桑丘·潘沙做他的侍从,答应有朝一日让他做岛上的总督。这次是打风车(战巨人)、救贵妇(解救被妖僧劫持的公主)、战羊群(支援弱军战胜强敌)、释犯人,终又受伤而归。
第三次出游 桑丘在公爵的一个镇上当了“总督”,堂吉诃德想在此实现他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但却受尽贵族的愚弄,险些丧命。最后,堂败于“白月骑士”手下,从此卧床不起,临终方才醒悟。
讨论一:你从课文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堂吉诃德?依据是什么?(文中具体细节)
可笑的疯子?
虚荣的伪骑士?
盲目蛮干的冒险家?
单纯善良的绅士?
勇敢的斗士?
……
其他章的堂吉诃德
讨论二:
堂吉诃德的“疯狂”的实质是什么?
对骑士精神(骑士道)的执着信念,恢复骑士制度的坚定理想,和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毫不动摇、百折不悔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一片赤诚之心。
讨论三:
堂吉诃德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人文主义者的化身:屠格涅夫
——“堂吉诃德”己经成为那些满怀激情地追求理想、屡战屡败却毫不退缩、为实现理想敢于向着强大力量发起挑战的人物的代名词。
一个充满了象征意味的高度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他的疯狂与盲目,痴迷与幻想,追求与热情,失败与悲哀,就是我们自己。
堂吉诃德形象的普世价值
“人性的黄金”:
硬汉精神
、大丈夫精神、迂阔、痴、傻
=执着于理想、百折不回、殒身不恤、不畏强暴、挑战强权……
桑丘
一个高度物质化、世俗化的形象:
他没有堂吉诃德那样崇高远大的抱负与理想,他看重的是现实的物质利益;
他的生活目标很简单,满足最基本的口腹之欲,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他不肯吃一点苦,活得很现实,很世俗,也很真实:“挨打的滋味很坏,而奥拉·波德利达的小香肠,滋味却十分美好。”
他与活在纯粹理想世界中的堂吉诃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相映生辉。
讨论四:
关于堂吉诃德的“疯狂”
海涅
鲁迅
观点一:意味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信仰的忠诚守护,这种不顾一切的行动精神和理想主义的激情,值得赞扬。
观点二:这种理想主义的激情与行动精神一旦失控,可能导致暴力与破坏。
讨论五:
“堂吉诃德”的意义
人性
理想与现实
屠格涅夫:
“我觉得,所有的人或多或少地属于这两个典型中的一个,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或者接近堂吉诃德,或者接近哈姆雷特。”
你觉得自己接近哪一个呢?
你愿意做堂吉诃德吗?
“堂吉诃德”的现代意义
《法庭内外》杂志:“公益诉讼——堂吉诃德式的战斗:消费者维权公益诉讼因其诉讼性质的特殊性,更是能够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最早的丘建东为电话费半价收费打起了1.2元小额官司,到后来的对高速路收费、银行卡收费、公交卡押金、酒店开瓶费等提起的诉讼,都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消费者维权诉讼。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公益诉讼制度,没有强大的社团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角,只有消费者个人像对着风车发起冲锋的堂吉诃德那样对强大的商家乃至整个行业发起战斗,但是星星之火虽然微弱,谁又能否认它也可以蕴成燎原之势呢。”
《堂吉诃德》的思想意蕴
创作初衷:讽刺当时盛行的骑士小说
写作态度的变化:堂吉诃德身上滑稽荒唐的色彩渐渐淡去,严肃庄重的面貌开始呈现,作者的笔触由戏谑讽刺转为严肃诚恳甚至赞美。从堂吉诃德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才华横溢、满腔热忱却又一生坎坷、受尽磨难的塞万提斯的影子。
丰富的意蕴:对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的人文主义社会理想的宣扬,有对当时西班牙封建社会的种种病态现象的袒露与批判,有对纯洁善良真诚等高贵人性的守护,更有对坚定信仰、执着追求的热情赞美,对高远理想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感伤、自嘲……
写作特点
对比映衬的手法:
——堂吉诃德与桑丘:杨绛
钱理群
——由绿衣绅士和车夫等人组成的现实世界与堂吉诃德沉浸其中的幻想世界
——绅士的谨慎世故与堂吉诃德的疯狂天真
——看管人的精明乖觉与堂吉诃德的慷慨憨实
——众人的胆怯与堂吉诃德的勇敢…
讽刺诙谐的语言风格
作业一
了解十六七世纪欧洲盛行的骑士制度和骑士小说的有关情况,写一篇介绍短文。
以“当代”(或
“现代”)和“堂吉诃德”为关键词(也可以自己拟定),在网络上搜索社会新闻,整理提炼其中典型事件和人物,以《当(现)代“堂吉诃德”》为题简要介绍一位或几位被称为当代“堂吉诃德”的新闻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拓展作业
1、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成文章:
《美丽的“疯狂”》《理想,矛盾的》《在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之外》。
2、以“疯与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在本上。
3、从以下著作中任选一个阅读,比较堂吉诃德与梅思金公爵、阿Q、包法利夫人、莫须有先生等形象的异同,写一篇鉴赏文章:
《白痴》《阿Q正传》《包法利夫人》《莫须有先生传》
4、查阅我国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早期革命者、法国大革命等有关资料,以《堂吉诃德与革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盲目蛮干的冒险家
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打开狮笼
把羊群当军队
把客店当城堡
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
不分青红皂白释放囚犯
……
勇敢的斗士
大战风车
挑战猛狮
面对猛狮,别人吓得远远逃开,他却勇敢挑战,气概非凡;
被风车打败,依然坚信“那些邪门歪道终归敌不过我高超的剑法”,还要大干一番事业,意志坚定。
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虔诚地信奉着“骑士道”,以严格的“骑士精神”为准则来要求自己,甘愿承受各种艰难困苦,经受重重考验;不畏强暴,勇于挑战妖魔鬼怪,扶助弱小。
充满天赋使命感、责任感、勇气、牺牲精神和坚强意志。
单纯善良的绅士
很快判断出头盔中的东西是鲜奶酪,但桑丘以魔法师为借口哄骗他,他立刻相信;
挑战猛狮之后,命令桑丘拿出两个金币给车夫等人,以示赔偿;
其它章节中,他正直热诚、扶助弱小、富有同情心、平等待人等美德表现得更为充分;
具有完美的道德,寄寓着作者强烈的人文主义理想。
堂吉诃德与桑丘的对比
杨绛:“(桑丘)是堂吉诃德的对照,好比两镜相对,彼此交映出无限深度。堂吉诃德抱着伟大的理想,一心想济世救人,一眼只望着遥远的过去和未来,竟看不见现实世界,也忘掉了自己是血肉之躯。桑丘念念只在一身一家的温饱,一切从经验出发,压根儿不懂什么理想。这样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只为贪图做官发财,会给眼望云天的幻想者所煽动,跟出去一同冒险。堂吉诃德从理想方面,桑丘从现实方面,两两相照。”
钱理群:“(桑丘)既落后愚昧,又充满了智慧,还带上几分狡黠:他的平凡、现实、世俗,与英雄化的、浪漫的、半宗教化的堂吉诃德,既是对比、映照,又是补充。”
一个是形而上的理想、精神的化身,一个是形而下的现实、物质的写照。
两个“我”:
现实的“我”常见、清醒、容易满足,理想化的“我”稀有、疯狂、吃尽苦头,
尽管如此,前者还是热爱、追随着后者,我们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一种超越于庸常现实生活之上的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激情。
堂吉诃德与桑丘的对比
屠格涅夫谈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究竟表明什么呢?首先表明信仰;对某种永恒的,不可动摇的东西的信仰,对真理的信仰,…..整个人充满着对理想的忠诚,为了理想,他准备经受各种艰难困苦,牺牲生命;….他整个人都充满自我牺牲精神——他有信仰而且坚信不移,义无反顾。因此他无所畏惧,不屈不挠,满足于吃最粗劣的饭食和穿最寒酸的衣服。……虽然他不断陷入滑稽可笑和受屈辱的境况中……”
堂吉诃德言行节选
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地下和海底所埋藏的一切财富都比不上。自由和体面一样,值得拿性命去拼。不得自由而受奴役是人生最苦的事。……不叨人家的光,靠天照应有一口饭吃,就是好福气”(下卷第五十八章);
视吃苦为天职:“他倒是私自庆幸,觉得这种灾殃是游侠骑士份内应有的。”(上卷第五章);
严肃对待一切:“我干的这些事都不是开玩笑,却是很认真的。不然的话,我就违反了骑士道的规矩了。按那些规矩,我们什么谎话都不准说,说了谎就要以叛徒的罪名处罚。干了这件事而冒充那件事,就跟说谎一样。所以我说撞头,就得着实地使劲撞,不能带一星半点的虚假。”(上卷第二十五章)
堂吉诃德言行节选
堂吉诃德言行节选
下卷第一章:鞭挞社会现实
从前有游侠骑士负责捍卫国家,保护幼女孤儿和孩童,锄暴安良,那时代的人多么享福啊;咱们这个衰败的时代可不配有那么大的福分了。现在多半的骑士,身上只有锦缎衣服的窸窣声,没有钢盔铁甲的铿锵声了。现在没什么骑士冒着严寒酷暑或风吹雨打,浑身披挂,在野外露宿了;没什么骑士还象先辈那样脚不离镫、身靠长枪,只求打个盹儿了。
以前的游侠骑士,从深林出来跑进深山,从深山跑到荒凉的海边,海上总有狂风大浪。他看见海滩上一只小船,桨呀、帆呀、桅杆呀、绳索呀,什么装备都没有。可是他毫无畏惧,跳上船,随怒涛恶浪去摆布。……象这种游侠骑士,现在都绝迹了。现在这年头,懒惰压倒了勤快,安逸压倒了勤劳,罪恶压倒了美德,傲慢压倒了勇敢;甚至拿枪杆子的也空谈而不实行了。
堂吉诃德言行节选
海涅:“堂吉诃德式的行为是生活中最值得赞扬的事情”,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它鼓舞整个世界,连同一切在世上讲哲学、奏音乐、种田地、打呵欠的人去从事更加大胆的飞跃”,他进而直言承认:“我只是堂吉诃德”,因为也“读了各种奇书,把脑袋弄迷糊了,正如曼却郡的那位骑士一样”——他从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里,接受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即坚定地向着眼前的专制主义的墙壁冲去,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绝不与之和解。
中外先贤看堂吉诃德的“疯狂”
鲁迅:
“错误是他的打法,因为胡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
要细心保护堂吉诃德因感到现实的不平而热烈地追求理想的精神,“不自量力”地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的奋斗精神,失去了这些构成了堂吉诃德内在精神本质的东西,也就没有任何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可言。堂吉诃德诚然是一个有错误的甚至愚蠢的战斗者,但比之没有任何理想的冷酷的旁观者,他是另有一种几乎是不可比拟的价值的。
中外先贤看堂吉诃德的“疯狂”
海涅和他的同类知识分子既为革命暴力将摧毁一切腐朽力量而欣喜,又忧虑于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信仰、热情与早已存在于民族性格、传统中的非理性精神、斗争意欲结合起来,造成社会与文化的灾难性破坏。
席勒:堂吉诃德式的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宏伟理想与抱负,以及由此而焕发出来的热情、意志力,很容易通向“追求伟大和显赫权势的狂热迷梦”。
中外先贤看堂吉诃德的“疯狂”
哈姆雷特
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将其克服。此二抉择,
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
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
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
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
啊,
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
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
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刀了之?
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
终生疲於操劳,
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
而不远走高飞,
飘於渺茫之境,
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
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
自古无返者。
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冲突是人类永恒的困境。是像堂吉诃德那样为了理想勇往直前、受尽嘲笑折磨、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呢?还是像桑丘那样脚踏实地,认定现实,以自身温饱为最高人生目标?又或者,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鲁迅:“人不能脱离现实,但没有超越现实的目标,同样不可能有真实的改造现实的实践。人之为人,既要足踏在现实的大地,又要飞翔于理想的幻空。”
人们在为理想而勇往直前时,是否审视思考过:自己的理想是否可取?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
对于这个富有现实意义与思考价值的话题,可以参考前人观点,更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
我感到堂吉诃德既虚荣又可笑。他凭着那“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走遍各地,遇到什么都想要挑战,而且总认为自己一定会赢,他这种行为只不过是想博得众人的赞许、尊敬、拥护,虚荣至极,真不知道该说他勇敢还是鲁莽,尤其是在“风车大战”时,他不肯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竟然凭自己的肉身去和风车作搏斗,最后结果可想而知……真是可笑。这种“勇敢”是不值得提倡的,只会让人嘲笑,和他后面斗狮子的行为一样,是缺乏思考的行为,是莽撞、荒谬的行为,一切都只为满足他的虚荣心,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
(张曼怡)
最多的感觉就是他的智商有些问题,他不惧怕狮子的原因只是因为傻而不是真勇敢。(李彬,牛常硕)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虚荣可笑,傻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疯子卫道士
他是一个疯子,是一个卫道者,是一个为了骑士道而癫狂的可怜人。他所捍卫的正义道德,不过是骑士的尊严,而他所坚守的骑士道,也正如他的瘦马与长矛一样的不堪一击,这个卫道者狂想而真诚,勇敢到了愚蠢!他为骑士主义而癫狂,甚至不惜放弃生命。但却也盲目,连巨人与风车都分辨不清。幻想过了头,尚不如桑丘聪明,是对落后主义讽刺的代表。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虚荣自负
我认为他是个自负的人,一个自娱自乐、“走火入魔”的疯癫之人!(张佳欣)
说到底,他还是一个爱虚荣,想要维护骑士头衔的人。(解静)
我觉得他太自恋了,脸皮太厚了,……他总是在做秀,做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他的想象力、虚荣心配合在一起,着实叫人大跌眼镜!他要是活到现在,肯定是靠炒作自己出名的网络红人。(高岩)
我心目中的堂吉诃德是个荒谬、生活在虚幻的幻想中的“伪骑士”。他单纯地认为游侠骑士便是准备好行头,有一名侍从,打败那些在常人看来难以打败的“巨人”的人。但是他却忘记了真正的骑士应是去打败那些邪恶的东西,所代表的是正义。堂吉诃德的“战斗”都是无用且片面追求游侠骑士形式的战斗。(刘晓婷)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是个自负、荒唐的人,作为骑士,总是喜欢出风头,冲在最前面,……狮子不理他自己回笼子里,他对赶车人说:“朋友,你要给我作证,我干什么,你亲眼看见了。”我看到了一个可悲的堂吉诃德。他总想战斗,但这次未战斗,为了保名誉,他宁可骗别人他的功绩,这个骑士做得很迂腐。(左航)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虚荣自负
表面上看他的确是一个很可笑的人,但是往深处一想,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勇于面对现实的人呢?他能做的事都是其他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吧(马潇楠)
在我眼中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一个真正的游侠骑士。开始我觉得他愚蠢,自不量力,是个莽夫,不过现在看来他对自己行为的阐述是一个勇敢坚守自己信念的骑士,不惧任何事物的勇者,这种精神比行为更光辉。(刘卫光)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在我眼中,他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无疑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骑士精神。像青年精神一样,对一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象征,一种支柱!堂吉诃德傻,但傻得可爱,傻得可敬!他不只一次不畏艰险地出游,就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勇敢的骑士,他与巨人奋战,证明了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敢于证明自己的人,我认为是可敬的!(钟凯琦)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他是滑稽可笑,却又令我尊敬的。他的言行举止虽然很荒谬,但他对于一件事的坚持却是我做不到,不能做到的。行为虽然“疯狂”,但他的“信仰”很坚定!他的道德观念、言论、行为都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力量,在看到可笑的同时,又看到力量,看到他的热情,我们也许缺乏这种热情……(李茜)
他就是这样,坚守着信念,向着前方进发!(金旭)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是一个能让人肃然起敬的英雄!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魅力,先用“疯子”的形象吸引住读者的眼球,然后又慢慢展开故事情节让人们看到堂吉诃
德不同的一面。我觉得他是一位英雄,别人不敢挑斗狮子,他却敢。别人一听说他要与狮子决斗,先损他说他疯了,随后又都逃走,这就是懦夫!(徐艨)
我觉得他挺勇敢,“疯子”般的勇敢,而且我也觉得他是一个真诚的人,是一个执著的人,尽管被人家笑话,尽管每次都不胜利,但他执著于战斗,具有不懈的精神,骑士精神!(王蓓)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堂吉诃德的勇猛好战和正义凛然是毋庸置疑的,他最常说的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上帝自会有安排的”,这是一种包含自信、又坚信邪不压正的正义感,他的骑士精神是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他宁可让人们嘲讽他是疯子,也不喜欢说他胆小,他的人生目标明确,志向远大,虽然他的行为滑稽荒诞,他的言语狂妄自大,但这一切都因为是和油嘴滑舌又没什么追求的桑丘和只懂得长篇大论、遇事就躲的乡绅,或者说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对比,才显得堂吉诃德的荒诞可笑。(施晓洁)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但在我看来他那种坚毅、自信、勇猛和愈挫愈勇的精神正是人们所追求且欣赏的。比如,他与风车的搏斗,虽然知道自己不会战胜这个巨人,但他仍然敢于尝试,这就是硬汉精神。(余梦飞)
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着赤子精神的人,他所有在我们看来近似疯狂的举动中,总能看到他对于骑士精神理想的闪光,他是一个行动派,革命派。可惜的是,他错过了时代,错过了应该存在的时代。(李思思)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他令我感动。当人们嘲笑他战风车斗雄狮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一切的背后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多强的精神支撑?那是一种无畏,一种不知退缩,甚至鲁莽的无畏,那是有些愚蠢,可他与我们相比,却强出了太多,因为如今的我们又有几人敢于操矛去挑战那耸立的风车,与凛然咆哮的雄狮呢?因为我们怕死,而在堂吉诃德的心里,死并没有那么可怕,为了战斗,为了不愧于自己的骑士称号。(孙叶)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是一个有信仰的、理想化的、可爱可敬的游侠骑士。他敢于和风车大战,与雄狮搏斗,时刻以“骑士”的精神要求自己,行为举止都如此令人啼笑皆非,可又有几个人能有他这样的勇敢呢?面对他眼中的“坏蛋”“邪恶”,他充满斗志,毫不怯弱。我们不能说他是鲁莽轻率的,因为他的理想信仰是我们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的行为,是坚持了自己弘扬正义,冲破艰难险阻,追捕妖魔鬼怪,努力成为一名勇士。这种理想主义中所透出的坚定绝对是令人敬佩的。……哈姆雷特性格的软弱、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性格简直是两个极端,但我更欣赏堂吉诃德。(任冰玉)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勇士
他是个荒谬却正直的人。说他荒谬是因为在那个已经远离骑士的时代,他却要当骑士外出杀富济贫,大战风车……(宗卉)
我就喜欢他的执着,对骑士家那种精神的热忱。即使一直陷入令人可笑滑稽的地步,也未曾废离思想。他是一个伟大的实行家,任何艰难不曾让他止步,他一直坚守着他的理想。是啊,不要做行动上的矮子,语言上的巨人。在这方面哈姆雷特做的远不如他……(刘惠娟)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行动家
对比
他崇拜骑士精神,并付诸行动。他清楚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着,光是这点就很厉害,不像我,一付向往嬉皮士的样子,却又放不下物质生活,多悲剧。
他是个真正的骑士,甚至高于骑士,因为他才是真正的英勇无畏,永不退缩,好厉害!
他天真、可笑,还有些可悲,他用过时的骑士规范要求着自己,并全身心地遵守着。他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是个坦坦荡荡的君子。(李灵靖)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行动家
对比
一段堂吉诃德的内心独白,让我明白,他只不过是一个内心虔诚的游侠骑士。真好!在这个已被名利、金钱浸染过的社会,依然会有如此简单的人,他坚守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他所做的,是一切他认为作为一名游侠骑士应做的,就这么简单。也许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是荒谬的,但堂吉诃德自己却是幸福的,如同每天不断推石头的西西弗一样,即使是无用功,但也要继续,起码自己是幸福的!这点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向堂吉诃德学习的!对自己的工作和应担的责任,保持一份虔诚,外人不懂又有何妨?(陈思羽)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虔诚
对比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是一个可爱的人物。他比哈姆雷特多了一份追求,一旦认定自己向往的事物便立刻实行;他比哈姆雷特多了一份果断,让他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比哈姆雷特多了一份执迷,虽然看似荒诞离奇,但任何艰难凶险都无法动摇他的坚持;他比哈姆雷特多了一份无畏,一匹瘦马一柄生锈的长矛和他根深蒂固的理想让他无所畏惧。……真是个可爱的人物!(李彤)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对比
他完全清楚明白一个游侠骑士与宫廷骑士的区别,他选择当一个坦荡的在荒郊野外救援孤寡的游侠骑士而不是在繁华都市里只会泡女孩子的宫廷骑士。在小说外的世界,正是因为那些“普遍”的宫廷骑士才使得骑士制度由“亚瑟王朝”的盛势逐渐变为被人讽刺的没落制度。作者通过这篇小说讽刺的骑士制度我想也是这个意思。……堂吉诃德清楚地知道他该恪守骑士的守则,所以他是一个游侠骑士。早斯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们之所以为人称赞,是因为他们是清醒的。这样的骑士才是真正的骑士。……这样的堂吉诃德不会滑稽可笑,反而令我肃然起敬!(李欣怡)
我眼中的堂吉诃德:真正的骑士
堂吉诃德言行集锦
把这些坏种从地面上扫除干净也是替天行道嘛!
你要是害怕,就躲开点,上一边去祈祷,且看我以一当十,跟他们打一场恶战。
他一马刺戳得洛西南特跑了起来,根本不理会侍从在一旁大喊大叫,一再提醒……他只管往前冲去,一口咬定那些就是巨人,对桑丘的喊声自然是充耳不闻,就是跑到近处,对眼前的东西也视而不见,只顾一路前行,一路高喊……
哪怕你们挥动的胳膊比巨人布里亚柔斯还多,我也得叫你们乖乖认输。
他那些邪门歪道终归敌不过我高超的剑法。
我一直没有喊疼,因为游侠骑士不能受点伤就哼哼唧唧,哪怕肠子掉出来也不兴那样。
我出这么多汗,决不是因为害怕,尽管我清楚自己面临着一场吓人的厮杀。
该来的都来吧!就是魔王撒旦亲自出马,我也敢跟他比试比试!
拿狮崽子吓唬我?我怕狮崽子?上帝作证……我可不是见了狮子就发抖的人。……那些魔法师弄两只狮子来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你走开,别管我!要是这回我死了,你反正知道咱们原来是怎么说定的:去找杜尔西内亚。别的我就不多说了。
他跳下马,丢掉长矛,抽出佩剑,举起盾牌,勇气十足,镇定自若地一步步向车前走去,暗自祈求上帝和心上人杜尔西内亚保佑。
堂吉诃德言行集锦
(两眼像火球似的,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见了也会吓得心惊胆战)只有堂吉诃德敢于紧紧盯着它,盼望它从车上跳下,前来交手。
堂吉诃德见这情景,便叫看管人戳它几棍子,激它跳出笼子。
我干了什么,你都亲眼看见了:……我可是尽了心,也没魔法作怪,全靠上帝主持正义和真理,佑护地道的骑士。
什么魔法能对付得了真有胆量的人?那些魔法师尽可以夺走我的好运,可他们拿我的毅力和勇气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不是疯,”桑丘回答,“他是天不怕地不怕。”
堂吉诃德言行集锦
“堂吉诃德”的意义
海涅
第一次认识那位西班牙骑士的情景:‘我那时不大会看书,每个字都要高声念出来,所以花鸟林泉和我一起全听见了。这些纯朴无猜的天然品物,小孩子一样,丝毫不知道天地间的讽刺,也一切当真,听了那苦命骑士当灾受罪,就陪着我哭。一株衰老不材的橡树微微啜泣,那瀑布的白色长髯飘扬得越发厉害,仿佛在呵斥人世的险恶。看到那头狮子无心迎斗,转身以屁股相向,我们依然以为这位骑士的英雄气魄可敬可佩。
愈是他身体又瘦又干,披挂破烂,坐骑蹩脚,愈见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夸赞。我们瞧不起那些下流俗物,那种人花花绿绿,穿着绫罗,谈吐高雅,而且顶着公爵头衔,却把一个才德远过他们的人取笑。我天天在花园里看这本奇书,到秋天就看完了;我愈读下去,就愈加器重,愈加爱慕杜尔辛妮亚的骑士。’……恐怕很少有人这样的投入与接受,堂吉诃德终于获得了真正的知音。也许只有天真的儿童与本色的大自然才会有这样的心灵的契合——《堂吉诃德》其书、其作者与堂吉诃德其人的真味与真价值或许正在这里。
“堂吉诃德”的意义
学习任务
(1、2题必做,第3题选做)
在阅读课文基础上,摘录整理出《堂吉诃德
言行集锦》(横线内容自己定)
以《我眼中的堂吉诃德》或《堂吉诃德,你未免太
》《堂吉诃德,你何必如此
》为题写初读感受,表达自己对堂吉诃德的看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此基础上画漫画或配图制作成演示文稿;)
3、查找塞万提斯的生平资料,以《
……
的塞万提斯》为题,写一篇介绍性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