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4同步练习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4同步练习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03 15: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同步练习
1.国家颁布的城乡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中,用地构成比例最高的是(  )
A.居住建筑用地        B.工业建筑用地
C.道路广场用地 D.公共绿地
解析:选A。不论是城市还是村镇建设用地,居住建筑用地比例最大,工业建筑用地次之,道路广场用地和公共绿地较小。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比例关系将不断发展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用地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
B.居住用地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
C.工业用地比例呈逐步增加趋势
D.仓储用地的比例会逐渐降低
解析:选D。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拓展,城市里各类用地的比例关系将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城市道路、居住、对外交通和城市公共绿地的用地比例呈逐步增加趋势,而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的比例会逐渐降低。
3.下列有关城市项目选址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
B.产生有毒气体的建设项目建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
C.挖掘现有城市用地的潜力,合理调整用地
D.充分考虑城乡交通、通信、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用地等现状条件
解析:选B。城市项目选址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于影响环境卫生及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当避开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
4.下列有关石化企业的选址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量大 B.需用原料多
C.占地多 D.对航空无影响
解析:选D。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散发热量大,有强烈上升气流,加上设备高耸,对航空不利。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读图回答5~6题。
5.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  )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6.某开发商欲在图中下列几处地方中选择一处建高级住宅区,你认为应选择在(  )
A.a B.b
C.d D.g
解析:根据图中风向标可知,该市西南风和东北风风频最小,f区位于该区西南部,处于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又据图中等高线可知城区中河流的大体流向为从东北至西南,f又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故最可能为工业区,g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环境优美,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答案:5.C 6.D
7.(2011年惠州高二检测)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海滨小城的城区规划布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⑦处哪个区域是该城市的中心商业区?阐述你的理由。
(2)②~⑦处房价最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目前,该城市火电厂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阐述理由________。
(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的工业区,假若你是政府工作人员,如何运用区位原理说服厂家从原工业区迁往X区?
(5)假若你是厂商,不想搬迁,你如何向政府解说?
解析: 本题通过我国某海滨城市的布局规划图来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中心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因此①处消费人群多,交通便利;⑤处临海,环境优美,同时有公路连接,交通便利,故房价最高;火电厂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且布局在冬季风的上风向,冬季会污染城区;X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便宜,有公路穿过,交通方便,但本身离市中心较远,消费市场有限,同时离铁路远,不便于原料运进、产品外运,同时新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员工生活不便,集聚规模效益较差。
答案:(1)①。 本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消费人群众多。
(2)⑤ 位于河流下游,临近海洋,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公路,且远离工业区
(3)不合理 位于市区,同时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较重
(4)X区地价较低,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本区土地面积大,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本区环境好,空气质量较高;本区内有公路,交通较便利。
(5)X区远离中心商业区;离铁路远,原料、产品运输加大了生产成本;新区基础设施不配套,员工生活不方便,集聚效益较差。
一、选择题
   “阳光时代”小区居民为了美化小区环境,将原来小区中的荒地进行了绿化,扩大了小区中的绿化面积,改善了小区的人居环境。据此回答1~3题。
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交通道路用地
2.该小区的建设,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它主要是(  )
A.利用土地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
B.利用土地的生产功能
C.利用土地获得生活物质
D.利用土地获得生产物质
3.该居民小区中的绿地,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来看,它属于(  )
A.公共设施用地 B.绿化用地
C.居住用地 D.特殊用地
解析:住宅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利用方式,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二是利用它的生产功能,获得各种生活、生产物质。居住小区的绿地属于居住用地的有效组成部分。
答案:1.B 2.A 3.C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4~5题。
4.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本题组以中心商务区白天夜间人口流量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内容,由于地处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中心商务区地价昂贵,土地利用效率高,故白天人口流量大,夜间人口纷纷流入住宅区,而这种变化要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答案:4.C 5.B
   读山东省某城镇项目选址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农业发展最合理的是(  )
A.蔬菜、花卉 B.冬小麦
C.茶树 D.苹果
7.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在图中字母处规划建立工厂。其中选址不合理的是(  )
A.a火电厂 B.b自来水厂
C.c印染厂 D.d印刷厂
解析:第6题,郊区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第7题,a处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可建火电厂,b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段,可建水厂,c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段,不宜建污染水体的印染厂,d处位于市区,可建基本无污染的印刷厂。
答案:6.A 7.C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简称CBD),一个是华尔街地区,为著名的金融贸易区,白天人来人往,可一到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8~9题。
8.华尔街的“空心城”代表一种(  )
A.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化水平高
解析:选A。华尔街的“空心城”说明人们在夜间都到郊区去居住,是一种逆城市化现象。
9.与“不夜城”比较,“空心城”没有发挥CBD的哪一项功能(  )
A.商业活动 B.金融贸易 C.通讯联络 D.休闲、娱乐
解析:选D。“空心城”也反映了该城市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在夜间,它的休闲、娱乐功能没有发挥。
10.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解析:选C。住宅区是人们主要的休息场所,晚间回家休息,故停车率较高,白天外出工作,故停车率较低,从停车率变化图中看,与曲线②相符合;商业区昼夜人口变化率大,白天人多,停车率高,深夜人口稀少,停车率低,故曲线③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11.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A表示的功能区为________区,试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2)图中①、⑦所示地点适宜建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该城市在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郊区农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________地最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
解析:第(1)题,图中有商业区和工业区,而没有居民区;同时A图例所示面积很大,且一般城市中住宅区占城区面积最大,故图例A表示的是住宅区。第(2)题,图中①、⑦区域煤、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紧邻铁路线,又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是理想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采掘工业所在地,同时也可就近布局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第(3)题,该城市随着资源开发和工业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人口和用地规模必然会增加,这会导致郊区耕地的减少;同时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郊区原有的耕作业会向市场型农业模式转变。第(4)题,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科技较发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区域。
答案:(1)住宅(或居民) 此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主要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2)采掘工业 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机械工业 电力工业等(任答两点即可) 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3)有利影响:推动郊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利影响:耕地面积减少,对土壤、水源易造成污染。
(4)③
12.(2011年中山高二检测)上海世博园区横跨黄浦江两岸,浦东园区占据了世博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本次世博标志“一轴四馆”布置在此。读上海浦东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由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两部分组成。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上海现代化工业新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所具有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答案:(1)浦西外滩 陆家嘴 位于上海市的中心和靠近交通干线(黄浦江)
(2)体现了在历史的基础上创新 符合距离市中心最近和通达度最高的经济原则 符合社会因素中知名度高的原则(南京路是上海最知名的商业区)
(3)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趋向于沿海、沿江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13.(案例探究题)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涉及知识要点有城市功能区分布、组合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等级体系等。(1)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故A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大,覆盖了等级低的B。(2)城市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处在商业区附近,紧邻轻工业区,应该为低级住宅区。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应为中高档住宅。E为别墅,高级住宅。(3)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答案: (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 靠近交通干线,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