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A卷)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根据氢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性质分析,在氢能的开发和利用中,需解决的课题有 ( )
①探索廉价的制氢气的方法 ②研究氢气燃烧产物的处理技术 ③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①和③
2.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
A.节约资源 B.控制人口数量
C.保护森林 D.提高劳动者素质
3.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又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能源,正是它们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在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你认为最合理的对策是 ( )
A.禁止使用煤和石油
B.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C.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
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
4.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 )
A.西南 B.东北 C.华南 D.华东
5.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如内蒙古,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则是“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跑过露脊梁”,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B.全球气温升高
C.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D.酸雨的影响
6.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所示),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一条如图乙所示的观光小路。对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从生态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
B.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类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
C.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
D.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影 (第6题图)
响该地的环境,所以无需考虑
7.当年,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这在我国突出表现是 ( )
A.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气候恶化
C.植被破坏、生物种类减少 D.上述各项都是
8.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B.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利用的项目分别是季节性放牧、建造人工海藻林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
D.在物质循环上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9.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中的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10.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采取“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两项措施的主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11.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下面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为346毫米),你认为哪类地表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 )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千克/亩)
4
6.2
238
450
A.林地 B.草地
C.作物地 D.裸地
12.煤的主要成分是 ( )
A.碳 B.硫
C.氧 D.氢
13.下列能源中,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
A.石油 B.天然气
C.江河水流能 D.核能
14.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现在竟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黄河流域 ( )
A.连年战争 B.地震不断
C.过度开垦 D.蝗灾泛滥
15.环境保护的两大重要内容是 ( )
A.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 B.治理“三废”和植树造林
C.减小城市规模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D.封山育林和保护野生动物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在分裂或者聚合时释放的能量叫做核能
B.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可以使其发生裂变获取核能
C.核电站里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原子弹发生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也是可以控制的
17.如右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的消费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 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第17题图)
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
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
18.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 ( )
A.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B.在郊游时,应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C.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
D.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能继续使用
19.“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下列选项中不利于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是 ( )
A.煤和石油的开发、利用 B.氢气燃料的开发、利用
C.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D.风能的开发、利用
20.根据“世界人口增长图”,你认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世界人口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
B.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在缩短
C.与20世纪相比较,19世纪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
D.19世纪之前人口并没有增长
21.我们倡导“低碳生活”, (第20题图)
“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22.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第22题图)
二、填空题(23—2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3分)
23.___ _能是远古人类唯一的能源,___ _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24.太阳能把地面的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___ _能;空气流动成风,又转化为
___ _能;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___ _能;古代植物在地质变迁中变为煤、石油、天然气,转化为这些燃料的___ _能。
25.核能是指______ ___ __,它的获取途径有两条,即___ _和___ _。
26.核裂变是指用___ _轰击___ _获取核能的途径。
2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希望通过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使人们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发展的积极行动者,使全人类拥有一个安全而繁荣的未来。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___ ____ _”,以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
28.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热点,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核污染更是全人类高度警惕的问题,继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后,2000年8月12日,质量为m=l.4×107 kg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引起挪威生态保护组织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核裂变和核聚变是大量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潜艇中反应堆的核能是通过___ ____获得的。
29.利用某地人口统计数据可以椎断人口的增长趋势,下表是3个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统计结果。
年龄组(岁)
A 地区(%)
B 地区(%)
C 地区(%)
0—10
30
10
5
11—20
25
15
5
21—45
30
35
35
46—60
10
25
35
61 以上
5
15
20
总计
100
100
100
(1) 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在今后20年内,人口最有可能快速增长的地区是___ _。
(2) 2005年1月6日凌晨,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诞生,这比当初的预期整整推迟了4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减缓主要得益于多年来实行
这一基本国策。
30.如图是1995年与2001年世界能源消耗情况。由图可知,世界能源的消耗呈 趋势(填“增长”或“减少”)。请你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
(第30题图)
三、综合题(31题8分,32题8分,33题8分,34题9分,共33分)
31.电力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目前,我国城乡主要依靠燃煤供电。
(1) 一个年发电量为30亿千瓦时的燃煤发电厂,每年需要燃烧约140万吨的原煤(含硫的质量分数约为1%)。这样发电厂每年约向大气中排放多少SO2 ?
(2) 燃煤过程中大量释放的SO2 会导致 的出现,而水力发电取源于可再生能源,能减少环境污染。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_ ___。
(3) 受大旱等影响,目前水力发电也面临严峻挑战。你知道还有哪些电力资源可以开发利用?请举出两例:___
_。
32.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该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颢.
(第32题图)
(1) 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 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各种有害元素0~30cm层含量低于30~60cm层含量
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3)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
33.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这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33题图)
(1) 如图甲是2002年我国与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差异是 ____ 。我国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空气SO2 的含量,采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r2 + 2H2O + SO2 ==== H2SO4 +2HBr
(黄色) (无色)
实验中,当观察到 ,应立即停止通入空气。
(2)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如图丙是1998年我国东、中、西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占全国的比例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能源相对短缺的是 __地区。为了达到区域发展与能源资源间的平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出了许多重大建设工程, 试举一例:_ ___。
3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源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付诸行动,节能减排已成共识。
(1)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标准的是 。
A.少乘电梯、多走楼梯 B.多用洗衣机洗衣服,少用手洗
C.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看完电视关掉电源,不让其处于待机状态
(2) 研究表明,利用垃圾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每燃烧1吨生活垃圾可以发电225千瓦时。这样既处理了垃圾,又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位于我市和孚镇的垃圾发电厂有2台功率 均为7.5×103千瓦的发电机组。若这些机组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则一天可以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第4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A卷)
一、1.D 2.D 3.D 4.A 5.C 6.C 7.D 8.D 9.D 10.D 11.A 12.A 13.D 14.C 15.A 16.D 17.A 18.C 19.A 20.D 21.D 22.C
二、23.太阳 矿物
24. 内 机械 化学 化学
25.将原子核分裂或者聚合时释放的能量 核裂变 核聚变
26.中子 原子核
27.沙漠和荒漠化
28. 核裂变
29. (1)A地区
(2)计划生育
30.增长 人离开立即关灯等
三、31.(1)解:设每年约向大气中排放S02质量为x。
煤中含硫的质量为:
1.4×106×1%= 1.4×104(吨)
S + O2SO2
32 64
1.4×104吨 x
32︰64=1.4×104吨︰x
x=2.8×104吨
答:每年向大气释放S02约2.8×104吨。
(2)酸雨 势能→动能→电能
(3)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32.(1)有机物或A
(2) B
(3)分类收集;分类回收;制成肥料;制沼气;垃圾发电;回收废电池;不乱扔垃圾;加强科研,提高垃圾利用效率等。
33.(1)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世界的主要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气 瓶中液体由黄色变为无色
(2)东部 西气东输
34. (1) B
(2)2台机组一天的发电量为:W= Pt= 7.5×103千瓦×2×12小时=1.8×105千瓦时
一天处理垃圾的质量为:1.8×105/225 = 800(吨)
答:这些机组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则一天可以处理800吨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