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滚动检测(八)
[测试范围:3.5~3.8 时间:3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 )
A.CO2、O2、N2
B.SO2、NO2、CO
C.CH4、CO2、SO2
D.CO2、N2、CO
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
B.用澄清的石灰水
C.观察其溶解性
D.测量它们的密度
4.如图Z-8-1所示装置,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注: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的影响)( )
图Z-8-1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5.下面是某科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更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6.下列措施与其环境保护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
B.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C.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酸雨的形成
二、填空题(共55分)
7.(9分)如图Z-8-2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Z-8-2
(1)甲图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
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
(3)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细胞之间的液体
8.(16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其他生物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如图Z-8-3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
图Z-8-3
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____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3)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菜农不宜在蔬菜大棚内过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Z-8-4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图Z-8-4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光合作用释放出________。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10.(15分)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Z-8-5是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据图,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Z-8-5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得氧气;在化学实验室我们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15分)
11.如图Z-8-6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图Z-8-6
(1)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
(2)15
min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瓶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
1.B [解析]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目前量多且危害严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B 3.A 4.A
5.D [解析]
人体的呼吸使人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氧气,所以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的浓度会降低,不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6.D
7.(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C (3)B
[解析]
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甲是前者、乙是后者。气体交换都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这种现象叫作扩散。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
8.(1)叶绿体 有机物 氧气
(2)①光照强度 ②二氧化碳的浓度 (3)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 (4)大棚内蔬菜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合理即可)
9.(1)甲、乙 (2)氧气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4)遮光(黑暗) 左
10.(1)呼吸作用;燃烧
(2)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同样的两瓶内各放一只昆虫,将其中一个瓶子密封,另一个敞口,观察现象
验证燃烧:将可燃物放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再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熄灭
(3)空气冷冻分离 2H2O22H2O+O2↑
11.(1)吸收O2的速率 (2)左升右降 (3)对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