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哪里去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重点探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汽化现象。是本单元知识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小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水在常温下能蒸发,并且蒸发时要吸热,能够了解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并能用正确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大胆猜测、实验验证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水到哪里去了》第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生经历探究过程,通过观察、猜测、实验、讨论、交流来完成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呵护学生科学探究的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蒸发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水蒸发时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用具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温水、湿布、烧杯等教具、学具。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首先做一个小实验,找一名同学用湿布快速的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水”字,让学生们亲自观察到:字慢慢消失了。此时我追问同学们:“那水到哪里去了?”于是自然的引出课题(板书:水到哪里去了)。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突出重点:
首先给学生们出示日常易见的图片(水坑中的水,晒在外面的衣服和粮食),回顾上一环节中的小实验,围绕蒸发的概念,提出问题:
1、水变成什么物质跑掉了?2、水跑到哪里去了?3、水是怎样跑掉的?
此刻让学生充分、交流。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及沸腾能使水变成水蒸气,所以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是能知道水在常温下能蒸发的。
突破难点:
为突破蒸发要吸热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层面的活动:
活动一:初步感知,大胆猜测
让每个学生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上或手背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接着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充分的交流这种感觉,分享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新体验,当学生们说出抹温水后感觉会比较凉时,这时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结合上节课所学习的水在沸腾时要吸热,学生们猜测到水蒸发时也要吸热。
活动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为了验证蒸发吸热这一科学现象,我在教学中设计活动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引导学生们做一个对比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分别记下当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水中浸泡一下,取出并仔细观察两只温度计,它们的示数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在动手操作实验前,可以让学生们先猜一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试验验证打下基础。在实验中学生会很明显观察到,被浸湿的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会下降,这充分验证了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板书:吸热)
三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是检验科学的最好方法。我用课件直接出示生活中的事例(图片),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这些现象,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蒸发时要吸热,完成了从学得知识到知识内化过程,同时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谈谈感受。
六、说板书:
水到哪去了
蒸发
水——————————水蒸气
吸热
这样的板书简洁、一目了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
七、小结
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认识规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我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采用了:引导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对比实验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希望老师给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