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
水
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用湿布擦完黑板,水不见了。是由于水(?
?)了。
A.蒸发?
?
?
?B.凝结
2.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A.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空气的温度就会下降
B.雪融化时会释放冷气
C.雪在融化时温度是不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出了问题
3.一桶水比一杯水能溶解的白糖多,这是因为(?
?)。
A.白糖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B.白糖在一小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C.白糖在一桶水和一小杯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大
4.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
?
?B.把糖块切碎?
?
?
?C.切碎糖块并搅拌
5.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
?)。
A.食盐
?
?
?
?B.沙子
?
?
?
?
C.红糖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用(?
?
?
)方法可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用(?
?
?
)方法可以分离食盐与水,溶液中的食盐(?
?
?
)随水分一起蒸发掉。
2.食盐能够(?
?
?
)在水中,也能从水中(?
?
?
)出来,因此,食盐溶于水的过程是一个(?
?
?
)的过程。
3.水的状态是液态的,冰、雪是(?
?
?
)的水、水蒸气是(?
?
?
)的水。
4.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
?
?
)进行分离,然后用滤纸(?
?
?
),把沙分离出来。
5.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
?
?
),通过(?
?
?
)和(?
?
?
)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物质溶解于水后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
2.水结冰是因为受热了。(
?
)
3.冬天里天空下的雪花是固体状态的水。(
?
)
4.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液体。(?
?)
5.冰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题。
云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
??????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
露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霜
??????低空的水蒸气在零度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雪
??????高空的水蒸气在零度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根据你对水蒸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1题,共5分)
1.智慧问答
炎热的夏季,人们经常会往地面上洒一些水,这会让人感到凉快一些,你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
1.格陵兰岛在一天内融化了20亿吨冰
一项全球变暖研究警告称,气候变化正在加速格陵兰岛冰盖的迅速恶化,其速度至少比之前认为的快4倍。NASA表示:“自2002年以来,格陵兰岛冰盖每年大约损失2810亿吨。”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上升,格陵兰岛冰盖的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日益增多的冰川融化可能会对全球沿海地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纽约和迈阿密等城市将首当其冲受到损害。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是各国必须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影响格陵兰岛冰盖融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人类必须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科学小组的同学想了解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们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下数据。
(1)第1组、第4组选择水量为(?
?
?
)毫升;第3组、第6组选择水量为(?
?
?
)毫升。
(2)根据水量,对比每组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量,我们会发现第(?
?
?
)组的数据是错误的。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当时情况下,
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
?
?
)克食盐、(?
?
?
)克小苏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二.填空题
1.过滤;蒸发;不能
2.溶解;分离;可逆
3.固态;气态
4.水;过滤
5.水;过滤;蒸发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空气中有水蒸气;水蒸气是水蒸发而来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变成水;温度的变化使得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六.简答题
1.在炎热的夏天,向晒得发烫的地面上洒一些水,水蒸发得很快,水蒸发时要吸热,地面的温度会降低一些,如果此时有风,湿度增大的空气很快被吹跑了,就不会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再加上地面温度的降低,人就会感到凉爽。
七.材料题
1.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
八.综合题
1.50;100;4;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