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第7课
陈 情 表
【我预习我达标】
一、基础积累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
(“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零丁孤苦
(“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3.常在床蓐
(“___”通“___”,_____)?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
闵
悯
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零丁
伶仃
孤独的样子
蓐
褥
垫子
(二)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
2.臣以供养无主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没有主人。
﹒﹒
﹒﹒
不能走路。这里是说柔弱。
没人来做。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_____
今义:①向上级报告;②刊登在报纸上。
优秀的人才
报答
﹒﹒
﹒﹒
5.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表时间、处所等所至的范围,相当于“到了”。
申诉(苦衷)。
﹒﹒
﹒﹒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①身心劳苦;②用于求人做事的客套话。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辛酸悲苦。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
﹒﹒
9.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10.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古义:_______
今义:洗澡。
指赴京就职。
蒙受。
﹒﹒
﹒﹒
11.郡县逼迫
古义:_______
今义:紧紧地催促;用压力促使。
12.拜臣郎中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
1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微小的火。
﹒﹒
催促。
尚书省的属官。
流星的光。
﹒﹒
﹒﹒
(三)一词多义
1.息
①晚有儿息(
)
②气息奄奄(
)
③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④长太息以掩涕兮(
)
名词,子
名词,呼吸
名词,气息
动词,叹息
2.除
①除臣冼马(
)
②为汉家除残去秽(
)
3.见
①慈父见背(
)
②见欺于王而负赵(
)
③图穷而匕首见(
)
动词,授予官职
动词,除去
助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对“我”怎么样
助词,表被动
出现
4.矜
①犹蒙矜育(
)
②不矜名节(
)
5.区区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②感君区区怀(
)
③秦以区区之地(
)
动词,怜惜
动词,自夸
形容词,拳拳
形容词,情意真挚
形容词,少的,小的
6.志
①舅夺母志(
)
②处处志之(
)
③吾十五而有志于学(
)
7.当
①当侍东宫(
)
②臣生当陨首(
)
③木兰当户织(
)
④安步以当车(
)
名词,志向
动词,做记号
动词,立志
动词,任、充当
副词,应该
动词,对着
动词,当作
8.以
①臣以险衅(
)
②臣具以表闻(
)
③谨拜表以闻(
)
④奉宣室以何年(
)
9.于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介词,因为
介词,用,凭借
连词,来
介词,在
介词,比
介词,向
10.则
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③木受绳则直(
)
④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
连词,表转折
副词,就是
连词,就
连词,或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含义
1.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_____
3.无以终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
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_____
6.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
7.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比一天
向上
使……得以终老
像犬马一样
远离
使上闻
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
﹒
﹒
﹒
﹒
﹒﹒
﹒﹒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
1.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祖母刘氏早已疾病缠身。
州官上门,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这样看来,我向陛下尽忠的日子还长。
4.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固定结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俘虏。
我没有祖母,就不能到今天。
二、内容感知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刻的情感。
【我博览我掌握】
一、魅力作家
以孝扬名李令伯
生平: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从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于是作《陈情表》。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成就:博览五经,尤长于《春秋左氏传》。《晋书·孝友传》将他列在首位,誉之“以孝谨闻”。
代表作品: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经典觅珠】
孝
道
名
言
1.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5.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7.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8.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二、探寻背景
以孝为托 保身远祸
司马氏集团灭蜀国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就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进而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
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据说晋武帝看了此表赞叹曰“密不空有名也”。感动之际,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而且赐给他奴仆,让郡县供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三、脉络梳理
四、内容概览
作者详尽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庭境况的困顿多舛以及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艰难处境,恳切地表达了为祖母尽孝的拳拳衷情,和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委婉地申述了自己不能奉召赴命的理由,恳切而又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的肺腑之情。
相关链接
1.文体知识
表:指“奏表”,又称“表文”,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各种名称,这类文字在汉代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都是著名的表文);“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另外还有“疏”,“疏”的本义是“逐条陈述”,是古代大臣进言陈事、议论朝政的一种文书。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皆为名著。
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2.文化常识
察 举 制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确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举 孝 廉
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举,荐举。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制服丧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按关系亲疏又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的亲族;小功,服丧五个月的亲族。“期功”亦用以指五服之内(关系较近)的宗亲。
东 宫
古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因为在皇宫东边,所以称为东宫。东宫亦借指太子。
乌
鸟
私
情
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鸟。人们因为觉得它不吉利而厌恶它,但是乌鸦却拥有一种值得人类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据说这种鸟在鸟妈妈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鸟妈妈的口中,回报鸟妈妈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鸟妈妈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比喻人的孝心,“乌鸟私情”亦为此意。
死
当
结
草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的一个故事说,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是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
一、阅读第一、二段,回答后面问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⑴既无
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⑵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
﹒﹒
﹒
﹒
﹒
﹒
﹒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
情,则告诉不许⑶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
﹒﹒
﹒﹒
﹒﹒
﹒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_____;衅:_____;夙:_____;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凶:_____。
(2)慈父见背
见背:___________。
(3)舅夺母志
夺:_________。
(4)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祚:_____;息:___。
﹒﹒
坎坷
祸患
早时
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不幸
弃我而死去
强行改变
福分
子
﹒﹒
﹒﹒
﹒
﹒
﹒
﹒
(5)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_____;疾病:_____________;
蓐:______________。
(6)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_______;奉:_____;沐浴:___________;
清化:___________。
(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猥:__________________;
微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切峻:__________;逋:_____;慢:___________。
缠绕
古义多指重病
通“褥”,垫子
及、至
承奉
古义是蒙受
清明的教化
自谦之词,犹“鄙”
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急切,严厉
逃脱
怠慢、轻慢
﹒﹒﹒
﹒﹒
﹒﹒
﹒﹒
﹒﹒
﹒
﹒
﹒﹒﹒﹒
2.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察、举:西汉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推行的一项官吏选拔制度,主要是中央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品行对个人进行推举和征召。
B.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这里指优秀人才。
C.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
D.洗马:是古代官名,即太子冼马。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
3.下列对课文第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以“险衅”“闵凶”备述孤苦,层层叙述,极言凄苦,落在“未曾废离”上,为下文表达主题蓄势。
B.开头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在全段中起到铺垫作用。为下文写父丧母嫁、零丁孤苦、祖母年迈卧床不起等内容做了铺垫。
C.本段用“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词语生动地表现李密身世的悲苦。
D.本段从纵横两方面可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4.第二段中全都属于表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一项是
( )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幼年经常生病,九岁还很柔弱,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
在外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无依靠地独
自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我想奉命急速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暂时迁就自
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
二、阅读第三、四段,回答后面问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⑴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
﹒﹒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
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⑵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
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伏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在故老 故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远:___________________。
(4)听臣微志 听:___________。
﹒﹒
﹒﹒
﹒﹒
﹒﹒
﹒
俯伏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
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古义是“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准许、成全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郎署:代称皇帝的宿卫侍从官。李密在晋朝曾任郎中和尚书郎。
B.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C.犬马:谦辞,指臣子对君主的自喻,以犬马自比,表示忠诚、甘愿服役奔走。
D.结草:是春秋时期一老人战场上结草报恩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人应知恩图报;也告诉我们,好人必有好报。
8.下列对文章第三、四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
B.作者说他当初仕蜀是希图官职显达,并不考虑名誉节操。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相依为命。
D.选段以议论与抒情为主,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令人读来叹息不已。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俘虏,极其卑微和浅陋,却受到过分的提拔,
恩命优厚,我怎敢犹疑不决,有非分的愿望呢。
我的辛酸悲苦,不单是蜀地人士和太守逵、刺史荣所看见和明明白
白知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我理解我鉴赏】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作用
总摄全段,并且奠定了文章的悲凉基调
内容
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年幼多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2.作者在第二段叙述了哪些“沐浴清化”的内容?
3.“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新朝建立,在蜀朝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是他的一个“历史污点”,为什么李密反要在表章中不避嫌疑,直陈此事?
4.用文中语句回答,作者的“孝”表现在哪里?
5.李密是从哪些方面来打动晋武帝的?
6.本文陈情时做到了融情于事,请简要分析。
叙 事
抒 情
自己的家世坎坷,祖母年老,难以废远赴命
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
自己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少仕伪朝,今过蒙拔擢
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晋武帝的忠敬之情s
总结:无论是抒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还是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晋武帝的忠敬之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我实践我飞跃】
学习《陈情表》后,请就“忠”和“孝”二者关系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110字以内。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观点一:“忠孝两难全”,我觉得应先尽孝,后尽忠。理由是“尽忠之日长,尽孝之日短”。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百善孝为先,做人首先要尽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观点二:自古以来,为人臣子,精忠报国;作为儿女,恪守孝道。二者都是人们所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古语有云:“忠孝两难全。”当你涉足朝野,一身政务,必然会顾及不到家人,此时应当舍小家,顾大家。我还是觉得应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同时也要心系家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岁
暮
到
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
寒衣针线密②,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③,不敢叹风尘④。
【注】①及辰:及时。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②寒衣针线密: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低回:迟疑徘徊,扪心自问。愧人子:有愧于自己做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④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辛苦。
【赏析】首联一个“喜”字,包含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关怀、怜爱、思念和期望。颔联极力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和思念: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的思念和关怀。颈联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尾联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因此“不敢叹风尘”,自然也蕴涵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味。
晒 旧 衣
[清]周寿昌
卅载绨袍[注]检尚存,
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逢不忍轻移拆,
上有慈亲旧线痕。
【注】卅(sà):三十。绨袍:丝质的长袍。
【赏析】诗人翻检旧衣时,发现母亲三十年前为他缝制的一件丝袍。由于年深日久,又曾穿过,绨袍的领子和襟袖已经破旧,如今睹物思人,似乎感到母亲的“余温”尚存。由于领襟已破,诗人将绨袍晾晒之后,自然想缝补一下,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忍轻易拆换,因为“上有慈亲旧线痕”。这首诗,以小见大,托物抒情,深挚婉转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感人肺腑,令人唏嘘。
这两首诗都以“至爱亲情”为描写对象,其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岁暮到家》主要写慈母之爱抚,春晖之无尽,并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晒旧衣》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以小见大,托物抒情。
?
?
?
?
【甲】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蔽舟系柳阴下。舟虽蔽,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选自《孝丐》)
【乙】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氵曳氵曳!”遂为母子如初。
(选自《左传》)
【培优训练】
1.(审美鉴赏与理解)阅读【甲】【乙】两篇短文,结合《陈情表》,选出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
A.三篇文章都体现了孝道之心,但《陈情表》还有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B.孝丐跟颍考叔做到了先母后己,尽自己所能满足母亲生活所需。
C.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D.无论君王还是布衣,都有至爱亲情,除满足物质需求外,还要尽量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孝丐的孝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把储存的食物留给母亲吃;小舟很干净;等母亲吃的时候,他就唱歌,表演儿戏,使母亲高兴,等母亲吃完了才做别的。
3.(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于郑庄公“黄泉相见”的做法你是怎么看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观点一:在盛怒之下,庄公发誓不与母亲见面,但很快又后悔了。他为了见母亲,又不违背自己的誓言,便掘开地面见母亲。这种仁义孝道,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传统美德吗?
观点二:何必跟自己的母亲斤斤计较,尽管姜氏对庄公不好,但也不能立下毒誓并关押自己的母亲,好在庄公及时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