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 空气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 空气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7 12: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
空气
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
)。
A.空气
B.水
C.沙子
2.做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时,要在杯子底部粘上一个纸团的原因是(
)。
A.判断杯子底部是否被水浸湿
B.判断杯子底部是否有空气
C.看着好看
3.下列物体中靠风力工作是(
)。
A.帆船
B.篮球
C.电风扇
4.下列需要借助空气来完成的事是(
)。
A.呼吸
B.燃烧
C.以上都是
5.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
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
C.气球完全不能被吹大
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气球能被吹大,说明了空气能(
)。
2.空气存在于(
)地方,水中冒的泡就是(
),空气流动形成了(
)。
3.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物质有(
)、(
)、(
)。
4.体积相同的空气、水和石头相比较,(
)最轻。
5.悬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的“纸蛇”,是(
)流动产生的力量让它转动的。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

转动。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捕捉它们。(

2.水和石头有质量,空气质量很轻,可以忽略不计。(

3.我们生活在空气当中。(

4.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存在于空中、泥土里、水中。(

四.连线题(共1题,共14分)
1.把下列各种物品与对应的物体状态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4题,共26分)
1.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可以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说明。
2.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如下图所示),出现的怎样的实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请你说一说你对空气的认识。
4.自然界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七.综合题(共2题,共15分)
1.中国古代著名的“孔明灯”就是热气球的最早维形。孔明灯起源于三国时代,由诸葛亮(孔明)首创。当时为了在城内传递军情,利用热气球原理制成孔明灯,用于联络,这是现今世界上热气球的先驱,也足以体现中国古人高超的智慧。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


2.“孔明灯”最早是用来传递军事信号的。


3.孔明灯利用了空气被压缩的原理。


2.果果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简易天平,他想用这个简易天平来测空气的质量。于是他还准备了一个大的塑料袋和打气筒,以及其他一些材料。
1.下列不同的天平状态中,果果可以直接使用的是(
)。
A.向左倾斜
B.平衡状态
C.向右倾斜
2.果果把打气筒口堵住,用力推动打气筒,发现打气筒像个弹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
),而且(
)。
3.果果将充了气的塑料袋放到简易天平的左边,将没有充气的塑料袋放到简易天平的右边,他发现天平向(
)倾斜,这说明(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C
5.B
二.填空题
1.占据空间
2.各个;空气;风
3.自制小天平;气球两个;铁架台
4.空气
5.空气;停止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空气有质量;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因为空气中的分子之间有间隙
六.简答题
1.瓶中装半瓶水,用橡皮泥把两根吸管密封在瓶口处,一根吸管插入水中,另一根吸管不接触水,然后对着没接触水的吸管吹气,使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另一根吸管流出来。
2.答:纸巾不会湿,原因是杯子里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
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流动性,很轻,能占据空间。
4.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七.综合题
1.×;√;×
2.B;压缩;压缩有弹性;左;空气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