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 在世界影响面广。
想一想: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做“唐人”,而且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聚居的地区称“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这是为什么呢?
悉尼唐人街
618年 李渊 长安
一、唐王朝的建立
看课本,思考并找出: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隋末农民起义,
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
NEXT
隋朝的灭亡
滥用民力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死者十之四五。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匹。……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七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
隋朝的灭亡
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万、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句丽大败,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业九年,再征高丽。因礼部尚书叛乱,隋炀帝迅速撤兵。
大业十年,三征高丽。高句丽遣使请降。
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首发地)
翟让、 李密瓦岗军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1、唐太宗即位
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公元626-649年在位,年号“贞观”。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2、唐太宗的用人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你还知道哪些唐太宗手下的名臣?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秦叔宝
杜
如
晦
李
靖
程
咬
金
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
唐太宗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兼收并用。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
虚心纳谏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
魏 征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
最贤慧的女人
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
长孙皇后
当今社会流行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慧的女人。
课堂讨论: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是大家认可的好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国力强盛。这些都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吗?为什么?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我们应该学习唐太宗的宽宏大量,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学习长孙皇后的贤慧。学习魏征的诚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三、贞观新政
2、“贞观新政”主要内容:
1.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2. ①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②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3. 修改法令,订立《唐律疏义》
4. 完善科举制
吏部
皇 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唐 朝 三 省 六 部 制
起草政令
执行
审核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三、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1)、唐太宗为什么能够从谏如流,知人善任?这对唐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唐初为什么能出现“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治世?你是如何看待“贞观之治”的?
(3)、你对唐太宗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如何评价唐太宗。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2、唐太宗的用人——
3、唐太宗的纳谏——
三、贞观新政
1、形成的原因:
2、推行革新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法律上:
3、结果:
公元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修改法令,订立《唐律疏义》。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B
C
随 堂 练 习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我眼里的唐太宗”系列活动
唐太宗准备参与“评选十大杰出帝王”的活动,请你为他准备一份推选材料。
活动一:评选十大杰出帝王
活动二:我为太宗制作求职简历
请为唐太宗做份个人求职简历,内容包括:
1、姓名、年龄(599—649)、求何职
2、个人经历
3、曾经取得的成绩
4、缺点和不足
《历史长河中的明君》
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是历代君王中杰出的代表。他以民为天,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他虚心纳谏,开创了以人为镜的先河。他就是与唐帝国辉煌盛世同时名垂青史的伟大帝王——唐太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鉴,明得失。”这是他留下的千古名句,也是他治理国家的诀窍。他就是一面明镜,映射出中华五千年文明一段最辉煌的历史!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
学生表演历史剧:
1、地点:朝廷大殿上朝时
角色:唐太宗、魏征和文武百官
2、地点:后宫内
角色:唐太宗和长孙皇后
*
告诉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完毕,将组织一个关于“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小型辩论会,由正反两方面展开辩论。
正反方辨题:
正方: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没有唐太宗便没有“贞观之治”。
反方:唐太宗充其量不过定位中才,没有唐太宗“贞观之治”照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