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1、2单元填空题【试题】【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1、2单元填空题【试题】【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15 19:3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单元填空题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唐时期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1、581年,杨坚 建立隋朝,年号开皇。589年,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
4、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P5示意图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一个中心: 洛阳 两端:北抵 涿郡 ,南至 余杭
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由北向南连接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
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P6 ①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618年, 李渊 (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 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 贞观 。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 魏征 。
6、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⑴轻徭薄赋 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三省六部制 ”。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编订《 唐律疏议 》。
(4)、完善科举制度
7、“三省六部制”中的 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最后交 尚书省 执行
9、《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10、 唐太宗 (李世民) 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 武则天。
2、武则天的统治史称“ 贞观遗风”,使唐朝的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 统治前期,唐朝进入 全盛时期 时期。
唐朝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 曲辕犁 和 筒车。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 科举制度 。(注: 隋朝创立科举制)。科举制是指通过 分科考试 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科举制的内容:P20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明经 和 进士 。
人们普遍推重 进士 科。
在唐朝, 饮茶 风俗风靡全国, 骑马 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东突厥聚居的地方设立 都督 府 ,西北各部少数民族尊称 唐太宗 为“天可汗”。
松赞干布统一蒙古高原, 唐太宗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2、 唐玄宗 时,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 。
4、在 唐太宗 时期,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玄奘。
5、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以前往天竺取经的 玄奘 为人物原型的。
7、唐朝都城 长安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东市 与 西市 是长安城的两大商业区。
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唐朝 初年,人们发明了 雕版印刷术 。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 金刚经 》。
唐初著名的 炼丹家和医药家 孙思邈 在他的《丹经》 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唐末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朝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隋朝 工匠 李春 设计的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 平拱桥的先河。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 李白 和 杜甫 。 李白被称为“ 诗仙 ”。 杜甫被称为“ 诗圣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
唐太宗 创作的《秦王破阵乐 》和 唐玄宗 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很有名。
隋唐时期的 敦煌莫高窟 所藏艺术珍品(塑像与壁画)是中外文交流的瑰宝,主要以 佛教 故事为主。敦煌壁画中的 飞天 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补充重要知识点:
1、 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两个制度都是在隋朝开创, 唐 朝完善的。
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① 遣唐使 来华交流;② 玄奘到天竺取经,
③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④ 长安 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3、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① 唐太宗 被西北各部尊称为“天可汗”;②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
一、唐朝经济繁荣
1、唐朝盛世(治世)局面有: 唐太宗 时期的贞观之治、 武则天时期的贞观遗风、 唐玄宗 前期的开元盛世。
4、贞观新政的内容(或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P10(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改革。(2)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3)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4)法律上:编订《唐律疏议》。
二、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实行 对外开放 的政策。
例题:唐朝开放的表现有哪些?
国内: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对外:中日文化交流(遣唐使、鉴真东渡)中印文化交流(玄奘西行)
三、唐朝的民族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实行 开明 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①唐太宗被西北各部尊称为“天可汗”;②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辽、西夏、金、宋朝 特征:政权并立、民族融合,类似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1、960年, 赵匡胤 (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 (东京,今河南开封)。
2、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 (辽太祖)建立 契丹 政权(后改国号为 辽)。
3、1005年, 宋辽 之间订立和议: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历史上称为“ 澶渊之盟 ”,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
4、1038年, 党项 族首领 元昊 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
5、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送给西夏“ 岁币 ”。
6、北宋和辽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和约共同点是:北宋每年送去岁币给辽和西夏。
7、澶渊之盟、宋夏和约的意义(作用):结束战争,维护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
8、北宋与辽、西夏在边境开设 榷场 ,进行商品贸易。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1、1115年,完颜 阿骨打(金太祖)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
2、1125年金灭辽
3、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 靖康之变 ”。
4、1127年, 赵构 (宋高宗)在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 (今杭州),史称 南宋 。
5、著名抗金英雄岳飞带领“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兵临安,取得大捷。
6、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南宋送给金“岁币”。
7、1125年金灭 辽 ,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因此南宋与金不能同时并立。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两宋)
1、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2、两宋时期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 南宋 成为定局,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太湖 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北宋前期 四川 地区出现的“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关子 ”“ 会子”等纸币。P书本67交子图
5、宋代人从越南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占城稻 。
6、宋朝在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 蕃坊 ”并设“蕃学” “蕃市”。
7、在 广州 、杭州等地设置 市舶机构 ( 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8、宋代海外贸易东到朝鲜 、日本,西至 阿拉伯 半岛和 非洲东海岸。
9、南宋时期,福建 泉州 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宋代城市风行蹴鞠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
2. 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 坊郭户 ,是城市居民的主体。
3、宋朝开国后实行 重文轻武 的国策。
4、宋代统治阶级包括 皇室、官僚、地主。
5、宋朝的社会主体是士农工商(即四民)①士指士人即读书人 ,官僚的后备军,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②农指农民包括拥有少量田产 自耕农 、 半自耕农 和没有土地的 佃户。③工指手工作坊的 工匠,人身相对自由。④商指商人, 宋朝 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做官,地位有所提高。但商人居于士农工之后。
6、宋代民间最重视的三大节是: 元旦 、 寒食 、冬至。
7、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 1206年,铁木真 被推举为蒙古族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实行军政合一 的国家体制.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1279年,元统一了全国
3、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 中书省”是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或行省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4、元朝在西藏设置宣政院说明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5、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抗元将领是文天祥。
6、元朝时,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 司农司”。忽必烈诏令司农司编写《 农桑辑要 》。
7、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8、元朝提倡 儒学 ,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 国子学 。
10、中国在古代指内地、中原地区、华夏族和汉族居住的地区或指 中原王朝 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的简称,是从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
12、元朝 是第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
13、 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
14、形成了新的民族—— 回族。 15、实行 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第15、16课 科技成就、宋元文化
1.北宋 时期, 毕昇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四百多年。
2.元代黄道婆从海南岛 黎族 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黄道婆故乡 松江地区 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3、宋代,人们发明了指南针。指南针开始应用于 军事上 。南宋时,指南针经由 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5、 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上, 宋 朝火药广泛运用到军事上
5.北宋 司马光 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通史。按 年月日 (时间) 顺序记述了从 战国 至 五代 年共1362年的历史。
7、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 关汉卿 ,其代表作是《 窦娥冤 》。
16、北宋画家 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是 风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