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我预习我达标】
一、词语积累
1.易混辨析
(1)辖制·挟制
相同点
都有“控制”之意。
不同点
“辖制”指管束;控制
“挟制”指依仗势力或抓住别的弱点,强使服从。
从词义范围来看,“辖制”的适用范围要大
(2)以致·以至
相同点
读音相同,都作连词,连接分句,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二者都表示上文所说情况导致的结果
不同点
①二者在连接分句时,表示的结果不同,“以致”多表示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而“以至”只表示产生的结果,无好坏之分。②“以至”还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有递进意;“以致”无此用法
(3)不止·不只
不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不但;不仅。
(4)声明·申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声明的文告。
申明:郑重说明。
(5)怂恿·鼓励
怂恿:带有贬义色彩,指鼓动、煽动别人做坏事。
鼓励:带有褒义色彩,指激发勉励,勉励别人积极向上。
2.易错识记
(1)六神不安:形容人心绪慌乱或心神不宁。六神,古人指主宰心、肺、肝、肾、脾、胆六脏的神,泛指心神。
(2)一清二楚:十分明白、清楚。
(3)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4)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5)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6)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7)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也说无精打采。
(8)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9)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10)平心静气:心态平和,态度冷静。
(11)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
(12)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3)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慌乱,思绪纷乱。
(14)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二、词语运用
1.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在横线处。
(1)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被人_____,但是,我们不能让人家抓住把柄,处处受
人_____。(辖制·挟制)
(2)张某因_____他人酒后驾车,成为翔安区首个“酒后未开车被判刑”的危险
驾驶罪共犯。(怂恿·鼓励)
辖制
挟制
怂恿
(3)①代表既得利益的保守势力对他围追堵截,逼得他无路可走,_____这场号称
“改革”的小小改良很快就夭折了。②如今人们已经不仅能够预知几天的,而
且能够预知几个月_____几年的天气趋势。(以致·以至)
(4)“拿命拍照”的现象_____发生在青海的这条“网红公路”上。(不止·不
只)
(5)此前中国政府已发表严正_____,向全世界_____了鲜明的立场。(声明·申明)
以致
以至
不止
声明
申明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某中学制定了《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广大师生只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敢
越雷池一步。(
)
(2)部队的训练是艰苦的,每天5公里的长跑让他的双腿战战兢兢,几乎站不
稳了。(
)
√。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
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
子。此处望文生义,错误地把成语理解为“双腿打颤”。
﹒
﹒
﹒
﹒
﹒
﹒
﹒
﹒
﹒
﹒
﹒
(3)我们到医院看望他时,只见他刚下手术台,双腿打着支架和石膏,安然无恙
地向我们微笑。(
)
(4)庆祝建校80周年的文艺晚会隆重举行,校友、来宾以及在校师生都感到
大快人心。(
)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
受到任何损伤。此处不合语境。“双腿打着支架和石膏”,并非“无恙”。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用
错对象。本句描写对象是校庆时校友、来宾及在校师生的心情。
﹒
﹒
﹒
﹒
﹒
﹒
﹒
﹒
三、语基训练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注音、书写以及成语运用的正误,错误的进行修
改。
房里又热又闷(mēn),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
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兢兢业业,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
贼溜进来。他通霄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彩,脸
色苍白。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zènɡ
è);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答案:“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应改为“战战兢兢”。“通霄”应为“通宵”。“没精打彩”应为“没精打采”。“憎恶”应读zēnɡ
wù。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读《儒林外史》,我们可以发现古时候的官员与现在有诸多类似。他们的一
生,是竭尽全力往上爬的一生,是作威作福的一生,更是 的一生。?
②人们对一些人的飙车行为早已忍无可忍。此次武汉警方及时出动,大举追堵逼
停飙车团伙,查扣相关车辆,真是 。?
③会上大喊廉洁口号,背地里却对下属的礼品来者不拒,这位所谓的 台
上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A.六神不安 弹冠相庆 梁上君子
B.小心谨慎
大快人心
正人君子
C.六神不安
大快人心
梁上君子
D.小心谨慎
弹冠相庆
正人君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别里科夫的悲剧,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而且是他个人的悲剧。
B.《我是海鸥》延续了契诃夫的经典名剧《海鸥》中对爱情和艺术的思考,为中国文坛和学界对契诃夫文学遗产献上了一份厚礼。
C.出现别里科夫这类人的主要原因,是沙皇反动专制的统治所造成的。
D.作为小说家的契诃夫是被中国读者熟知的,趋炎附势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迂腐可笑的“套中人”别里科夫,早已深入人心。
4.下列内容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B.契诃夫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个是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C.别里科夫已经成为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政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D.《装在套子里的人》极其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
四、内容感知
1.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
“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B.别里科夫是众多“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代表,是因循守旧、畏首畏尾、
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C.作品描绘出一幅当时丑陋的社会生活画卷,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密探机构沙皇
专制制度。
D.契诃夫用深奥的语言描述了别里科夫的行为及内容,轮廓清晰、秩序井然。
2.别里科夫都有哪些类型的“套子”?具体内容是什么?
“套子”类型
内容
衣着
(1)雨鞋、棉大衣、竖起的衣领、黑眼镜、羊毛衫
用具
(2)雨伞、伞套、表套、小刀套、棉花、车篷
生活习惯
(3)卧室像箱子,床上挂着帐子。被子蒙着脑袋,关紧门
职业
(4)希腊文教师
思想
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凡是遇到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
论调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我博览我掌握】
一、魅力作家
19世纪俄国最后一
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巨匠
生平: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
倒闭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
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成就: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代表作品:早期作品有《假面》《变色龙》《胜利者的胜利》《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苦恼》《风波》《万卡》等。1890年从库页岛回来后,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加深刻,代表作品有《第六病室》。晚年,契诃夫致力小说和戏剧创作,小说有《农民》《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剧本有《万尼亚舅舅》《樱桃园》,这时的作品洋溢着乐观主义情调,对新生活充满信心。
【经典觅珠】
契诃夫名句集锦
1.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
2.读书大有好处!好处大得很呢!您读了书,就会立刻觉得您的眼界大不相同。
3.人没有信仰,就成了行尸走肉。
4.人类把历史看成战斗的连续,为什么呢?因为直到今天,他们还认为斗争是人生的主要东西。
5.才能的被人认识不仅要靠才能的质量,而且也要凭才能所成就的数量。
6.真正的天才是常常隐藏在群众里面,绝不挤向人前去露脸的。
7.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
二、探寻背景
严酷的专制难以禁锢革命风暴
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俄国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
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
俄国,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
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
氛。在这种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
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
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本文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
象。
三、相关链接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是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契诃夫等。
四、脉络梳理
五、内容概览
本文通过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刻画了主人公别里科夫典型的套中人形象,揭示了沙皇严酷统治所造成的僵死、腐朽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创建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我理解我鉴赏】
目标一:分析小说情节安排技巧
1.这篇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事手法和叙事角度?
2.别里科夫“恋爱、婚事”这一部分篇幅很长,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目标二:把握别里科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3.医者仁心,假如你是一位医生,请为别里科夫诊断一下,并为其填写一张“病历表”。
4.课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找出典型的句子并分析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试填写下表中空缺部分。
典型描写的句子
描写手法
人物形象分析
(1)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语言描写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
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
看得出来他病了。(文章第
18段)
(3)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
﹒
﹒
“这是怎么回事?或
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
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
行车还成体统吗?”(文章
第14段)
表现了别里科夫落后保
守顽固,不敢接受新事物的
性格特点。
动作描写
表现了别里科夫因为遭
遇“骑车事件”,内心焦虑程
度之深和受到伤害之大,表
现了他害怕新事物、保守顽
固的性格特点。
典型描写的句子
描写手法
人物形象分析
别里科夫等了一会
儿,然后压低喉咙,
用悲凉的声调接着
说:(文章第21段)
(5)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
匆匆忙忙地穿大衣,
脸上带着恐怖的神
情。这还是他生平
第一回听到别人对
他说这么不客气的
话。(文章第31段)
心理描写
形象地刻画了别里科夫
此时内心的恐惧。他还
要报告校长,进一步表
明了他迂腐的性格特点。
﹒
﹒
﹒
﹒
﹒
﹒
﹒
﹒
细节描写
进一步表明了别里
科夫胆小怕事、守旧的
性格特点。
5.别里科夫不是校长,不是沙皇政府要员,整天战战兢兢,全城的人为什么会被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辖制呢?
6.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就在这一推一笑,一滚一死中展现了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新势力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旧势力,表现了旧势力的必然灭亡和新势力的旺盛力量。
目标三:赏析精彩语言
7.“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8.“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此句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差点”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9.“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试赏析这段话的表达效果。
【我思悟我提高】
1.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有什么现实意义?
2.柯瓦连科姐弟俩是怎样的人物?在文中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