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三 新闻写作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三 新闻写作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08 20:0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真,新闻的生命
新,新闻的价值
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一般来说,新闻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
新闻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
新闻消息有三个特点: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新闻的组成要素
新闻是有生命的
你怎样信仰,就怎样生活。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七大哲学家之第一]
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
——在公众心目中媒体是这样的生命体
新闻是有生命的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习近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假新闻1
辟谣
假新闻
2
给新闻事件当事人带来困扰
2007年,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童》这一虚假新闻,后来公安局查明那位妈妈并没有虐童行为。可是除了几家媒体澄清了事实以外,许多当初跟风报道的媒体都没有道歉。这样的虚假新闻给新闻当事人造成了精神伤害和生活困扰。还有很多关于名人的不实报道,都打扰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比如“金庸被死亡”,好端端的人被报道去世,金庸本人和家人朋友都会感到不舒服。2010年的《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这样的新闻无疑会使这一群体名誉受损。
危害1
给新闻中相关单位和个人带来经济损失
? ? 2006年《银监会拟发退市令,三城商行受警告》的报道刊出后,引起挤兑风波。两天半的时间里,衡阳城商行被支取现金1亿多元。就因为记者根据录音整理后写成报道,把其他行误听成了衡阳城商行,给该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因记者失误造成虚假新闻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记者应该对自己的报道认真负责,避免失误。同一年还有虚假新闻《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因为记者自己买了个西瓜感觉不对,就写了报道,导致河南和广东部分地区的西瓜卖不出去,瓜农利益受损。后来对西瓜质检,却没有发现该记者所说的问题。这样凭空论断,实在缺乏记者该有的素养和职业道德。
危害2
给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 ? 2007年《美国校园枪击案凶手初步认定为中国留学生》的新闻,在事件处于调查中就说初步认定为中国人。后来查明真相,凶手是韩国人。这则新闻无疑损害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对中美关系也有不良影响。2008年《新快报》《孙中山是韩国人》的虚假报道,煽动了中国人反对韩国的情绪,破坏两国的友好关系。这种新闻的影响是国际化的,所以记者在处理国际层面的报道时,更应该谨慎,认真核实再刊发。
危害3
使新闻行业声誉受损?
? ? 关于正面人物的报道,故意拔高夸大事实,以期换取同情和赞美,这种做法磨灭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还有一些虚假报道被商业策划所利用,在受众夸赞“最美女孩”时,却被证实是虚假的、有意策划的,让人心生凉意。
? ? 媒体应该是社会公器,捍卫公众利益,可是频频出现虚假新闻,使整个新闻行业声誉受损,让受众无法相信媒体存在的价值。虚假新闻危害众多,新闻媒体记者要秉承职业操守,拒绝虚假新闻,以捍卫新闻事业的尊严。
危害4
假新闻众生相
10大假新闻
2020.12
10大假新闻
2020.12
10大假新闻
2020.12
10大假新闻
2020.12
10大假新闻
2020.12
怎么办?
怎么办?
不造谣
不信谣
不传谣
猜,他们在干什么?
十九大记者招待会
记者在刘虹家
新,新闻的价值
8月19日当晚接近零时,大批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已陆续赶到刘家,大家时刻关注着央视体育频道的预告和节目。
20日凌晨1时许,刘虹出现在赛场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邻近比赛,刘家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刘虹的父母和哥哥表情严肃,担心一直处于2至5名的刘虹无法超越,再次失去梦寐以求的金牌。
最后20分钟的决战,刘父根本不敢看下去,于是独自起身走到另一个房间的阳台。
由紧张至极到狂喜,是刘虹在最后时刻实现超越的那一瞬间,每个在场的人都在经历一场狂欢,为刘虹而喜,为我们身边的人取得成功而贺!就在这个时候,记者们迅速将镜头、相机和笔对准了刘虹的家人,让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及时传播、分享给更多人。
凌晨5时许,记者赶到宾馆,兴奋的心情难以平复。为了让更多人第一时间分享这个消息,记者立即将现场采访写成稿件,经过和“后方”新媒体编辑沟通,于当日早晨7时15分左右,将刘虹夺冠的深度新闻发布出来,在短短一天多的时间内,引发“十万 +”关注,网友的好评如潮。
为了这则新闻,一夜未眠,值了! 记者任洪广 文/图
新闻的时效性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二十一日”有何作用?
明确时间,既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也表明新闻是讲究时效的!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新闻的时效性
1.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3.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时间明确,表明新闻是讲究时效的!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新闻的时效性
“到目前为止”交代的时间不精确,“目前”只表示在说话的时候。“至发电时止”的时间交代明确,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为什么不用“到目前为止”,而用“至发电时止”?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
新闻的时效性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
具体到分,表明新闻是讲究时效的!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20日夜起……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的时效性
真,新闻的生命
新,新闻的价值
讲究真实
注重时效
作 业
马上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请你就学校的期末考试相关信息写一则新闻稿.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