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章节知识点精讲精练第19讲 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与运输专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章节知识点精讲精练第19讲 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与运输专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08 19: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与运输专题
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包含两方面的变化:(1)物质转化: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同时消耗氧气。(2)能量转换: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的化学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2.光合作用是光照条件下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而呼吸作用在体内任何活细胞中都能进行,并且与光照无关。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所以环境中CO2和O2含量的变化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引起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1)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时,环境中的CO2含量减少,O2含量增加。环境中减少的CO2的量是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的差,环境中增加的O2的量是光合作用释放的O2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的O2的量的差。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强度相同时,环境中的CO2含量和O2含量没有变化。此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相等,光合作用释放的O2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的O2的量也相等。
(3)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时,环境中的CO2含量增加,O2含量减少。环境中增加的CO2的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的量的差,环境中减少的O2的量是呼吸作用吸收的O2的量与光合作用释放的O2的量的差。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1.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水分、矿质元素和O2浓度等。
(1)光合作用的速率一般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光照强度应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过强,光合作用速率就不再增加。
(2)光合作用的速率也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一般在25℃以上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就会下降,40℃~50℃时就会完全停止。
(3)水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水分越充足,光合作用的速率越快。
(4)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对吸收光能的叶片的大小、数目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氮元素、镁元素的含量都会影响光合作用。
(5)氧气的含量越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抑制效应越明显。
2.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有温度、O2浓度、CO2浓度等。
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对呼吸酶活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影响因素。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在完全缺氧条件下,就会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生产生活中会影响蔬菜、水果的贮藏保鲜,故贮存水果蔬菜时应适当降低氧气的浓度,但不能降得太低。二氧化碳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三、植物对水、无机盐的吸收和体内的物质运输
1.植物对水、无机盐的吸收
根的根毛区有大量根毛进行吸水。大量根毛可以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移栽植物时,带土移栽可以保护根和根毛。根吸水的动力来自于叶片的蒸腾作用,根吸收的水99%用于蒸腾作用,剩下的1%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2.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1)茎的木质部中有导管,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2)茎的韧皮部中有筛管,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四、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运用
1.一般情况下,叶片周围如果气温高、湿度小、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强;反之则弱。
但气温、光照过强时,蒸腾作用反而减弱。如夏天中午光照强,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从而达到减少水分散失和保护叶片的作用。
2.空气的流动速度对蒸腾作用也有影响,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3.移栽植物时要摘掉部分叶片,或者向叶片上洒水,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
例题精析
例1.如图所示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同一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情况得到的。下列选项中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点A和点B)相符的一项是(
)。
思路点拨:由曲线图可知AB段(不包括点A和点B)有光照,所以植物肯定在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植物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此时CO2的吸收值为负值,即植物总体来说是释放CO2。图D表示从外界吸收CO2,不符合题意;图C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CO2只需从内部吸收,即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刚好供给光合作用,应是曲线图中点B的情况;图B表示植物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而不需吸收CO2,应是曲线图中点A的情况;只有图A表示AB段(不包括点A和点B),既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又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总体还有CO2多余,这些多余的CO2释放到空气中。
参考答案:A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不同时刻的强度大小关系,需从细胞结构中找到气体的吸收和释放情况。
易错误区:AB段(不包括点A和点B)表示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不清楚。
例2如图所示为通过测量一段树枝(例如柳树)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预测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思路点拨:如果温度适当上升,那么蒸腾作用增强,会使气泡移动,用图中的刻度尺测量气泡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就可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故选项A成立;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植物蒸腾作用很弱,蒸发水分的速度很慢,小气泡将会缓慢地向左移动,故选项B成立;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植物蒸腾作用很强,蒸发水分的速度很快,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故选项C成立;植物吸收的水有99%用于蒸腾作用,而不是100%用于蒸腾作用,同时还会用于光合作用等,故选项D不成立。
参考答案:D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实验装置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易错误区:植物吸收的水有99%用于蒸腾作用,但不是100%用于蒸腾作用。
例3.【绍兴】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项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1)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
(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式①中的a是

式①: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式②: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若图甲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中,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O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
思路点拨:(1)式①和式②分别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呼吸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夜晚的温度低些,可以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式①中的a表示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不通入二氧化碳的情况下,装置乙在光照的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又会逐渐增加,即在6:00~24:00时间段内,二氧化碳在坐标上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又因为装置内一部分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因此装置内的二氧化碳的总含量会逐渐减少。所作图像为:①6:00~18:00为下降曲线,18:00~24:00为上升曲线;②18:00和24:00时均低于起始点。
参考答案:
(1)减弱
叶绿体
(2)如下图所示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在解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并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但是温室中没有通入二氧化碳,所以在分析时就必须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和时间,因为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而呼吸作用可以照常进行,以此来分析曲线的走势。
易错误区:作图时请注意18:00和24:00时CO2浓度均低于起始点。
小李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填字母)。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作用。
思路点拨:(1)乙烧杯中添加的是红墨水,在与乙烧杯相连的茎(导管)中发现红点,表明红墨水被吸上来了,从而说明导管具有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2)根据导管的细胞特点或实验中两边叶片的颜色,可以判断出X中的导管切开后形成两个吸水部分,并且一一对应,所以与甲烧杯相连的茎呈蓝点,与乙烧杯相连的茎呈红点。(3)由于植物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增强蒸腾作用来降低叶片温度,所以有芹菜的乙烧杯中的水散失快,没有芹菜的甲烧杯中的水散失慢。
参考答案:
(1)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D
(3)乙
蒸腾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茎中导管的作用和导管运输时的特点,解题时要认真分析所给条件。
易错误区:分析X处的颜色时,容易出现错选A的情况,认为同一茎对水的吸收是会混合在一起的,而事实并非如此。
例5.为验证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某同学在互联网上查到了一种指示剂——焦性没食子酸,该指示剂在碱性(NaOH)环境下遇氧分子会由无色变为褐色。该同学利用焦性没食子酸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具体步骤为:
①在4只500mL的平底烧瓶中分别装入煮沸的蒸馏水300mL,冷却后,滴几滴植物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并编号。
②通过油膜向1号、3号、4号烧瓶中加入等量的NaHCO3溶液(能提供CO2)。
③通过油膜向2号、3号、4号烧瓶中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枝条,用黑纸将3号瓶包住,把4只烧瓶放在光下照射30min。
④取一支试管,加5mL煮沸的蒸馏水,冷却后向试管内加入极少量的焦性没食子酸(备用)。
⑤最后向每一只烧瓶中先加入1mL
1%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新配制的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然后加入煮沸冷却的蒸馏水至500mL,立即观察颜色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立即变为褐色的是
号瓶,原因是

(2)设置1号瓶的作用是
,它可说明

(3)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后冷却使用的原因是
,油膜的作用是

(4)本实验中只需
号和
号瓶,就可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思路点拨:
(1)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和水)和条件(光照)可知,只有4号瓶会立即产生氧气,使指示剂变色。2号瓶缺少CO2,3号瓶缺少光照。
(2)1号瓶中没有植物,不可能产生氧气使指示剂变色,由此可知它是作为对照组存在的,它可说明指示剂只在光照条件下是不会变色的。
(3)蒸馏水煮沸时气体溶解度下降,使得氧气大量逸出,水中就没有氧分子了,防止水中原有的氧气对实验产生干扰;油膜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入水中,同时防止水中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逸出。
(4)根据探究的目的可知:氧气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即一组产生氧气,另一组不能产生氧气,符合条件的只有3号瓶和4号瓶,因为能使指示剂变色(也就是产生氧气)的只有4号瓶,能和4号瓶形成对照的只有3号瓶,2号瓶的变量是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它与4号瓶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与氧气无关。
参考答案:
(1)4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碱性环境中,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褐色
(2)对照
光照不会使焦性没食子酸变色
(3)除去溶于水中的氧分子
防止瓶中气体与瓶外气体进行交换
(4)3
4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影响因素等。在所给的实验装置中有没有控制变量、控制了哪些变量、能不能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等都需要认真分析。
易错误区:在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个是对照组,每个装置又分别控制了哪个变量,这些注意点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较易混淆。
专项集训
A组
1.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换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C.绿色植物能制造温
效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在生物体内可产生下列反应(反应条件省略):①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②6CO2+6H2O
C6H12
O6贮存能量)+6O2。下列能完成①和②两个反应式所表示的过程的生物是(
)。
A.青蛙
B.蝗虫
C.青霉菌
D.水稻
(第3题)
3.【烟台】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置在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下列有关的实验现象及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第4题)
4.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某项操作示意,实验现象是塑料袋内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挤压袋内气体到澄清石灰水前应将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
B.袋内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氧气
C.将袋内枝叶换成煮熟的种子,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D.实验中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这主要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第5题)
5.【东营】图示可以简洁、直观地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6.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做如下表所示的处理: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h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A.丁→丙→乙→甲B.甲→乙→丙→丁
C.丁→乙→甲→丙D.甲→丁→乙→丙
7.如下表所示为某地小麦不同发育期的天数和需水总量的统计,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生长需要的水分靠
从土壤中吸收,然后经植物体茎内的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至植物各处。
(2)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
作用散失。
(3)小麦种子中的有机物是由小麦叶片通过作用制造的,此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8.阅读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1642年,布鲁塞尔的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3kg重的柳树种在90.8kg的干土中,用雨水浇灌,5年后小柳树长成了重76.7kg的植株,而土壤重量仅比实验开始时减少57g。
资料二:1771年,英国人普利斯特利发现将薄荷枝条和燃烧着的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钟罩内,蜡烛不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放在同一钟罩内,小鼠也不易窒息死亡。接着,荷兰医生英格豪斯证实,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于是,人们把1771年定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年代。
资料三: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把一株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把其中一片叶的一半曝光、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那一半没有发生颜色的变化,曝光的那一面则成深蓝色。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在
条件下,实验会失败,这时钟罩内的蜡烛很快熄灭,小白鼠很快死亡的原因是

(2)萨克斯为何要将植物进行一昼夜的暗处理?

(3)海尔蒙特认为建造植物体的原料只是水。实际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需要另一种原料,请你像科学家一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你的实验方案是

结论是

9.在探究“植物体水分的散失”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萴L。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6天中,气温最高的是第
天。
(2)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量筒。
(3)甲量筒第四天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
mL。
(4)若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甲、乙、丙三个量筒6天测量数据的
,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B组
1.【济宁】烤地瓜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很受市民的欢迎。地瓜中的淀粉来自(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的
2.【潮州】小龙在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将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室外3~4h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结果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第2题)
A.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B.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说明金鱼藻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设计乙装置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温度
D.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第3题)
3.如图所示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合成或分解的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C.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D.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4.【日照】俗话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是指在果树的“坐果”期,果农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以增加坐果量。“半环状剥皮”的生物学意义是(
)。
A.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
B.限制水分向茎叶运输
C.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制造“伤口刺激”促进细胞分裂
(第5题)
5.某科学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h测定,并绘制了温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
)。
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点和c点
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C.b点的光合速率为零,c点光合速率最大
D.光合速率最低的是c点,呼吸速率最高是b点
6.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给光照,CO2的含量增加8mg/h。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内CO2的含量减少36mg/h。据实验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能产生葡萄糖30mg/h。请回答:
(1)上述条件下,光照时呼吸作用强度与黑暗时呼吸作用强度的大小关系是

(2)在光照时植物的葡萄糖净生产量是
mg/h。
(3)若一昼夜中先光照4h,接着放置在黑暗条件下20h,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7题)
(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以
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
上。
(2)将图示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比较甲、乙两个实验装置,你认为其中比较正确的是
,原因是

(4)如果将图示的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用一定的方式将塑料袋内的气体引入到某一试管中,再将点燃的火柴伸进试管,此时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8.如图所示为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实验装置。取同株植物上4枝大小相同、叶片等量的嫩枝条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处理。
开始实验时,将各装置的质量都调到100
g,其后每隔一段时间对各装置称量,记录并画出相应曲线,如图乙所示。
(第8题)
(1)曲线Ⅰ代表A、B、C、D四个装置中的哪两个装置的实验结果?
,原因是

(2)曲线Ⅱ代表
装置的实验结果,曲线Ⅲ代表
装置的实验结果。
(3)若将装置A放入密封玻璃钟罩内,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若将装置A放在低温环境中,则实验结果的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