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6张PPT)
第2讲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2)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
气候比较湿润。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5)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
却是终年不冻港。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北大西洋暖流
气压带、风带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
、 、
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海陆位置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课本39页)
一、气候类型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赤道低压带
(1个)
南北纬90°附近
南北纬
60°附近
南北纬
30°附近
赤道附近
热力
原因
热力
原因
动力
原因
动力
原因
冷高压
热高压
冷低压
热低压
下沉
上升
上升
下沉
干冷
温湿
干热
湿热
知识链接:
风带 风向
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中纬西风带(2个)
低纬信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热
一般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岸---降水少、
较干燥(处于信风的背风坡---陆地吹向海洋)
(离岸风)
但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东岸---降水多
(处于信风的迎风坡---海洋吹向陆地)
如马达加斯加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
部、中美地峡东部
拓展:
降雨类型
地形雨
锋面雨
气旋雨
对流雨
低纬 高纬
海洋 陆地
气流
上升
空气湿润、易形成降水
高纬 低纬
陆地 海洋
气流
下沉
空气干燥、
不易形成降水
低压槽、低压中心
高压脊、高压中心
1.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一)气候两要素:气温和降水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洋流 、人类活动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洋流
海陆
洋流
人类活动
地形: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
(CO2等增多,温度升高)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
如兴修水库、植树造林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背风坡—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
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湿
冷、干
热干
暖湿
热干
暖湿
冷干
(二)受气压带与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副高与西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
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
副高或信风带———
西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东风———
单一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极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气压带与风带移动
成因
成因
(三)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
1、热带雨林气候
(1)分布:赤道附近(10°N/S之间)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布:马达加斯加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
亚东北部、中美地峡东部(地形;信风迎风地带;暖流)
(2)成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4)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砖红壤(很贫瘠)
(对流雨)
高大乔木为主,河马、猩猩
年降水量>2000mm
(5)热带雨林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
作物生长;全年高温,农作物生长时间长。
不利:易发生洪涝灾害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2、热带沙漠气候
(1)分布:23°26′ N/S--30°N/S的内陆地区
及大陆西岸
(2)成因: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3)气候特征:
(4)自然带:热带荒漠带
(全年炎热干燥)
年降水量<200mm
(5)热带沙漠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利: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水源不足。
(解决措施:发展灌溉农业或节水农业)
3、温带海洋性气候
(1)分布:40°N/S--60°N/S的大陆西岸(西欧)
(2)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气候特征:
(4)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雨分配均匀)
终年温和湿润
年降水量:700mm--1000mm
(5)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全年温和多雨,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宜发展畜牧业 ;
不利:雨天多,云量大,光照和热量不足,
不适宜发展谷物种植业。
(1)分布:10°N/S--23°26′ N/S
(非洲中部、常考巴西高原)
(2)成因:夏季(雨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冬季(旱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3)气候特征:
(4)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1、热带草原气候
非地带性分布:东非高原(地形)
(斑马、长颈鹿、羚羊)
年降水量:750mm--1000mm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或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地中海气候
(1)分布:30°N/S--40°N/S的大陆西岸
(2)成因:
(3)气候特征:
(4)自然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常考城市:罗马、雅典、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
墨尔本、珀斯、开普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附近)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年降水量:300mm--1000mm
---橄榄、葡萄、无花果、柑橘、柠檬、小麦
(5)地中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利:夏季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发展花卉、蔬菜、水果种植业 )
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对作物生长不利。
(解决措施:发展灌溉农业或节水农业)
1、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1)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500mm--600mm
(2)分布: 34°N--55°N的大陆东岸
(中国东北、华北平原、朝鲜半岛北部、
日本北部、俄罗斯)
2、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或低温)少雨
(年降水量>800mm)
(2)分布:22°N--34°N的大陆东岸(中国)
朝鲜半岛在38°N以南;日本在40°N以南
(3)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的区别:
相似点:均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
夏秋降水多, 冬春降水少
不同点:前者夏热冬寒、温差较大,降水夏多冬少、季节变化大,主要分布在东亚;
后者冬夏温差较小,年降水量分配较均匀,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等沿海地区。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但受地形影响,冬末春初降水多。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季候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
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作物生长有利。
不利:易发生旱涝、寒潮等灾害
(解决措施:需建设农田灌溉系统或修水库 )
3、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带
(1)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或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年降水量:1500mm--2000mm)
(2)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
生长;全年高温,农作物生长时间长。
不利:易发生旱涝灾害
(解决措施:需建设农田灌溉系统或修水库 )
(四)海陆位置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面临海洋,
终年受海洋气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 40°N /S--60°N/S的
大陆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干旱
少雨,气温和降水变率大
(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
热带荒漠
荒漠
---双峰驼
---单峰驼
(年降水量<3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水源不足
(解决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或畜牧业或
灌溉农业)
终年严寒、
长冬无夏,
降水少
两极地区
极地气候
(受极地高压
和东风控制)
特 征
分 布
类 型
50°--70°N
的大陆上。
俄罗斯、加拿大
夏季温暖短促、
冬季寒冷漫长,
降水少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 地 气 候
0°
10°
20°
30°
40°
60°
7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温带大陆性气候
A
B
C
D
E
F
G
H
K
M
P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60°
50°
0°
10°
20°
30°
40°
60°
7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60°
50°
热 带 雨 林 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冰原带
A
B
C
D
E
F
G
H
M
P
北半球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温带
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半球缺失,属于非地带性
图17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均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三地均位于大陆东南沿海,海陆热力差异较大,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分)
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2分)使三地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具有温暖湿润的环境。
(2)甲、乙两区域面积不同,试从下垫面的影响对其做出解释。(6分)
不同:乙(美国)面积大于甲(澳大利亚)。
原因是:①海陆热力差异:美国(乙)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比澳大利亚(甲)大,季风显著;(2分)
②地形:澳大利亚(甲)受大分水岭的影响,海洋水汽较难深入内陆;美国中部平原广阔,海洋水汽可深入内陆;(2分)
③洋流: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的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弱。(2分)
(3)比较乙、丙两分布区的纬度差异,从大气环流状况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差异:丙区的北界比乙区低(约5个纬度)。(2分)
原因:丙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2分)
丙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乙地区低,(2分)亚热带的北界向更低纬度推移。
30
1 4 7 10(月)
-60
-45
-30
-15
0
15
气温/℃
600
1 4 7 10(月)
100
200
300
400
500
降水量/mm
观察与思考?
第一步:以温定球
二、气候类型的判读:
北半球
南半球
最热月
7月
最冷月
1月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8月
2月
7月
8月
1月
2月
热带 亚热带 温 带 亚寒带 寒 带
平均
气温 最冷月>15℃ 最冷月
0℃-15℃ 最冷月<0℃ 最热月
< 10℃ 最热月<5℃
气温
特点
气候
类型
终年
高温
冬暖
夏热
冬冷
夏热
冬寒
夏凉
终年严寒
热雨
热草
热沙
热季
亚季、
地中海气候、
温海
温季、温大
亚寒
带针
叶林
气候
极地
气候
第二步:以温定带
-----缩小范围
雨型 降水变化特点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少雨型
热草750-1000
热季1500—2000
亚季> 800
温季500-600
地中海气候300-1000
热沙<200、温大<30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
热雨> 2000
温海700—1000
季节分配均匀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
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
终年降水稀少
第三步:以水定型
----锁定目标
几种常见的气候图表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
气温:全年各月均高温
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
降水总量偏多,雨季偏短
(集中在6-9月份),
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的特点.
以水定型是区分两种气候类型的关键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不同点
降水总量偏少,雨季偏长
(5-10月份),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有的月份为0)
根据A、B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A、B的气候类型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14
215
355
159
995
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稍强)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2011年揭阳市模拟)右图为四地的气候资料,
图中各点代表该地月均温及月降水量,读图回答。
(1)全年受西风带影响的气候最可能分布于下列
哪个地点(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哪项叙述最能说明甲地的自然植被的
特征( )
A.草类为主,连绵成片,树木罕见
B.叶片呈针状,树种单纯,四时常绿,冬不落叶
C.叶片比较大,且薄而柔软,夏季枝叶繁茂,
冬季落叶
D.叶片小且硬,树皮较厚,终年常绿
B
D
2.(2011年苏北四市调研)读某区域气候类型示意图,回答(1)-(2)题。(资料42页)
(1)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更替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2)影响④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B
A
3.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洋流
C.海陆位置、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
B
C
C
4、(2008年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C
A
D
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
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C
6、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为气压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可知,此时无
锡的盛行风向是 ;开普敦的气候特征
是 ;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 凸出。
(3)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4)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表示出极地东风带
位置和风向。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季风
5
温和湿润
北(高纬)
7、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
化,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图甲所示季节里( )
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
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
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A
C
8、如该地为非洲
(1)若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P点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主
要成因是 。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海洋
大
陆
10°
P
(2)若图中纬度数是南纬,则P点的气候
特征是 ;
影响该地冬季气候的主要环流条件是
。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东南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