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新人教版选修6)

文档属性

名称 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新人教版选修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17 08: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 五 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美丽的生态环境
热 带 雨 林
温带森林
森林草原
温带草原
沼 泽
湖 泊
美丽的生态环境
忧郁的狮子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锐减
白犀牛,1920年灭绝
渡渡鸟,1799年灭绝
斑驴:1883年灭绝
我国白臀叶猴:1882年灭绝
学 习 目 标
1.通过阅读文本知道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中国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
背景和人为原因。
3.通过阅读文本以及相关资料,深刻认识
到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学 习 目 标
1.通过阅读文本知道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中国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
背景和人为原因。
3.通过阅读文本以及相关资料,深刻认识
到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预 习 问 题 反 馈
1.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的区别?
2.天然林相对于人工林的优越性是什么?
(第三小组提出)
3.我国主要有哪些防护林体系?
(第六小组提出)
4.P71:水资源破坏引起的水库淤积贮水
能力损失该怎样理解? (第六、七小组提出)
5.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什么? (第二小组提出)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4.5
预 习 问 题 反 馈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1.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第二、五小组提出)
2.生态环境问题脆弱区形成的自然背景
是什么? (第一、二、八小组提出)
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A 区
地区名称:大兴安岭两侧、内蒙古高原东部
主要生态问题: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
退化
自然背景:中温带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 区
地区名称:塔里木盆地周围、河西走廊
主要生态问题: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自然背景:处于暖温带和中温带、
属干旱地区
人为原因:过垦、过牧严重
C 区
地区名称:华北平原东部、山东丘陵
主要生态问题:土壤侵蚀
自然背景:处于暖温带 半湿润区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D、E 区
地区名称:云贵高原东部、东南丘陵
主要生态问题:土壤侵蚀
自然背景:亚热带 湿润区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F 区
地区名称: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
主要生态问题:土壤侵蚀、森林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自然背景:亚热带 湿润区
人为原因:人民贫困 过垦、过伐严重
G 区
地区名称:雅鲁藏布江谷地
主要生态问题: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自然背景:高寒地区
人为原因:过垦、过牧严重
预 习 问 题 反 馈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1.图4.16中,F、E、D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自然条件较好,为什么却是生态环境脆弱区?
(5、6组)
F、G区
1.D、E发生土壤侵蚀的原因是什么?(3组)
2.D、E间的区域为何没有发生土壤侵蚀?
(2组)
C
D、E区
1.为什么生物多样性锐减西南地区比东北地
区严重? (4组)
2.东北地区为何会发生土壤侵蚀 (3组)
A区




学 习 目 标
1.通过阅读文本知道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中国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
背景和人为原因。
3.通过阅读文本以及相关资料,深刻认识
到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知 识 拓 展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材料】
2009年7月到2010年4月,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
重庆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
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
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旱饮水困难。 (第九组提出)
1、西南大旱引起的生态问题有哪些?
2、西南大旱的原因是什么?
谢 谢 !
欢迎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