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Ⅱ)。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Ⅰ)。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措施(Ⅰ)。 
本节聚焦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 
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1、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 
问题探讨 
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 
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2005年12月19日65亿 
一、世界和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 
 1.全球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约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约1%在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 
70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为(2015年):。 
1、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 
6巴基斯坦 :176,242,949 
7孟加拉国:156,050,883 
8尼日利亚 :149,229,090 
9俄罗斯 :140,041,247 
10日本 :127,078,679 
1中国 :1369202232 
2印度 :1166079217 
3美国: 307,212,123 
4印度尼西亚 :240,271,522 
5巴西: 198,739,269 
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14亿人口居第二位 
2、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及前景 
(见课本P 118) 
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现状: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 
 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人口特点: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 
 续增长。 
(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讨论: 
主要原因: 
①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过快;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因此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人不同于一般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 
②人口基数过大 
资料分析 
(1)我国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 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 
2.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3)措施: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________工作。 
 (2)________年,我国将__________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3)2001年,我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计划生育 
1982 
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4)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环境 
资源 
(5)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4)我国的人口前景: 
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协调发展。 
2.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经济、社会、环境 
资源 
(5)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201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控制在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环境 
资源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的多种需求 
水 
粮食 
 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 
精神需求 
 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源,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加沉重。 
1、人的多种需求 
2. 对环境的影响 
(人均耕地不足 
世界人均的1/3) 
(人均淡水量只有 
世界人均的1/4) 
(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世界排位121位) 
森林减少、沙尘暴、大气污染、酸 雨、水污染、赤潮、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供给资源 
净化废物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1.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如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三、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三、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村 
2.人口过快增加会导致 
A.土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加剧 
B.森林资源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C.能源需求不断增大,出现能源危机 
D.?以上都是 
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C 
D 
课堂小练 
4.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是调节( ),措施要达到的目的是降低( )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 
D 
A 
3、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欧洲 
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课后作业 
1.复习滚固 
过去考试错题 
1.针对性复习 
教材必修1—3 
再 见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