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我国大部分土地没有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而是以赤裸裸的黄色直面宇宙,多年的干旱和毫无节制的滥砍滥伐使我们的绿色极度匮乏!
全球气
候变化
水资源
短缺
臭氧层
破坏
酸雨
土地
沙漠化
海洋
污染
生物多样
性锐减等
一、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的问题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温室气体:CO2、CH4、N2O等。
形成原因:①森林面积减少;②化石燃料大量开采利用
危害:
①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暖
②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③台风和飓风更加频繁使沿海平原盐碱化或沼泽化,农作物减产、物种灭绝、沿海城市内迁
1、全球气候变化
解决措施:
①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②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推进制定国际气候变化公约,
热死地球
海啸
全球气候变化
2、臭氧层破坏
污染物:
氟利昂等
破坏原因:
危害:
①地球上紫外线辐射增强
②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抑制
④自然界生态系统失调和气候改变
臭氧层破坏
地球上的生命遭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
南极臭氧层被破坏
3、酸雨(PH<5.6)
气体: SO2、氮氧化物等
形成: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
危害:
①危害植物的叶、芽,使农作物减产死亡
②破坏土壤、植被,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
③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影响水生植物生长
④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肺水肿
⑤腐蚀建筑物金属材料
3、酸雨
4、海洋污染
赤潮发生原因:
环境污染造成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根本原因)
危害:
赤潮生物分泌大量的毒素,使鱼虾贝等大量的死亡;
一些赤潮生物向体外分泌黏液,妨碍海洋生物滤食和呼吸,严重的会窒息死亡;
大面积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生物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氧气,破坏水产资源
缺氧环境中,厌氧微生物继续分解,会加剧水质恶化;
解决措施:
a.预防: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缓解或扭转海域富营养化
b.治理:
围拦阻隔,避免扩散;化学沉淀;物理过滤
海洋污染
赤潮
5、土地荒漠化(植被被破坏)
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被破坏。
后果:沙尘暴遮天避日,毁坏力极强。
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沙 进 人 退
消失的文明——高昌古城
森 林 砍 伐
5、土地荒漠化(植被被破坏)
人口多,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短缺;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30年后,经受淡水供应不足的人口将加倍。
6、水资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
酸雨
海洋污染
水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
威胁生物圈稳态,
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重难点)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为何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
1、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
2、间接价值(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对许多生物尚不清楚的价值。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食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上等食品。
②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
(1)直接价值
蝉蜕
枸杞
③工业原料
(1)直接价值
④科学研究价值
(1)直接价值
⑤旅游、观赏
⑥文学艺术创作
(2)间接价值
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1、水土保持作用:如森林和草地
2、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如海南海口红树林、湿地
(2)间接价值
对大量的野生生物,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使用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3)潜在价值:
一种不起眼的、用来喂猪的植物——
(过去)
(现在)
青蒿
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生态系统
面积(106hm2)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全球价值(1012美元/a)
海洋
33200
252
8.4
热带雨林
1900
2007
3.8
其他森林
2955
302
0.9
草地
3898
232
0.9
湿地
330
14785
4.9
农田
1400
92
0.9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
活动:辨一辨(连线题)
1、鲁班观察某叶片,
研制出了锯
2、人参作为补药
3、自然美景能陶冶情操、
激发创作灵感
4、某种不知名的昆虫
5、沿海茂盛的红树林
6、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出新型导航仪
7、不能将草原上的狼赶尽杀绝
直接价值
潜在价值
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入侵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一)就地保护
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natural reserve)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丰公平大湖候鸟自然保护区
(二)易地保护
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
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三)其他措施措施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组织培养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关 键:
法律保障:
范 围:
利 用: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全球合作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科学、合理、适时、适度地开发利用正是“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科学道理的体现。
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
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含义:
要求:
一、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定义: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其他措施
5、可持续发展
1、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选择 B. 物种退化
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巩固与提高
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
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
① ② ③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④ ⑤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经济价值 B. 潜在价值
C. 科研价值 D. 间接价值
4、为了实现对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划区轮牧制度的方法,其优点中不正确的是
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
有利于牧草的恢复
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
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5、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遵循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课后作业
1.复习滚固
过去考试错题
1.针对性复习
教材必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