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学校体检抽样调查某班8名初三同学身高(单位:厘米)数据如下:165,152,160,160,170,160,165,15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60,165
B.160,160
C.165,160
D.160,170
【分析】先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为152,159,160,160,160,165,165,170,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60,众数为16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
2.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0,184,188,190,190,194.现用两名身高分别为185cm和188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84cm和190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
A.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小
B.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大
C.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小
D.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大
【分析】分别计算出原数据和新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数据的平均数为×(180+184+188+190+190+194)=187,众数是190,
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80+185+188+188+190+194)=187,众数是188,
∴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和众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3.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读书时间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表所示:
读书时间(小时)
7
8
9
10
11
学生人数
6
10
9
8
7
关于该班学生一周读书时间的数据有下列说法:
①一周读书时间数据的中位数是9小时;
②一周读书时间数据的众数是8小时;
③一周读书时间数据的平均数是9小时;
④一周读书时间不少于9小时的人数占抽查学生的50%.
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求出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数,再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以及百分比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这个班级的学生总数是:6+10+9+8+7=40(人),
则该班学生一周读书时间数据的中位数是:(9+9)÷2=9(小时),说法①正确;
众数是:8小时,说法②正确;
平均数是:(7×6+8×10+9×9+10×8+11×7)=9(小时),说法③正确;
一周读书时间不少于9小时的人数占抽查学生的百分比为:×100%=60%,说法④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一组数据:6,2,4,x,5,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x的值为( )
A.4
B.3
C.2
D.1
【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
(6+2+4+x+5)÷5=4,
解得:x=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计算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5.一个足球队23名队员的年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这个足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岁
12
13
14
15
16
人数/人
2
4
5
7
5
A.14,15
B.14,14
C.15,13
D.15,15
【分析】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5,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5,
这组数据中第12个数据是15,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6.某手表厂抽查了10只手表的日走时误差,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这1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单位:秒)是( )
日走时误差(秒)
0
1
2
3
只数(只)
3
4
2
1
A.0
B.0.6
C.0.8
D.1.1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这1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是=1.1(秒),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7.小丽在本学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平时测验成绩为93分,期中考试成绩为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95分,按照平时、期中、期末所占比例为10%,30%,60%计算小丽本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是( )
A.92.5分
B.92.8分
C.93.1分
D.93.3分
【分析】直接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小丽本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是93×10%+90×30%+95×60%=93.3(分),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8.如图,是学校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比赛活动中获得前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对于这些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90分
B.中位数是95分
C.平均数是95分
D.方差是15
【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分别列出算式,求出答案.
【解答】解:A、众数是90分,人数最多,正确;
B、中位数是90分,错误;
C、平均数是=91分,错误;
D、×[(85﹣91)2×2+(90﹣91)2×5+(100﹣91)2+2(95﹣91)2]=19分,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用到的知识点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关键是能从统计图中获得有关数据,求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二.填空题(共3小题)
9.甲、乙、丙三个游客团的年龄的方差分别是S甲2=1.4,S乙2=18.8,S丙2=2.5,导游小方最喜欢带游客年龄相近的团队,若在这三个团中选择一个,则他应选 甲 (填甲,乙或丙).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解答】解:∵S甲2=1.4,S乙2=18.8,S丙2=2.5,
∴S甲2<S丙2<S乙2,
∴若在这三个团中选择一个,他应选甲,
故答案为:甲.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0.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9
8
6
10
乙
7
8
9
8
8
则这两人射击成绩波动较大的是 甲 .(填“甲”或“乙”)
【分析】首先算甲、乙的方差,再根据甲、乙两人的方差进行比较,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
【解答】解:由题意得:=×(7+9+8+6+10)=8,=×(7+8+9+8+8)=8,
S甲2=×[(7﹣8)2+(9﹣8)2+(8﹣8)2+(6﹣8)2+(10﹣8)2]=2,
S乙2=×[(7﹣8)2+(8﹣8)2+(9﹣8)2+(8﹣8)2+(8﹣8)2]=0.4,
∴S甲2>S乙2,
∴这两人射击成绩波动较大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1.8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单位:分)如下:56,59,56,55,56,46,57,60,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56分 .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解答】解: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46,55,56,56,56,57,59,60,处在第4和第5位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故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56分.
故答案为:56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2.某区举办中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各学校分别派出一支代表队参赛.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规定85分及以上为“合格”,95分及以上为“优秀”.现将A,B两个代表队的竞赛成绩分布图及统计表展示如下:
组别
平均分
中位数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A队
88
90
61
70%
30%
B队
a
b
71
75%
25%
(1)求出成绩统计表中a,b的值.
(2)小明的成绩虽然在本队排名属中游,但是竞赛成绩低于本队的平均分,那么小明应属于哪个队?
(3)从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队内成绩的整齐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你认为集体奖应该颁给哪一队?
【分析】(1)结合条形图中的数据,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2)由A队的中位数为90分高于平均分88分,B队的中位数85分低于平均数87分可得答案;
(3)从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及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1)B队成绩的平均分a==87(分),中位数b==85(分).
(2)∵A队的中位数为90分高于平均分88分,B队的中位数85分低于平均数87分,
∴小明应该属于B队;
(3)应该颁给A队,理由如下:
①A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高于B队,优秀率也高于B队,说明A队的总体平均水平高于B队;
②A队的中位数高于B队,说明A队高分段学生较多;
③虽然B队合格率高于B队,但A队方差低于B队,即A队的成绩比B队的成绩整齐,
所以集体奖应该颁给A队.
【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13.某学校在体育周活动中组织了一次体育知识竞赛,每班选25名同学参加比赛,成绩分别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统计图,如图所示:
(1)把一班竞赛成绩统计图补充完整.
(2)求出下表中a,b,c的值.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一班
a
b
90
106.24
二班
87.6
80
c
138.24
(3)根据(2)中的数据,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1)根据总人数为25人,求出等级C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2)求出一班的平均分与中位数得到a与b的值,求出二班得众数得到c的值即可;
(3)在平均数相等的前提下,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据此求解即可.
【解答】解:(1)一班C等级人数为25﹣(6+12+5)=2(人),
补全条形图如下:
(2)一班成绩的平均数a==87.6(分),中位数是第13个数据,即中位数b=90分,
二班成绩的众数c=100分;
(3)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一班和二班平均数相等,一班的方差小于二班的方差,故一班成绩好于二班.
【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也考查了方差、中位数、平均数和统计图.
14.为帮助学生了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线上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测试.试题的满分为20分.为了解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抽取的20名七年级学生成绩是:20,20,20,20,19,19,19,19,18,18,18,18,18,18,18,17,16,16,15,14.
抽取的40名学生成绩统计表
性别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分
18
18
众数
a
b
中位数
18
c
方差
2.7
2.7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表中a,b,c的值:a= 18 ,b= 19 ,c= 18.5 .
(2)在这次测试中,你认为是七年级学生成绩好,还是八年级学生成绩好?请说明理由.
(3)若九年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的方差为2.5,则 九 年级成绩更稳定(填“七”或“八”或“九”).
【分析】(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解决问题;
(2)利用两年级成绩的平均数、方差都相同,则通过比较中位数的大小比较成绩;
(3)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1)七年级成绩的众数为18,八年级成绩的众数为19,中位数为=18.5,
即a=18,b=19,c=18.5;
故答案为18,19,18.5;
(2)在这次测试中,八年级成绩好.
理由如下:七年级成绩和八年级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相同,
而八年级成绩的中位数比七年级成绩的中位数大,即八年级高分人数多.
(3)∵七、八、九年级成绩的方差分别为2.7、2.7、2.5,
∴九年级成绩的方差最小,
∴九年级成绩更稳定,
故答案为:九.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数据分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学校体检抽样调查某班8名初三同学身高(单位:厘米)数据如下:165,152,160,160,170,160,165,159,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60,165
B.160,160
C.165,160
D.160,170
2.某排球队6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0,184,188,190,190,194.现用两名身高分别为185cm和188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84cm和190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的身高( )
A.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小
B.平均数变小,众数变大
C.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小
D.平均数变大,众数变大
3.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读书时间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表所示:
读书时间(小时)
7
8
9
10
11
学生人数
6
10
9
8
7
关于该班学生一周读书时间的数据有下列说法:
①一周读书时间数据的中位数是9小时;
②一周读书时间数据的众数是8小时;
③一周读书时间数据的平均数是9小时;
④一周读书时间不少于9小时的人数占抽查学生的50%.
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已知一组数据:6,2,4,x,5,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x的值为( )
A.4
B.3
C.2
D.1
5.一个足球队23名队员的年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这个足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岁
12
13
14
15
16
人数/人
2
4
5
7
5
A.14,15
B.14,14
C.15,13
D.15,15
6.某手表厂抽查了10只手表的日走时误差,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这1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单位:秒)是( )
日走时误差(秒)
0
1
2
3
只数(只)
3
4
2
1
A.0
B.0.6
C.0.8
D.1.1
7.小丽在本学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平时测验成绩为93分,期中考试成绩为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95分,按照平时、期中、期末所占比例为10%,30%,60%计算小丽本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是( )
A.92.5分
B.92.8分
C.93.1分
D.93.3分
8.如图,是学校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比赛活动中获得前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对于这些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90分
B.中位数是95分
C.平均数是95分
D.方差是15
二.填空题(共3小题)
9.甲、乙、丙三个游客团的年龄的方差分别是S甲2=1.4,S乙2=18.8,S丙2=2.5,导游小方最喜欢带游客年龄相近的团队,若在这三个团中选择一个,则他应选
(填甲,乙或丙).
10.甲、乙两人5次射击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9
8
6
10
乙
7
8
9
8
8
则这两人射击成绩波动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
11.8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单位:分)如下:56,59,56,55,56,46,57,60,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2.某区举办中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各学校分别派出一支代表队参赛.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规定85分及以上为“合格”,95分及以上为“优秀”.现将A,B两个代表队的竞赛成绩分布图及统计表展示如下:
组别
平均分
中位数
方差
合格率
优秀率
A队
88
90
61
70%
30%
B队
a
b
71
75%
25%
(1)求出成绩统计表中a,b的值.
(2)小明的成绩虽然在本队排名属中游,但是竞赛成绩低于本队的平均分,那么小明应属于哪个队?
(3)从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队内成绩的整齐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你认为集体奖应该颁给哪一队?
13.某学校在体育周活动中组织了一次体育知识竞赛,每班选25名同学参加比赛,成绩分别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统计图,如图所示:
(1)把一班竞赛成绩统计图补充完整.
(2)求出下表中a,b,c的值.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方差
一班
a
b
90
106.24
二班
87.6
80
c
138.24
(3)根据(2)中的数据,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
14.为帮助学生了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线上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测试.试题的满分为20分.为了解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抽取的20名七年级学生成绩是:20,20,20,20,19,19,19,19,18,18,18,18,18,18,18,17,16,16,15,14.
抽取的40名学生成绩统计表
性别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分
18
18
众数
a
b
中位数
18
c
方差
2.7
2.7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表中a,b,c的值:a=
,b=
,c=
.
(2)在这次测试中,你认为是七年级学生成绩好,还是八年级学生成绩好?请说明理由.
(3)若九年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的方差为2.5,则
年级成绩更稳定(填“七”或“八”或“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