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任务】
1.了解溶解通常伴有热量的变化
2.能通过实验探究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学习准备】
1.物质以
或
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的
、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加快物质溶解速率的方法有
、
、
。
2.收集溶于水能引起能量变化的物质,复习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家庭小实验:制作水果电池
取一只苹果,相距约5mm处分别插入一块铜片和铝片,将一保小耳机或音乐贺卡扩音器)的两导线分别接在铜片和铝片上,线路接通后,耳机或扩音器会发出“嘎嘎”的声音;再分别用橘子、橙子等代替苹果进行同样的实验。
4.利用网络搜索冷却剂的配制方面的知识,并制作简单的冷冻混合物,测出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我的疑惑】
针对学习任务和学习准备,你有哪些困惑?
.
.
.
【学习探究】
学习活动一:合作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
取3个烧杯,各注入约3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分别加入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搅拌到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记录下表:
测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
结论
水
溶解硝酸铵
溶解氯化钠
溶解氢氧化钠
2.讨论展示:
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如_________)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些物质(如_________)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学习活动二:合作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
在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食盐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按P7图6—5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讨论展示:
在上述实验中,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活动三:阅读交流展示
阅读P8拓展视野,交流稀溶液的沸腾温度和凝固温度如何变化,解释生活中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等化合物的原因,使用融雪剂的原理。
【课堂练习】
1.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
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溶有多种物质的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3.联想与启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某些与纯水不同的性质:
(1)在严寒的冬天,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不易结冰,因为
;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因为
;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因为
。
4.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
,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如食盐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
和
,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
和
。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以
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不能形成
,因此蔗糖水溶液不能导电。
5.少量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
,沸点
。冬天常须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
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
,使冰雪能较快融化。
【学习总结】
写写你对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总结及学习的反思
(
放出热量
__________
吸收热量
__________
物质溶于水
的能量变化
)
【课后巩固】
1.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
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
2.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速率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3.在下列试验物质导电性的实验中,不亮的灯泡是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氯化钠晶体 C.蔗糖 D.铜
5.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其作用是
A.增加生成氢气的质量
B.控制生成氧气的质量
C.增强水的导电性
D.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6.登山队员在高山上煮鸡蛋时,常在水中加一些食盐以使鸡蛋快些煮熟,这是由于固体溶于水,往往使溶液
A.密度变大
B.凝固点下降
C.沸点升高
D.沸点降低
7.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热水浴”(如图2所示)。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B.试管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
C.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D.将烧杯内的水换成食盐水,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仍然不会高
于100℃
8.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发生雪灾。一些城市就大量使用食盐融雪,
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使凝固点降低从而促进雪融化
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起消毒杀菌作用
9.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A.二氧化锰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食盐
10.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化空气
B.石油
C.冰水
D.碘酒
12.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资料: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
D.水和硝酸铵
13.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下列清洗方法中属于乳化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金属表面的油污
C.用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D.用盐酸洗涤盛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膜”
14.研究物质的性质时.我们曾做过许多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有大量白烟生成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溶液温度显著降低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D.铁跟稀硫酸完全反应
有气泡生成
15.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容易凝固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不容易凝固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容易凝固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不容易凝固第六章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任务】
1.认识溶解现象,说出溶液的特征,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2.知道加快溶解速率的方法,了解乳化的概念及应用。
【学习准备】
1.复习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例题: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用序号填空)
①
紫铜
②
黄铜
③
青铜
④
铁
⑤
生铁
⑥
钢
⑦
食醋
⑧
醋酸
⑨
白酒
⑩
酒精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请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在下表:
事
例
应
用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服
3.家庭小实验:把沾有油污的碗,加入水,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另用两只碗分别加入淀粉和食盐,再加入水用筷子搅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向有油污的碗中加入洗涤剂,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亦可拍摄实验过程。
4.利用网络搜索生活中还有哪些溶液和乳化的现象实例。
【我的疑惑】
针对学习任务和学习准备,你有哪些困惑?
.
.
.
【学习探究】
学习活动一:合作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粉笔灰和食用没,分别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2.讨论展示: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实验
实验现象
以何种形式分散在水中
形成的液体(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高锰酸钾加入水中
食盐加入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泥土加入水中
食用油加入水中
如果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则形成
;如果物质以
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则形成的是
。
学习活动二:阅读交流展示
阅读P4,总结溶液的特征和概念;交流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比较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时的分散微粒。
物质以
或
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的
、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学习活动三:合作实验探究
1.讨论展示:
加快物质溶解速率的方法。
2.实验探究:
用块状胆矾晶体来验证上述实验。总结加快物质溶解速率的方法有
、
、
。
学习活动四:合作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
向植物油和水的乳浊液中加入2~3滴洗洁精,振荡片刻,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2.讨论展示:
观察到的现象是
;展示乳化剂和乳化作用的图片,欣赏动画。找出身边的乳化,感受乳化剂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就用。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水洗涤试管内壁高锰酸钾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学习总结】
写写你对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总结及学习的反思
(
乳浊液
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悬浊液
溶
液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
【课后巩固】
1.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A.上面跟下面不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2.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加热高锰酸钾
3.将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
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
B.两种粉末混合
C.两种溶液混合
D.一种固体投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4.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
5.一杯食盐水,测得上层溶液的密度为a
g/cm3,下层溶液的密度为b
g/cm3,则a和b的关系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碘酒不是溶液
D.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
无色
②
混合物
③
化合物
④
均一
⑤
稳定
⑥
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8.下列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A.用洗涤剂清理油污
B.将冰块放入啤酒中使啤酒冰镇
C.将泥土放入清水中
D.用汽油洗去油污
9.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溶液是均一、透明的无色液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D.如果条件不变,食盐水放久了,食盐也是不会分离出来的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浓盐酸
B.硫酸
C.食醋
D.消毒酒精
11.在溶解蔗糖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其溶解速率的是
A.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
B.将固体研磨成粉末
C.在加入蔗糖的同时不断搅拌
D.增大压强
12.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13.在做溶解、过滤和蒸发实验时均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14.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有错误的一组
?
A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
B
微粒观点解释现象
蜡烛燃烧-放热反应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吸热反应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
C
?
元素与人体健康
?
D
?化学原理解释生活常识
缺锌-易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缺钙-易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
用洗涤剂除去油污-乳化作用
用汽油除去油污-溶解作用
15.乳化作用与溶解最大的不同是混合物中分散的物质形式不同,前者以
形式分散,后者以
形式分散。
16.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以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17.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铝和铜常用于制造电线,是用到了铝和铜的________________性。
(2)衣服上沾上了较多的油污时,可用汽油洗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用洗涤剂洗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0.024m3的钢瓶中,原因是___________。
(5)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很多,为加快溶解你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