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25 16: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
【基础过关】
1.201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2011年度首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
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
2.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
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中表示的是(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C.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D.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
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
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
5.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  )
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围海造陆 D.围湖造田
【能力提升】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  )
A.整体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7.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  )
A.abc B.def C.ace D.bdf
8.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  )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汉平原把旱地改为水田,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诗反映了(  )
A.岩石圈物质循环 B.能量交换
C.生物循环 D.大气循环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1.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读下面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这说明地理要素的变化会“____________”。
(3)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能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参考答案
1.B [植被遭破坏使沙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2.D [一定范围内山林生态系统中老虎的生长繁殖都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老虎和其他各种物种的数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3.B [该图表示了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不是差异性。]
4.D 5.D [第4题,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功能的总和。第5题,围湖造田将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且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6.A 7.B 8.D [根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其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bc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def则为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旱地改为水田,会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局面。]
9.C [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通过生物循环又被合成有机物,“落红”为有机物,“春泥”为无机物,落红化春泥,春泥更护花,实现了生物循环。]
10.B 11.A [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分解如下:①当地为平地、森林植被;②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由森林变为草原;③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2.(1)图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②⑧⑥③①⑦④⑨⑤)
(2)整体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
(3)热带雨林
解析 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生态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要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主线。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