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
【基础过关】
1.水圈的特点是( )
A.连续、规则
B.不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规则
D.连续、不规则
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2~4题。
2.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3.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4.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是( )
A.使陆地淡水得以更新
B.使海洋水体更新
C.增加陆地水体总量
D.减少海洋水体总量
5.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
B.春季,松花江上的春汛
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高山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
D.所有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
【能力提升】
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的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6~8题。
6.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 )
A.7、16 B.16、7 C.7、23 D.7、77
7.下列关于径流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径流量为L,量是7
B.径流量为N,量是23
C.径流量为M,量是7
D.径流量为L,量是39
8.能完成图中M功能的是( )
A.我国冬季风
B.我国夏季风
C.干热的山谷风
D.未登陆的台风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9~10题。
9.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1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1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都处于枯水期
B.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正进入春汛期
C.北半球的水循环活跃
D.开普敦地区的河流正处于枯水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戊环节下渗的条件是( )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4)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D [由水圈的定义可知。]
2.A 3.B 4.A [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①为降水,②为地表径流,③为蒸发,④为水汽输送。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了地表径流的环节。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5.C [黄河凌汛是外流河上的自然灾害,属海陆间循环;松花江的春汛属于外流河上的现象;坎儿井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不注入海洋,只参与内陆循环;并不是所有沙漠地区的河流都不流入海洋,如尼罗河,也就不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6.C [M=84-77=7;N=84+16-77=23。]
7.A [L为径流量,L=N-16=23-16=7。]
8.B [M表示水汽输送,其功能是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我国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9.D [从乍得湖流域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为降水补给,湖泊为内流湖,流域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故正确选项为D。]
10.B [从图中信息可判断出流域面积无变化。对比1963~2001年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可得出,湖泊总体水位下降。该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草原,湖底东南低,西北高。故正确选项为B。]
11.D [由题干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正值汛期;我国东北地区河流还没开始进入春汛;水循环在降水丰富的地区活跃,降水少的地区并不活跃;开普敦位于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此时降水少,河流正处于枯水期。]
12.(1)蒸发 降水 (2)地表径流 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等 (3)D (4)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5)河水污染现状;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河水的补给与宣泄);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气候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变化等。(写对两点即可)
解析 依据水循环环节,蒸发和降水是各大循环均有的环节。地表径流环节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人类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配。降水强度小,地面径流小,地表水下渗就多。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丰富,也会加强地表水的下渗。丁环节为地下径流,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以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从而增加地下径流量。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
【基础过关】
1.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
A.多年降水总量
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C.河流径流总量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B.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C.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D.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新京报》2011年1月6日报道: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召开全国冬麦主产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读图,完成3~4题。
3.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并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5~6题。
5.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能力提升】
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0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WATER SANITATION HYGIENE”,即“涉水卫生”。据此完成7~8题。
7.“涉水卫生”主要是针对水资源的________情况提出的( )
A.分配不均 B.日益紧张
C.污染日益严重 D.全球变暖
8.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此回答9~11题。
9.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严重的是( )
A.青岛 B.杭州
C.广州 D.南宁
10.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属于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导致三个湖泊水质变差的最终原因是( )
A.工业排放的污水 B.农村农药的排放
C.石油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突出
11.下列不属于造成上述污染的主要原因的是( )
A.三个湖泊周围地区人口众多,且都邻近大城市,污染物排放得多
B.三个湖泊水体相对封闭,水流速度均较缓慢
C.为了保持足够的水量,建造大量水利工程以储蓄水量,致使水流速度更为缓慢
D.周围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利用量大
阅读下面漫画,回答12~13题。
12.下列叙述不属于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是( )
A.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
B.臭氧层变薄,地球上的水进入太空增多
C.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
D.水浪费、水污染现象严重
1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大规模开采利用地下水
B.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拦截大气环流,增加降水
D.建立蓄水工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我国有10个省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生存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 000立方米。
材料三 中国七大水系中目前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 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
(3)上海地处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目前也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2.C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规模,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3.C [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4.B [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量。]
5.A 6.B [该岛国需要通过储存雨水和地表径流来保证供水,说明该岛国的用水量较大;进一步推测可知,该岛国的降水量较丰富,这样在雨季时,水资源供过于求,才可能通过储水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如果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储存后就不能利用。]
7.C [目前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饮水的安全。]
8.C [考查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以及读图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地下水位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1960年以后,城市地下水位迅速下降,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但是总的变化是呈下降趋势,即C项正确。]
9.A [青岛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少,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缺乏,杭州、广州、南宁都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10.D [“三湖”位于人口密集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排放量大,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物质,再加上“三湖”所处位置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11.D [“三湖”均位于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均出现水质性缺水。]
12.B 13.D [根据图示内容,可判断此漫画反映了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14.(1)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不足;水污染严重。
(2)春季气温回升,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
(3)增强节水意识;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的水质;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解析 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成因,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可从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工程、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约用水的工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方面入手。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
【基础过关】
1.下列洋流从成因上看,属于由盛行风吹拂而形成的是( )
①南赤道暖流 ②日本暖流 ③北太平洋暖流 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完成2~4题。
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判断,该海区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3.A处与B处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流经的是寒流
B.B处流经的是暖流
C.A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D.B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4.若此图表示大西洋海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位于大陆西岸
B.B位于大陆东岸
C.A可能是墨西哥湾暖流
D.B可能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B.影响海岸线地形
C.给沿岸带来风暴潮
D.加快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海水污染的范围
【能力提升】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下题。
6.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7~9题。
7.若该洋流系统在大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③是拉布拉多寒流
B.洋流①是本格拉寒流
C.洋流②③交汇处形成纽芬兰渔场
D.④是暖流
8.若该洋流系统在太平洋,则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依据上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气候干旱,降水减少,导致农业减产区域所濒临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10~11题。
10.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
A.a>b>c B.c>b>a
C.b>a>c D.a>c>b
11.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中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流暖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平均水温(°C)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海区位于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区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__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洋流分布模式的海区是______(双选)。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大渔场?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南赤道暖流是由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北太平洋暖流是由盛行西风影响形成。]
2.B [由北向南水温越来越高,可判断为北半球。]
3.C [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所以A处为自南向北流的暖流,B处为自北向南流的寒流。]
4.C [若此图表示大西洋海区,则A位于大陆东岸,可能是墨西哥湾暖流;B位于大陆西岸,可能是加那利寒流。]
5.A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②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③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④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是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⑤洋流可以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却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6.A [利用经纬度定位该国为澳大利亚,7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和我国东部沿海都盛行东南季风,且货轮主要顺着日本暖流航行,故选A。]
7.B 8.A 9.C [若图示洋流系统在大西洋,则③是巴西暖流,②是南赤道暖流,①是本格拉寒流,④是西风漂流,属于寒流;若在太平洋,则洋流①是秘鲁寒流,附近形成秘鲁渔场;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区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
10.B [从等盐度线的弯曲状况看,都是向盐度较低的一侧弯曲,表明是盐度升高,受暖流的影响而形成;暖流使等温线向较低的一侧弯曲,因此海水等温线大小的关系是c>b>a。]
11.D [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从上题的判断中可知为暖流,而且是由南向北流的,洋流应该为日本暖流。]
12.(1)北 (2)图略(14°C~16°C间画向右的暖流、A附近海域画向北的暖流和向南的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3)温带海洋性 增温增湿 (4)AB (5)不会。因为世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
解析 第(1)题,结合海水等温线分布知该海域为北半球。第(2)题,结合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海区,从而画出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和南、北向的洋流,并结合海域命名。第(3)题,A地应位于北纬40°~60°之间,受暖流及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第(4)题,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图知该形式洋流存在于北半球。第(5)题,由形成大渔场的条件判断,该海域不会形成大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