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的半圆交AB于C,D两点,弦AF切小半圆于点E.已知OA=2,OC=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
连接OE、OF
,求出圆心角度数,再利用面积和差计算即可.
【详解】
解:连接OE、OF
,
∵弦AF切小半圆于点E.
∴OE⊥AF,
∴AE=EF,
∵OC=OE=1,OA=2,
∴∠OAE=30°,
∴∠EOD=120°,∠FOD=60°,
,
扇形EOD的面积为:,
扇形FOD的面积为:,
△FOE的面积为:,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扇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2.如图,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AB,BC,CA为直径作半圆围成两月牙形,过点C作DFAB分别交三个半圆于点D,E,F.若,AC+BC=15,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16
B.20
C.25
D.30
【答案】C
【分析】
连接AF,BD,先证明四边形ABDF是矩形,然后由垂径定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表示出相应的线段长度,结合AC+BC=15,求出k的值,得到各个扇形的半径,再利用间接法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
解:连接AF,BD,如图,
∵AC、BC是直径,
∴∠AFC=90°,∠BDC=90°,
∵DFAB,
∴四边形ABDF是矩形,
∴AB=FD;
取AB的中点O,作OG⊥FD,
∵,
则设,,
由垂径定理,则,
∴,
∴,,,
由勾股定理,则
,,
∵AC+BC=15,
∴,
∴;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以及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从而求出线段的长度,进而求出面积.
3.如图,已知在中,,,,以为直径向外作半圆,是半圆上的一个动点,是的中点,当点沿半圆从点运动至点时,点的运动路径长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取AB的中点O、AC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接OC、OP、OM、OE、OF、EF,根据OM⊥PC,则∠CMO=90°,于是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所以M点的路径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点M运动的路径长.
【详解】
解:取AB的中点O、AC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接OC、OP、OM、OE、OF、EF,
∵,,,
∴AB=,
OC=×5=2.5,
∵M为PC的中点,
∴OM⊥PC,
∴∠CMO=90°,
∴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
点P点在A点时,M点在E点;点P点在B点时,M点在F点,易得四边形CEOF为矩形,EF=OC=2.5,
∴M点的路径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
∴点M运动的路径长=.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轨迹:点按一定规律运动所形成的图形为点运动的轨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确定M点的轨迹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
4.如图,有一圆形纸片圆心为,直径的长为,,将纸片沿、折叠,交于点,那么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如图,过点O作OG⊥BC于G,延长交于E,反向延长GO交AD于H,连接OC、OD,由折叠得OG=GE=,利用OC=1,求出∠OCG=,CG=,得到BC=2CG=,∠BOC=,同理:AD=,证明△BOG≌△AOH,推出OG=OH,得到弓形BC与弓形AD的面积相等,利用阴影的面积=2(S扇形BOC-S△BOC)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
如图,过点O作OG⊥BC于G,延长交于E,反向延长GO交AD于H,连接OC、OD,
由折叠得OG=GE,
∵OG⊥BC,
∴∠OGC=,CG=BG,
∵OG=OE=,OC=1,
∴∠OCG=,CG=,
∴BC=2CG=,∠BOC=,
同理:AD=,
∵AD∥BC,
∴∠OBC=∠OAD,OH⊥AD,
∵OA=OB,
∴△BOG≌△AOH,
∴OG=OH,
∴弓形BC与弓形AD的面积相等,
∴阴影的面积=2(S扇形BOC-S△BOC)==,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同圆的半径相等,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记各部分知识并综合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扇形纸片中,在桌面内的直线l上.现将此扇形在直线l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过程中无滑动),当落在l上时,停止旋转.则点O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分析:点O所经过的路线是三段弧,一段是以点B为圆心,10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弧,另一段是一条线段,和弧AB一样长的线段,最后一段是以点A为圆心,10为半径,圆心角为90°的弧,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点O经过的路线长
=
=
=12π
故选:B
【点睛】
考查旋转的性质以及弧长公式,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PQ是半⊙O的直径,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E是CD中点,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该半圆的直径PQ的长为(
)
A.cm
B.cm
C.cm
D.cm
【答案】D
【分析】
连接半径OB、OC、OF,可通过HL证明,得到OD=,最后运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半径OB、OC、OF,则OB=OC=OF,
在正方形ABCD中,AB=CD,
(HL),
∴OA=OD,OD=,
E是CD中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cm,
∴DE=4cm,CD=8cm,OD=4cm,
,
∴该半圆的直径为2OC=cm.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属于综合题,能够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并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所示,是半圆的直径,,,是弧上的一个动点(含端点,不含端点),连接,过点作于,连接,在点移动的过程中,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由∠AEC=90°知E在以AC为直径的⊙M的上(不含点C、可含点N),从而得BE最短时,即为连接BM与⊙M的交点(图中E′点),在Rt△BCM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M=,从而得BE长度的最小值BE′=BM-ME′=-2;由BE最长时即E与C重合,根据BC=3且点E与点C不重合,得BE<3,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
由题意知,∠AEC=90°,
∴E在以AC为直径的⊙M的上(不含点C、可含点N),
∴BE最短时,即为连接BM与⊙M的交点(图中E′点),
∵AB是半圆O的直径,
∴∠ACB=90°,
∴AB=5,AC=4,
∴BC=3,CM=2,
则BM===,
∴BE长度的最小值BE′=BM-ME′=-2,
当BE最长时,即E与C重合,
∵BC=3,且点E与点C不重合,
∴BE<3,
综上,-2≤BE<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根据题意得出BE最短时,即为连接BM与⊙M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边长为2a的等边△ABC中,D为BC中点,M是高CH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B,将线段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HN,则在点M运动过程中,线段HN长度的最小值是(
)
A.a
B.
C.
D.
【答案】D
【分析】
连接M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H=BD,再求出∠HBN=∠MBD,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MB=NB,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MBD≌△NB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HN=MD,然后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MD⊥CH时最短,再根据∠BCH=30°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MD,
∵旋转角为60°,
∴∠MBH+∠HBN=60°,
又∵∠MBH+∠MBC=∠ABC=60°,
∴∠HBN=∠DBM,
∵CH是等边△ABC的对称轴,
∴HB=AB,
∴HB=BD,
又∵MB旋转到BN,
∴BM=BN,
在△MBD和△NBH中,
,
∴△MBD≌△NBH(SAS),
∴MD=NH,
根据垂线段最短,MD⊥CH时,MD最短,即HN最短,
此时∵∠BCH=×60°=30°,CD=AB=×2a=a,
∴MD=CD=×a=,
∴HN=,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9.如图所示,在内有折线,其中,则的长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
过点O分别作OD⊥AB,OE⊥BC,垂足分别为点D、E,延长DO交BC于点H,连接OB,然后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OD的长,进而可得B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可求解问题.
【详解】
解:过点O分别作OD⊥AB,OE⊥BC,垂足分别为点D、E,延长DO交BC于点H,如图所示:
∴BE=CE,
∵,
∴,
∴,
∴,
∵,
∴,,
∴,,
∴OH=4,
∵∠HDB=90°,
∴∠HOE=30°,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半圆的直径AB=6,C为半圆上一点,连接AC,BC,D为BC上一点,连接OD,交BC于点E,连接AE,若四边形ACDE为平行四边形,则AE的长为_____.
【答案】
【分析】
如图,连接OC.证明AC=DE=2OE,利用勾股定理构建关系式,可得结论.
【详解】
如图,连接OC.
∵AB是直径,
∴∠ACB=90°,
∵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AC=DE,CD=AE,AC∥DE,
∴∠ACE=∠DEC=90°,
∴OD⊥BC,
∴EC=EB,
∵OA=OB,
∴AC=2OE=DE,
∵OD=OC=3,
∴OE=1,DE=2,
∴CE2=OC2-OE2=CD2-DE2,
∴32-12=CD2-22,
∴AE=CD=或-(舍弃).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1.如图,在扇形AOB中,∠AOB=90°,正方形OCED的顶点C,D分别在半径OA,OB上,顶点E在上,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若OA=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
【答案】1
【分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OE=∠BOE=45°,∠ECO=∠COD=∠ECO=∠EDO=90°,CE=OC,再求出正方形OCED的边长,得出S阴影部分=S正方形OCED-S扇形COD+(S扇形AOB-S正方形OCED),最后求解即可.
【详解】
解:连接OE,交于W,连接DE,则OA=OE=OB=2四边形OCED是正方形,
∴∠AOE=∠BOE=45°,∠ECO=∠COD=∠ECO=∠EDO=90°,CE=OC
在等腰△OCE中,CE=OC=
S扇形AOE-S△EOC=S扇形EOB-S△EOD
S阴影部分=S正方形OCED-S扇形COD+(S扇形AOB-S正方形OCED)
=
=1.
故填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灵活应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和正方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一点,以OA为直径的圆交轴于点B,点C为弧OBA的中点,连接CB并延长交OA的延长线于点D,若CD=,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
【答案】(,)或(,)
【分析】
作出如图的辅助线,先证明Rt△EPCRt△HOP(AAS),设点A(,),则B
(,),P(,),H
(,),求得C(,),再求得直线OA、BC的解析式,联立求得点D的坐标,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连接AB,过P作PE⊥轴于H,过C作CE⊥并的延长线交于E,如图:
∵OA为⊙P直径,点C为弧OBA的中点,
∴∠OBA=90,∠OPC=90,OP=
PC,
∴∠OPH+∠EPC=∠OPH+∠POH=90,
∴∠EPC=∠POH,
∴Rt△EPCRt△HOP(AAS),
∴EP=HO,EC=
HP,
设点A(,),则B
(,),P(,),H
(,),
∴EP=HO=,EC=
HP=,
∴C(,),
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直线OA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解方程组得:,
∴D
(,),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
整理得,,
解得:或或(负值不合题意,全部舍去),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点A的坐标为(,)或(,)
.
故答案为:(,)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的⊙O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点B是⊙O上一动点,点C为弦AB的中点,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则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2
【分析】
如图,连接OB,取OA的中点M,连接CM,过点M作MN⊥DE于N.首先证明点C的运动轨迹是以M为圆心,1为半径的⊙M,设⊙M交MN于C′.求出MN,当点C与C′重合时,△C′DE的面积最小.
【详解】
解:如图,连接OB,取OA的中点M,连接CM,过点M作MN⊥DE于N.
∵AC=CB,AM=OM,
∴MC=OB=1,
∴点C的运动轨迹是以M为圆心,1为半径的⊙M,设⊙M交MN于C′.
∵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
∴D(4,0),E(0,﹣3),
∴OD=4,OE=3,
∴DE==5,
∵∠MDN=∠ODE,∠MND=∠DOE,
∴△DNM∽△DOE,
∴
,
∴,
∴MN=,
当点C与C′重合时,△C′DE的面积最小,△C′DE的面积最小值=×5×(﹣1)=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的性质,圆的有关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4.如图,点P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外一动点,且PA⊥PB,连接AC、PC,则△PAC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
【答案】+1
【分析】
依题意,如图,作以AB为直径的⊙O交线段AC于点E,连接PE、OE、BE;可得△AE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要使得△APC的面积最大,只需使得△APE面积最大即可;又AE长度为定值;只需使△APE中AE边上的高,最大即可.
【详解】
依题意:
∵;OA=OB=OE=1;
△A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Rt△AOE中,设AE边上的高为:,利用等面积法:
;∴
∴△APE中AE边上的高的最大值为:;
∴△APE面积的最大值为:;
∴△PAC的最大面积为:;
故填:.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及圆的性质,关键在辅助线添加和圆周角的应用,重点在等积法的使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5题,16题7分,17,18题8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如图,是的直径,弦于点E,点G为弧上一动点,与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
(1)判定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平分.
(3)在G点运动过程中,当时,,求的面积.
【答案】(1),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3)25π
【分析】
(1)由垂径定理得出,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
(2)连接,由垂径定理得出,由圆周角定理得出,由四边形为圆内接四边形,得出,推出,即可得出结论;
(3)由证得,得出,由勾股定理得出,设的半径为,则,在中,,解得,从而可得面积.
【详解】
解:(1);理由如下:
是的直径,弦,
,
,
故答案为:;
(2)连接,如图所示:
是的直径,弦,
,
,
四边形为圆内接四边形,
,
,
平分;
(3)在和中,
,
,
,
,
设的半径为,则,
在中,,
解得:,即的半径为5,
∴的面积为25π.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于点,,连结,.
(1)求证:.
(2)当,的度数之比为时,求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
(1)连接AD后,证明这两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该题得证;
(2)由这两条弧度数之比为4:5,分别求出它们的度数,再根据
,求出和的度数,即可求出
和,利用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
【详解】
解:(1)如图,连结,
∵是直径,
∴,
∵,
∴,
∴.
(2)∵,与的度数之比为,
∴,,
∵,∴,
∴,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中的弧和圆周角之间的关系,学生应在理解圆周角定理以及其推论的同时,能熟练应用它们,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通过连线,构造两弧所对的圆周角,通过角的关系来证明弧的关系,同时应明白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弧的度数的二分之一,能由弧度求出角度,只有牢牢记住它们的关系,才能灵活地在角与弧之间进行转化,求出答案.
17.已知的直径,弦与弦交于点E.且,垂足为点F.
(1)如图1,如果,求弦的长;
(2)如图2,如果E为弦的中点,求
【答案】(1);(2)
【分析】
(1)
连接OC,由垂径定理、等弦得到等弧,根据同圆中弧与圆心角的关系可求出∠,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利用垂径定理求出;
(2)
连接BC,根据AB为直径,得到,再得到,证明,求得是的中位线,设,则根据,求出的值,由勾股定理求出的值,再求出的值,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
,连接OC,
又,
即,
,
则;
如图2,连接,
为直径,
,
,
,
又
是的中位线,
设,
则
解得:,
则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弧,弦,圆心角定理,以及勾股定理,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中位线定理,熟悉并灵活运用以上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1,在中,点D是边上的中点.、分别垂直射线于点E、F.
(1)求证:;
(2)求证:;
(3)如图2,在矩形中,为直径的半圆O上有一个动点P,连接、.利用图1中得到的结论:探求的最小值是多少.
【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的最小值为388
【分析】
(1)由题意易得,,然后可证,则问题可证;
(2)由图1及勾股定理可得:,,,进而可得,,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两式相加即可得证;
(3)取AB的中点F,连接PF,由(2)中结论可得:,由题意易得,要使为最小,只需满足PF的值为最小,根据圆外的点到圆上的点的最值问题可得当点O、P、F三点共线时,PF可取最小值,连接OF,交⊙O于点P,过点O作OH⊥AB于点H,进而可得,然后问题可求解.
【详解】
(1)证明:∵,
∴,
∵点D是边上的中点,
∴,
∵,
∴(AAS),
∴;
(2)由图1及勾股定理可得:
,,,
由(1)可得:,,
∴,,
∵,
∴,,
∴
=,
=
=
=,
∴;
(3)取AB的中点F,连接PF,如图所示:
由(2)中结论可得:,
∵,DE是⊙O的直径,
∴,
∴,
要使为最小,只需满足PF的值为最小,根据圆外的点到圆上的点的最值问题可得当点O、P、F三点共线时,PF可取最小值,连接OF,交⊙O于点P,过点O作OH⊥AB于点H,如图所示:
∴,,
∴,
∴,
∴PF的最小值为,
∴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最值问题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圆的最值问题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试卷第1页,总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竞赛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的半圆交AB于C,D两点,弦AF切小半圆于点E.已知OA=2,OC=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
D.+
2.如图,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AB,BC,CA为直径作半圆围成两月牙形,过点C作DFAB分别交三个半圆于点D,E,F.若,AC+BC=15,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16
B.20
C.25
D.30
3.如图,已知在中,,,,以为直径向外作半圆,是半圆上的一个动点,是的中点,当点沿半圆从点运动至点时,点的运动路径长为(
)
A.
B.
C.
D.
4.如图,有一圆形纸片圆心为,直径的长为,,将纸片沿、折叠,交于点,那么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B.
C.
D.
5.如图,在扇形纸片中,在桌面内的直线l上.现将此扇形在直线l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过程中无滑动),当落在l上时,停止旋转.则点O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
A.
B.
C.
D.
6.如图,PQ是半⊙O的直径,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E是CD中点,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该半圆的直径PQ的长为(
)
A.cm
B.cm
C.cm
D.cm
7.如图所示,是半圆的直径,,,是弧上的一个动点(含端点,不含端点),连接,过点作于,连接,在点移动的过程中,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如图,边长为2a的等边△ABC中,D为BC中点,M是高CH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B,将线段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HN,则在点M运动过程中,线段HN长度的最小值是(
)
A.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9.如图所示,在内有折线,其中,则的长为__________.
10.如图,半圆的直径AB=6,C为半圆上一点,连接AC,BC,D为BC上一点,连接OD,交BC于点E,连接AE,若四边形ACDE为平行四边形,则AE的长为_____.
11.如图,在扇形AOB中,∠AOB=90°,正方形OCED的顶点C,D分别在半径OA,OB上,顶点E在上,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若OA=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
12.点A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一点,以OA为直径的圆交轴于点B,点C为弧OBA的中点,连接CB并延长交OA的延长线于点D,若CD=,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的⊙O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点B是⊙O上一动点,点C为弦AB的中点,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则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4.如图,点P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外一动点,且PA⊥PB,连接AC、PC,则△PAC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5题,16题7分,17,18题8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如图,是的直径,弦于点E,点G为弧上一动点,与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
(1)判定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平分.
(3)在G点运动过程中,当时,,求的面积.
16.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于点,,连结,.
(1)求证:.
(2)当,的度数之比为时,求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
17.已知的直径,弦与弦交于点E.且,垂足为点F.
(1)如图1,如果,求弦的长;
(2)如图2,如果E为弦的中点,求
18.如图1,在中,点D是边上的中点.、分别垂直射线于点E、F.
(1)求证:;
(2)求证:;
(3)如图2,在矩形中,为直径的半圆O上有一个动点P,连接、.利用图1中得到的结论:探求的最小值是多少.
试卷第1页,总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