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似三角形常考题(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相似三角形常考题(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0 20:04: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常考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本题3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

A.
B.
C.
D.
【答案】D
【分析】
根据条件,用b表示a,再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性质和分式的求值,根据条件,用b表示a是解题的关键.
2.(本题3分)如图,直线,另两条直线分别交这三条直线点A、B、C、D、E、F,且AB=3,DE=4,EF=2,则(

A.BC:DE=1:2
B.BC:DE=2:3
C.BC·DE=8
D.BC·DE=6
【答案】D
【分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则利用比例性质可得到BC,然后计算DE?BC.
【详解】
解:∵l1∥l2∥l3,
∴,即,
∴BC,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DE?BC=46.
BC:DE=3:8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本题3分)如果,,则的面积与的面积之比为(

A.
B.
C.
D.
【答案】D
【分析】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
【详解】
解:∵△ABC∽△DEF,且,
∴的面积与的面积之比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本题3分)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去观察一个三角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扩大10倍;②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10倍;
③三角形的面积扩大10倍;④三角形的周长扩大10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C
【分析】
根据相似形的性质,结合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解:①三角形的每个角不会变化,故错误;
②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10倍,故正确;
③三角形的面积会扩大100倍,故错误;
④三角形的周长会扩大10倍,故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是相似比的平方.
5.(本题3分)如图,已知是三角形中的边上的一点,,的平分线交边于,交于,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B.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C.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D.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答案】C
【分析】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题.
【详解】
解:A.
又平分
故A不符合题意;
B.平分

故B不符合题意;
C.
三角形与三角形,仅有一个公共角,不能证明相似,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6.(本题3分)如图,在中,点在边上,则在下列四个条件中:①;②;③;④,不能判定与相似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题: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据此解题.
【详解】
解:①在与中,
,,
正确,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在与中,
,,
正确,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在与中,


正确,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在与中,
即,
不符合相似三角形判定法则,错误,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7.(本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过矩形的对称中心O的直线EF,分别与AD、BC交于点E、F,且若H为OE的中点,连接BH并延长,与AD交于点G,则BG的长为(

A.8
B.
C.
D.
【答案】D
【分析】
由矩形的中心对称性质可得AE=FC=2,OE=OF,由矩形的性质可得AD//BC,即EG//BF,从而可判定△EHG∽△FH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EG的长,从而得到AG的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得BG的长即可.
【详解】
解:∵在矩形ABCD中,直线EF过矩形的对称中心O,
∴把矩形分割成的两部分图形一样,
∴,,
∵H为OE的中点,
∴,
∴,
∵四边形ABCD为矩形,
∴,即,
∴,
∴∽,
∴,
∵,
∴,
∴,
∵,
∴由勾股定理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8.(本题3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D长为8cm,边AB长为6cm,从中截去一个矩形(图中阴影部分),如果所截矩形与原矩形相似,那么所截矩形的面积是(  )
A.28cm2
B.27cm2
C.21cm2
D.20cm2
【答案】B
【分析】
根据题意,截取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利用相似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得.
【详解】
解:依题意,在矩形ABDC中截取矩形ABFE,
则矩形ABDC∽矩形AEFB,
则,
设AE=xcm,得到:,解得:x=4.5,
经检验x=4.5是原方程的解
则截取的矩形面积是:6×4.5=27(cm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分清矩形的对应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本题3分)如图,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底边上的高为,现沿底边依次向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答案】B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求得顶点到这个正方形的长,再根据矩形的宽求得是第几张.
【详解】
解: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正方形中平行于底边的边是2cm,
所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设从顶点到这个正方形的线段为xcm,
则,解得x=2,
所以另一段长为12-2=10,
因为10÷2=5,所以是第5张.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本题3分)如图,在中,,以其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结交于点,连结,.若,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B
【分析】
易证△EAC∽△CB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CH=2CE得:BC=2AC,过点C作CN⊥AB于点N,由已知及辅助线作法,可得△CAN∽△BAC,从而有CN=2AN,设AN=a,则CN=2a,从而,
,由勾股定理计算得:AB=5a,所以BN=4a;易得△CNM∽△GBM,由相似的性质可求得NM的长,从而求得BM,最后得结论.
【详解】
如图,过点C作CN⊥AB于点N
由题意知:△EAC、△CBH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EAC∽△CBH

∵CH=2CE
∴BC=2AC
∵∠CAN=∠ACB=90,∠CAN=∠BAC
∴△CAN∽△BAC

∴CN=2AN
设AN=a,则CN=2a
在Rt△CAN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Rt△CAB中,由勾股定理得:
∴BN=AB-AN=5a-a=4a
∵四边形ABGF为正方形
∴BG=AB=5a
∵AB⊥BC,CN⊥AB
∴CN∥BC
∴△CNM∽△GBM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通过作辅助线得△CAN∽△BAC,由此得出CN=2AN是本题的关键和难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本题3分)如果4是a与8的比例中项,那么a的值为_____.
【答案】2
【分析】
根据比例中项的意义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8a=42=16,
∴a=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比例中项的应用,熟练掌握比例中项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2.(本题3分)线段,为线段上一点(),当______时,点为的黄金分割点.
【答案】
【分析】
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C为较长线段;则AC=AB,代入数据即可得出AC的值.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AC=AB=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且使AC是AB和BC的比例中项(即AB:AC=AC:BC),叫做把线段AB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AB≈0.618AB,并且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13.(本题3分)如图,AB∥DE,若AC=4,BC=2,DC=1,则EC=_____.
【答案】2
【分析】
由AB∥DE,即可证得△ABC∽△ECD,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CE的长.
【详解】
解:∵AB∥DE,
∴△ABC∽△ECD,
∴,
∵AC=4,BC=2,DC=1,
∴,
解得:CE=2.
故答案为:2
【点睛】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4.(本题3分)如图,直线l1∥l2∥l3,分别交直线m、n于点A、B、C、D、E、F,若AB:BC=5:3,DE=15,则EF的长为___.
【答案】9
【分析】
直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直线l1∥l2∥l3,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
∴,
解得:,
经检验,是上述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9.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理解并熟练运用基本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15.(本题3分)如图,梯形中,,与相交于点,已知,,那么_____
【答案】
【分析】
由可知,△ABD中AD边上的高和△CBD中BC边上的高相同,根据,可求得AD与BC之比,通过△ADO和三角形CBO相似求出OD与OB之比,再通过三角形ABD面积即可求出.
【详解】
解:∵,
∴△ADO∽△CBO,△ABD中AD边上的高和△CBD中BC边上的高相同,
∴,
∵,,
∴,
又∵△ADO∽△CBO,
∴,即,
由于△ABD和△AOD中,OB、OD边上的高相同,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16.(本题3分)已知点、,以原点О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位1:4,把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2)或(1,﹣2).
【分析】
分对应点与AB在位似中心O同侧时,以及与AB在位似中心O异侧时,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即可.
【详解】
解:∵点A(﹣4,8)、B(﹣12,﹣4),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4,把△ABO缩小,
∴A点坐标都乘以或﹣即可得出答案,
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1,2)或(1,﹣2),
故答案为:(﹣1,2)或(1,﹣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的性质,注意要分在位似中心的同侧与异侧两种情况求解.
17.(本题3分)如图,点O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的交点,点E为边的中点,连结交于点F,则的值为______.
【答案】
【分析】
先证?AFD∽?EFB,得出,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得出FD=2BF,再根据BD=BF+FD=BF+2BF=3BF,OF=BO-BF=BD-BF=×3BF-BF=BF得出结论.
【详解】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BO=OD=BD,AD∥BC,
∴∠ADO=∠OBC,∠DAE=∠AEB,
∴?AFD∽?EFB,
∴,
又∵E为边BC的中点,
∴BE=BC,
∴,
∴,
∴FD=2BF,
∴BD=BF+FD=BF+2BF=3BF,OF=BO-BF=BD-BF=×3BF-BF=BF,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7分)已知,且.
求:(1)、、的值.
(2)的值.
【答案】(1),,;(2)
【分析】
(1)根据比例设a=4k,b=3k,c=2k,然后代入等式求出k的值,再求解即可;
(2)把a、b、c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1)∵a:b:c=4:3:2,
∴设a=4k,b=3k,c=2k,
代入a+3b?3c=14得,4k+3?3k?3?2k=14,
解得k=2.
所以a=8,b=6,c=4;
(2)4a?3b+c=4×8?3×6+4=32?18+4=18.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求解更简便.
19.(本题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画出关于x轴对称得到的,并写出和的坐标:
画出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放大2倍的位似图形在网格线内作图.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直接利用位似中心的位置以及位似比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
设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点与点重合,即,且点是的中点,
则,
解得,
即,
同理可得,
顺次连接点可得,如图所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位似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20.(本题8分)如图所示,∠C=90°,BC=8cm,cosA=3︰5,点P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CA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过多少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
【答案】当运动时间为s或s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
【分析】
由题意易得,,则有,,,则可分①当时,则,②当时,则,进而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
解:∵∠C=90°,cosA=3︰5,
∴,
∵BC=8cm,
∴,,
∵点P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CA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有:,
∴,
①当时,则,
∴,即,
解得:,
②当时,则,
∴,即,
解得:;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s或s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函数,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函数是解题的关键.
21.(本题8分)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是的中点,连结,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连结,交于点.
(1)如图1,当点与点重合时,求的长.
(2)如图2,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与相交于点.若.
①求证:.
②求线段的长.
【答案】(1);(2)①见详解;②
【分析】
(1)先求出AC=2,根据AB∥CD,证△AGE∽△CGD,得,即,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2)①由得∠1=∠2,结合AB∥CD,∠1=∠4,即可得到结论;②由勾股定理得AM2?DM2=AD2,从而求得DM=,再由△ABF∽△MCF,得,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在正方形ABCD中,AB∥CD,∠ADC=90°,AD=CD=2,
∴AC==,
∵AB∥CD,
∴△AGE∽△CGD,
∴,

∴AG=;
(2)①∵,
∴∠1=∠2,
∵AB∥CD,
∴∠1=∠4,
又∵∠2=∠3,
∴∠3=∠4,
∴DM=MG;
②∵是的中点,
∴=1,
∵在Rt△ADM中,AM2?DM2=AD2,DM=MG,
∴(DM+1)2?DM2=22,
解得:DM=,
∴CM=CD?DM=2?=,
∵AB∥CD,
∴△ABF∽△MCF,
∴,即
∴BF=.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
22.(本题9分)如图,AB和CD为⊙O的直径,AB⊥CD,点E为CD上一点,CE=CA,延长AE交⊙O于点F,连接CF交AB于点G.
(1)求证:CE2=AE?AF;
(2)求证:∠ACF=3∠BAF;
(3)若FG=2,求AE的长.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分析】
(1)先判断出∠ACE=∠AFC,进而判断出△ACE∽△AFC,得出AC2=AE?AF,即可得出结论;
(2)先求出∠CAE=∠CEA=67.5°,进而求出∠BAF=∠DCF=22.5°,即可得出结论;
(3)先求出FH,GH,再判断出AH=FH=2,最后判断出EF=FG,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B和CD为⊙O的直径,AB⊥CD,

∴∠ACE=∠AFC,
∵∠CAE=∠FAC,
∴△ACE∽△AFC,
∴,
∴AC2=AE?AF,
∵AC=CE,
∴CE2=AE?AF;
(2)∵AB⊥CD,
∴∠AOC=90°,
∵OA=OC,
∴∠ACE=∠OAC=45°,
∴∠AFC=∠AOC=45°,
∵AC=CE,
∴∠CAE=∠AEC=(180°﹣∠ACO)=67.5°,
∴∠BAF=∠CAF﹣∠OAC=22.5°,
∵∠AEC=∠AFC+∠DAF=45°+∠DCF=67.5°,
∴∠DCF=22.5°,
∴∠ACF=∠OCA+∠DAF=67.5°=3×22.5°=3∠BAF;
(3)如图,过点G作GH⊥CF交AF于H,
∴∠FGH=90°,
∵∠AFC=45°,
∴∠FHG=45°,
∴HG=FG=2,
∴FH=2,
∵∠BAF=22.5°,∠FHG=45°,
∴∠AGH=∠FHG﹣∠BAF=22.5°=∠BAF,
∴AH=HG=2,
∴AF=AH+FH=2+2,
由(2)知,∠OAE=∠OCG,
∵∠AOE=∠COG=90°,OA=OC,
∴△AOE≌△COG(SAS),
∴OE=OG,∠AEO=∠CGO,
∴∠OEF=∠OGF,
连接EG,
∵OE=OG,
∴∠OEG=∠OGE=45°,
∴∠FEG=∠FGE,
∴EF=FG=2,
∴AE=AF﹣EF=2+2﹣2=2.
【点睛】
此题是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出AF是解本题的关键.
23.(本题10分)如图,在中,,将沿直线翻折得到,连接交于点.是线段上的点,连接.是的外接圆与的另一个交点,连接.
(1)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求证:;
(3)当时,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和互相平分,求的值.
【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
【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则有BF为的外接圆的直径,进而可得,进而问题可求证;
(2)由(1)可得,,进而可得,然后问题可求证;
(3)设EF交AB于点J,连接AE,由(2)可得,,由题意易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可得,则,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最后问题可求解.
【详解】
证明:(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是的外接圆与的另一个交点,
∴BF为的外接圆的直径,
∴,
∴是直角三角形;
(2)由(1)可得,,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
∴,
∴;
(3)解:设EF交AB于点J,连接AE,如图所示:
由(2)可得,,
∵和互相平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EF∥BD,
∵,
∴AF=DF,
∵,
∴,
∴,
∵,
∴,
∴,
∴,
同理可证:,
∴,
∴,
∵,
∴,即,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m的值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圆周角,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圆周角是解题的关键.
试卷第1页,总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常考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本题3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

A.
B.
C.
D.
2.(本题3分)如图,直线,另两条直线分别交这三条直线点A、B、C、D、E、F,且AB=3,DE=4,EF=2,则(

A.BC:DE=1:2
B.BC:DE=2:3
C.BC·DE=8
D.BC·DE=6
3.(本题3分)如果,,则的面积与的面积之比为(

A.
B.
C.
D.
4.(本题3分)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去观察一个三角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扩大10倍;②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10倍;
③三角形的面积扩大10倍;④三角形的周长扩大10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本题3分)如图,已知是三角形中的边上的一点,,的平分线交边于,交于,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B.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C.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D.三角形相似于三角形
6.(本题3分)如图,在中,点在边上,则在下列四个条件中:①;②;③;④,不能判定与相似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本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过矩形的对称中心O的直线EF,分别与AD、BC交于点E、F,且若H为OE的中点,连接BH并延长,与AD交于点G,则BG的长为(

A.8
B.
C.
D.
8.(本题3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D长为8cm,边AB长为6cm,从中截去一个矩形(图中阴影部分),如果所截矩形与原矩形相似,那么所截矩形的面积是(  )
A.28cm2
B.27cm2
C.21cm2
D.20cm2
9.(本题3分)如图,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底边上的高为,现沿底边依次向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10.(本题3分)如图,在中,,以其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连结交于点,连结,.若,则的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本题3分)如果4是a与8的比例中项,那么a的值为_____.
12.(本题3分)线段,为线段上一点(),当______时,点为的黄金分割点.
13.(本题3分)如图,AB∥DE,若AC=4,BC=2,DC=1,则EC=_____.
14.(本题3分)如图,直线l1∥l2∥l3,分别交直线m、n于点A、B、C、D、E、F,若AB:BC=5:3,DE=15,则EF的长为___.
15.(本题3分)如图,梯形中,,与相交于点,已知,,那么_____
16.(本题3分)已知点、,以原点О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位1:4,把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17.(本题3分)如图,点O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的交点,点E为边的中点,连结交于点F,则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9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7分)已知,且.
求:(1)、、的值.
的值.
19.(本题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画出关于x轴对称得到的,并写出和的坐标:
画出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放大2倍的位似图形在网格线内作图.
20.(本题8分)如图所示,∠C=90°,BC=8cm,cosA=3︰5,点P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CA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过多少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
21.(本题8分)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是的中点,连结,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连结,交于点.
(1)如图1,当点与点重合时,求的长.
(2)如图2,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与相交于点.若.
①求证:.
②求线段的长.
22.(本题9分)如图,AB和CD为⊙O的直径,AB⊥CD,点E为CD上一点,CE=CA,延长AE交⊙O于点F,连接CF交AB于点G.
(1)求证:CE2=AE?AF;
(2)求证:∠ACF=3∠BAF;
(3)若FG=2,求AE的长.
23.(本题10分)如图,在中,,将沿直线翻折得到,连接交于点.是线段上的点,连接.是的外接圆与的另一个交点,连接.
(1)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求证:;
(3)当时,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和互相平分,求的值.
试卷第1页,总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