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评(四)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北宋建立后不久,先后与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争,后来战争双方达成和议。于是三角鼎立的复杂政治格局形成了。这里的“三角”分别指
A.北宋、辽、西夏 B.辽、西夏、金
C.金、南宋、辽 D.金、西夏、北宋
2.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至中原地区 B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
C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 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3.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4.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福州
5.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 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
6.下列城市中,不曾设有市舶司的是
A.广州 B.泉州 C.扬州 D.临安
7.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铸造货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C.江南经济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
8.魏泰语:“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这说明宋朝实行的政策是
A.重文轻武 B.重武轻文 C.文武并重 D.轻文轻武
9.图片中不能反映出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 B. C. D.
10.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落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④建立元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工商业者的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允许做官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12.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原因,下列不正确是
A.多数农民不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B.雕版印刷的普及
C.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
D.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13.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你知道城市居民主体是谁么?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市民中的官僚、商人、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B.宋朝政府将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单独管理,他们是城市主体。
C.居住在城市非农业人户成为城市主体。
D.知识分子和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14.在南宋王朝统治区内,产量居于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粟
15.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舍 D.坊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元朝编写的刊行全国的农书是
A.《农桑辑要》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8.下列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9.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A.辽阳省 B.岭北省 C.吉林省 D.黑龙江省
20.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二.历史探究
21.关于北宋的两次议和活动(分别指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大致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北宋、南宋接受了少数民族政权议和条件给当时政府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两宋的灭亡。弊大于利,此举不可取。其二,认为议和活动是民族和睦的表现,利大于弊。请结合时代背景和有关史实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2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纵观我国历史长河,民族之间,有友好有冲突。请你说一说我国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民族关系的发展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评(四)
一.选择题
1————5 ACCBC
6————10 CBAAB
11————15 BACAC
16————20 BAAAC
二.历史探究
21.同意第一种看法。
两宋时期是与几个少民族政权的并立时期。
(1)澶渊之盟,夏宋和议,是在少数民族不断进攻北宋政权,威胁着北宋的安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讲“和”的。
(2)北宋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接受了屈辱条件,这种和议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每年给予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形成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4)统治者为转嫁危机,加重对人民剥削,引起了阶级矛盾激化,起义不断。
同意第二种看法。
北宋时期是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1)西夏、辽政权兴起之后,不断对北宋政权用兵,战争连年不断,给双方带来了巨大战争痛苦,严重破坏了当时社会生产,威胁北宋安全。澶渊之盟,宋夏和议是民族融合友好的表现。
(2)和议使双方结束战争状态,维护了长久的和平关系,有利于两方的生产发展和恢复。
(3)和议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在边境设置榷场,贸易交往,丰富了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4)和议是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表现。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促使了先进文明向边疆地区扩展,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所以“和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2.唐朝:唐朝与吐蕃关系密切,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给吐蕃
宋朝:北宋时期与辽和西夏交战,后议和,宋给辽和西夏岁币;南宋与金交战,后达到和议,南宋向金臣。
看法:虽然历史上我们国家各民族之间有友好有冲突,但民族融合和民族友好是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长期友好往来,世代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外来侵略,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