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堂吉诃德〉》备课资料及练习
作者通过儿童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你的一辈子。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秾丽(nóng) 静穆(mù) 娱乐(yú) 啜泣(chuò) 长髯(rán) 呵斥(hē) 蹩脚(bié)
阴霾(mái) 憔悴(qiáo) 奄奄(yǎn) 沉甸甸(diān) 稚嫩(zhì) 歧路(qí)
2、形近字
┏拨(bō)拨款 ┏稚(zhì)稚气 ┏侍(shì)侍从 ┏搀(chān)搀扶
┃ ┃ ┃ ┣馋(chán)馋猫
┗拔(bá)拔剑 ┗雅(yǎ)文雅 ┗待(dài)对待 ┗谗(chán)谗言
3、多音字
┏(chàn)颤抖 ┏(lù)绿林 ┏(sì)似乎 ┏(ái)挨打
颤┫ 绿┫ 似┫ 挨┫
┗(zhàn)寒颤 ┗(lǜ)绿色 ┗(shì)似的 ┗(āi)挨家挨户
4、词语解释
【秾 丽】繁盛艳丽。
【静 穆】安静庄严。
【笑 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啜 泣】抽抽搭搭的哭。
【呵 斥】大声斥责。
【蹩 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阴 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云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憔 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稚 嫩】幼稚不成熟。
【攀 附】附着东西往上爬。
【歧 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5、文学常识真空
(1)《堂吉诃德》的作者是___(国家)伟大的___家、____家、诗人____(名字),本文作者___是__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
(2)作者认为自己_____阶段,读《堂吉诃德》的影响最大。
(3)夜莺的颂歌唱得____,_____的热烈,最____的花苞就此开放,____和___的阳光就___更忙,花木就都一片____,____起来。
【参考答案】
(1)西班牙 小说 戏剧 塞万提斯 亨利希.海涅 德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童年
(3)温存似的软和 醉心融骨似 含羞 交情芳草 披着薄雾 吻 欢欣 颤动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亨利希·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1856),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1797年12月13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父母要他经商。1816年去汉堡叔父所罗门·海涅处,爱上了堂妹阿玛丽,开始写抒情诗。1819年秋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听奥·威·施莱格尔的德国语言史课,并经常与之来往,因而受浪漫派的影响。接下来他又到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在柏林时他听过黑格尔的哲学课程,结识了浪漫派作家沙米索、富凯等,并积极参加争取犹太人解放的工作。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在1821至1830年期间,海涅曾到德国各地和波兰、英国、意大利旅行。182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次年又出版“悲剧—抒情插曲”。1827年他把早期抒情诗汇集在一起出版,题名“歌集”,引起轰动,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这期间,他还创作了“哈尔茨山游记”等散文作品,也引起巨大反响。海涅这个时期的抒情诗和游记,大多抒写他个人的经历、感受、憧憬,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海涅深受鼓舞,决定前往巴黎。在这儿他结识了大仲马、贝朗瑞、乔治·桑、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和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家,并与空想主义者圣西门的信徒交往,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这时期他写了“论德国宗教和的历史”(1835)和“论浪漫派”(1836)两本著作。为了和激进派诗人内容空洞的“倾向诗”进行斗争,他写了长诗“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1843)。1843年底,海涅和马克思在巴黎结识。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他发表了“新诗集”(1844),其中包括一部分以“时代的诗”命名的政治诗,和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这些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两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1848年革命前夕时代的最强音。
海涅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忍受瘫痪的痛苦,在“床褥墓穴”用口授方式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中包括“罗曼采罗”(1851)、“1853至1854年诗集”和一些遗诗。这些中虽有悲愤忧郁之作,但大多数仍充满战斗的豪情、对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具有坚定的信心。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葬于蒙马特公墓。
2、背景材料
【明确】《堂吉诃德》是西班牙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作者写作这篇长篇小说的宗旨是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但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小说描写16世纪至17世纪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现了深切地同情。它对欧洲各国的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块瑰宝。
海涅写成的序译成中文有一万多字,课文节选的只是记述作者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真实感受的一部分。而序文的主要部分则从主题、人物和艺术处理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堂吉诃德》这部欧洲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肯定了塞万提斯的卓越贡献。
3、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堂吉诃德》,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作者更珍视哪个时期的感受?
【明确】 此题要求学生了解文中叙述的作者不同年龄读《堂吉诃德》的感受。作者在童年时代读《堂吉诃德》,感受到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英雄,为之钦佩、仰慕;“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味”;“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霉战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作者更珍视童年时期读书的感受。
4、“在人生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胖侍从总追踪在我的后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此题是让学生理解这个关键句的意思。
这句话强调了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意思是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不断前进。
5、仔细品味课文第一段中描写环境的文字,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初读《堂吉诃德》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明确】文章的第一段有两处描写环境的文字。第一处是童年的作者开始读《堂吉诃德》“把这位勇士经历的大事情来娱乐我的小心灵”的时候;第二处,则是“这位可怜的英雄给命运拨弄得成了个笑柄”“遭人嘲笑”的时候。因为童年的作者在读《堂吉诃德》的时候,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也感受到了当时的环境,而且这些人物、情节以及当时的环境也影响着作者的心情。因此在不同的心情下,就有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写景文字,前者“明媚”“热情”“欢欣”,后者“辛酸、悲切”。这种情景交融的感受深深地印在了童年作者的心里,所以对当时的环境“还回忆得很清楚”。
6、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描述自己童年时期阅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4): 用事实证明了儿童时代读《堂吉诃德》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和影响。
(2)结构图表
┏ 春光美好,娱乐心灵┓
┏ 童年初读 ┫ 战败猴子,可敬可佩┣ 同情仰慕,真实感受
┃ ┗ 英雄失败,心都要碎┛
读《堂吉诃德》┫
┃ ┏ 描摹细腻,印象深刻┓
┗ 成年回味 ┫ 震惊倾倒,影响深远┣ 勇士英雄,伴我人生
┗ 关键时刻,英雄导航┛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情景交融。
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不仅是儿童心目中的景物,也是诗化了和人格化了的环境描写,而且随着人物感受的变化,写景也有所不同,真正做到了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2)语言独特,韵味十足。
文中经典性的句子比比皆是,大诗人海涅尔抒情浓郁的文笔和大学者钱钟书睿智隽永的译笔珠联璧合,构成了这篇可供反复玩味的精品。
(3)对比鲜明,主旨深刻。
文中抓住作者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堂吉诃德》的不同感受,鲜明深刻地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人的一生。做到深入浅出,给人很大的启发。
2、试分析文中描写海涅在回忆他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时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明确】海涅在回忆童年读书的感受时,还回忆描写了当时的读书环境。这些描写也写出了真实的感受,融入了孩童的情感。“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花木就都一片欢欣,颤动起来。”这是儿童心目中的春天,诗化了的和人格化的环境描写。从这些情景交融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海涅的心境是多么好。在这种环境和心情中读《堂吉诃德》,“把这位勇士经历的大事情来娱乐我的小心灵”是多么的惬意,因而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许多年以后还回忆得很清楚”。文章写“我”为骑士的遭遇流泪时,穿插了景物 描写,写“花鸟林泉”“陪着我哭”;又在读骑士的一场失败的比武时,穿插了景物描写:“那是一个阴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凶恶的云……望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这两处描写和开始读《堂吉诃德》时正好形成强烈地对比,那里春光是多么明媚、欢欣,这里景色是如此悲哀、憔悴和灰暗。读一部书随着情节的发展、感受的变化,写景也有所不同,这很难用巧合来解释,应该可以说就是情景相应、情景交融。
3、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
【明确】在童年的海涅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是一个英雄,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但这第一印象影响了作者的一生。
从我们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堂吉诃德是一个披着骑士外衣的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典型,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他表面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满脑子充满骑士的幻想,脱离实际,不自量力。一味蛮干,干出了一系列荒唐可笑的蠢事。但这些荒唐可笑的举止都出自真诚善良的动机,掩盖着崇高伟大的精神,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游侠世风。
四、课内阅读
我在游记第四部里写了上面一段,描摹多年以前读《堂吉诃德》的印象,如今又过了八年。天呀!时光真是飘忽!我在屠赛尔道夫地方皇家花园的叹息小径里把这部书看完,还仿佛是昨天的事呢。这位伟大骑士的所作所为,依然叫我震惊倾倒。是不是好多年来,我的心始终没有变呢?还是绕了个巧妙的圈子,又回到童年的情思呢?后面这一说也许道着了,因为我记得每隔五年看一遍《堂吉诃德》,印象每次不同。我发育的是个青年的时候,伸出稚嫩的手去采生命的玫瑰花,爬上峰巅去攀附太阳,夜里做的梦全是老鹰和清白无暇的少女,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味,看见这部书就不耐烦似的,把它搁在一边。后来我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楣战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我说,这家伙是个傻瓜。可是,说也奇怪,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
1、给下列字注音。
搁( ) 倾( ) 歧( )
2、解释文中加红的词语。
飘忽:
攀附:
相安无事:
3、作者写了文中写了作者哪几个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4、作者为什么更珍视童年时期的感受?
5、你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书?说说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gē qīng qí
2、轻快地移动 依着东西往上爬去接近 相处没有冲突
3、童年、青年、成年三个时期
4、因为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前进。
5、例:我印象最深的书是《水浒传》,当初读书时,饭也顾不上吃,妈妈喊上三五声都不动窝,啃着馒头看《水浒传》,那真是天大的享受。读<堂吉诃德>
Ⅰ.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秾(nóng):1.草木茂盛。如:夭桃秾李。
苔:1.(tāi)舌苔。2.(tái)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本文取此义。
啜(chuò):1.喝。如:啜茗(喝茶)。2.抽泣的样子。如:啜泣。
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
骑(qí):1.两腿跨坐。如:骑马。2.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如:坐骑。3.兼跨两边。如:骑缝。4.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
蹩(bié):脚腕子或手腕子扭伤。
霾(mái):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云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通称阴霾。
憔(qiáo)悴(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二、词语识记
秾丽:繁盛艳丽。
蹩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飘忽:(1)(风、云等)轻快地移动。(2)摇摆浮动。如情绪飘忽不定。
倾倒:(1)由于歪斜而倒下。(2)十分佩服或爱慕。本文取此义。
稚嫩:(1)幼小而娇嫩。(2)幼稚;不成熟。
攀附:(1)附着东西往上爬。(2)比喻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高升。
三、预习效果反馈
1.《堂吉诃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作者为什么珍视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3.你知道海涅在文中写了他哪三个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吗?
4.文中提到了《堂吉诃德》这部书的哪些人物?请列举出三个来。
Ⅱ.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那片刻的时光,我还回忆得很清楚,是五月里一个 的日子, 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 的夜莺向它颂赞。夜莺的颂歌唱得温存似的 ,醉心融骨似的 ,最含羞的花苞就此开放,多情芳草和披着薄雾的阳光就 得更忙,花木就一片 , 起来。
2.那是个 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 的云,黄叶儿 从树上落下来, 的晚花奄奄待尽,头也抬不起,花上压着 的泪珠,夜莺儿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
3.《读》作者 ,是 国诗人。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二)段落层次
1.第1段:交代了自己第一次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和当时的 。
2.第2段:复述堂吉诃德被打败的情节,表达对英雄的 。
3.第3段:补叙银月骑士的身份,他是一个 。
4.第4段:在不同时期,读《堂吉诃德》的不同感受。
(三)写作特点
表达方式:本文采用了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把自己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及情景写得生动感人。
词语运用:这篇序文的作者是德国诗人亨利希 海涅,中文译者是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先生。语言俏丽而有韵味,形象而又生动。
中心表达:在少年读者的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位“勇士”、“英雄”。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你的一生。
写作借鉴:如身临其境的描写,是本文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如堂吉诃德被银月骑士打败后,作者写读此情景时的天气描写是这样的:“那是个阴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凶恶的云,黄叶儿凄凄凉凉从树上落下来,憔悴的晚花奄奄待尽,头也抬不起,花上压着沉甸甸的泪珠,夜莺儿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这样的描写更能吸引读者。我们在以后写作中,一定要培养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一)重难点句子
1.“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这句话强调了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意思是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前进。
2.“ 我孩子气,心眼老实,什么都信以为真。这位可怜的英雄给命运拨弄得成了笑柄,可是我以为这是理所当然,遭人嘲笑,跟身体受伤一样,都是英雄的本分;他遭人嘲笑害得我很难受,正像他受了伤叫我心里不忍。”这是童年的海涅读《堂吉诃德》的直接而真实的感受。他认定堂吉诃德是一个英雄,他是以儿童纯真、朴实的心来认识书中人物的。而且,在他的心目中,英雄固然应该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然而,即使是“身体受伤”,“遭人嘲笑”,也是“英雄的本分”。
(二)对课文第二段的诠释
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堂吉河德被打败时的环境描写。这里的景色是如此的悲哀、憔悴和灰暗,把作者当时的心态和心情描写得恰当而真实。
Ⅲ.当堂练习
1.作者为什么珍视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2.堂吉诃德的侍从叫什么?他暗恋的养猪女是谁?
参考答案
Ⅱ. 三、1.《堂吉诃德》是一部反映骑士生活,嘲讽和抨击骑士小说的小说。小说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它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2.因为“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土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总影响着“我”的人生。 点拨:从文中找答案。
3.童年时期、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我快成人的时候 点拨: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是关键。
4.提到杜尔辛妮亚,胖侍从,银月骑士、堂吉诃德、公爵。
Ⅲ.一、1.明媚 秾丽 娇柔献媚 软和 热烈 吻 欢欣 颤动
2.阴霾 凶恶 凄凄凉凉 憔悴 沉甸甸 点拨:多朗读几遍课文。这类题即可准确作答。
3.海涅 德 点拨:注意文学常识的记忆。
二、(二)1.心情 2.同情 3.剃头匠 点拨:整体理解课文
Ⅳ.1.因为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土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前进。 点拨:要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2.桑丘,杜尔辛妮亚。 点拨:要了解名著。(共23张PPT)
读《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是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书一方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在相隔四个世纪之后,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小说《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拉曼却绅士堂吉诃德》,叙述了一个穷乡绅吉哈达改名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自居为骑士三次出游,由于他的幻想在途中发生的许多荒诞之事。
《堂吉诃德》中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1616)西班牙作家。1547年10月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城。塞万提斯于1616年4月23日去世。
主要作品:
剧 本《努曼西亚》和《喜剧和幕间短剧各八种》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贝尔西雷斯和西希斯蒙达》等。
海涅,即亨利希 ·海涅(1797----1856) 德国著名民主诗人。出身犹太商人家庭。1825年接受基督教洗礼并获法学博士学位。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迁居巴黎,1843年结识马克思,1848年患严重瘫痪症卧床直至逝世。海涅是歌德之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
主要著作:
抒情诗《歌集》和《旅行记》。
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文艺论著《论浪漫派》。
《西里西亚织工之歌》(支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写作)
恩格斯曾撰文说它“宣传了社会主义”,并说海涅是“德国当代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个”,他“参加了我们的队伍”。
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一、生字识记 秾(nóng):1.草木茂盛。如:夭桃秾李。 苔:1.(tāi)舌苔。
2.(tái)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本文取此义。 啜(chuò):1.喝。如:啜茗(喝茶)。
2.抽泣的样子。如:啜泣。 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 骑(qí):1.两腿跨坐。如:骑马。
2.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如:坐骑。
3.兼跨两边。如:骑缝。
4.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
蹩(bié):脚腕子或手腕子扭伤。 霾(mái):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云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通称阴霾。 憔(qiáo)悴(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二、词语识记 秾丽:繁盛艳丽。 蹩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飘忽:(1)(风、云等)轻快地移动。
(2)摇摆浮动。如情绪飘忽不定。 倾倒:(1)由于歪斜而倒下。
(2)十分佩服或爱慕。本文取此义。 稚嫩:(1)幼小而娇嫩。
(2)幼稚;不成熟。 攀附:(1)附着东西往上爬。
(2)比喻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高升。
三、预习效果反馈 1.《堂吉诃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作者为什么珍视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3.你知道海涅在文中写了他哪三个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吗? 4.文中提到了《堂吉诃德》这部书的哪些人物?请列举出三个来。
《堂吉诃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1.《堂吉诃德》是一部反映骑士生活,嘲讽和抨击骑士小说的小说。小说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它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作者为什么珍视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2.因为“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土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总影响着“我”的生。
点拨:从文中找答案。
你知道海涅在文中写了他哪三个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吗?
3.童年时期、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我快成人的时候 点拨: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是关键。
4.提到杜尔辛妮亚,胖侍从,银月骑士、堂吉诃德、公爵。
文中提到了《堂吉诃德》这部书的哪些人物?请列举出三个来。
整体感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第4段:在不同时期,读《堂吉诃德》的不同感受。
第1段:描述自己童年时期第一次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第2段:复述堂吉诃德被打败的情节,表达对英雄的同情。
第3段:补叙银月骑士的身份,他是一个剃头匠。
走进文本 思考
一、作者在写开始读书时的环境时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渲染了当时环境的优美?其作用是什么?
“明媚”“秾丽”“娇柔献媚”等词语,渲染了当时环境的优美,烘托出我读《堂吉诃德》的愉快心情。
二、作者童年读《堂吉诃德》,把主人公看成是什么?并把读书时的感受用哪些词来描述?
勇士、英雄。
用娱乐,可敬可佩,器重,爱慕等词语来形容。
三、文章在“我为他流辛酸的眼泪”时,穿插了景物描写,找出相应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
四、找出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景色是悲哀、憔悴和灰暗的。
渲染出悲惨、凄切的氛围,表达我对主人公的同情。
五、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并谈谈你对“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这句话的理解。
强调了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意思是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前进。
写作特点 表达方式:本文采用了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把自己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及情景写得生动感人。 词语运用:这篇序文的作者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中文译者是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先生。语言俏丽而有韵味,形象而又生动。 中心表达:在少年读者的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位“勇士”、“英雄”。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你的一生。
疑 难 探 究
试分析文中描写海涅在回忆他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时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试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