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导读名著
名著的形成
《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名著的影响
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名著的价值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名著的欣赏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 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声
三哭 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作业:
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共18张PPT)
名 著 导 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三国演义》的形成:
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影响
1、根据意思说出出自三国的成语或熟语
(1)、唱空城计
(2)、过五关斩六将
(3)、说曹操曹操就到
(4)、乐不思蜀
(5)、赔了夫人又折兵
(6)、人在曹营心在汉
(7)、扶不起的阿斗
2、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万事俱备 ——( )
周瑜打黄盖——( )
刘备招亲 ——( )
司马昭之心——( )
刘备的荆州——( )
张飞穿针 ——( )
三个臭裨将——( )
马中赤兔 ——( )
只欠东风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弄假成真
路人皆知
哭来的
大 眼瞪小眼
赛过诸葛亮
人中吕布
三、名著的价值
1、展示了东汉末年天下大,群雄并起,斗争
错综复杂,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 表现
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
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望。
2、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
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3、表现了怎样的历史观、社会观?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四、名著的欣赏
1、三绝
奸绝——
义绝——
智绝——
曹操
关羽
诸葛亮
2、曹操小档案:
名 字:曹操,字孟德
曾用名:吉利,小名阿瞒,本姓夏侯
谥 号:魏太祖武皇帝
籍 贯:沛国谯人(今皖亳州)
生卒年:155——220
主要成就: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人生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评 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武侯祠对联:
牧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
辨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孔明挥泪斩马谡》
孔明“三哭”
一哭(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
惋惜之哭
三哭(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性
史传作品的客观公正性
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作业:
1、准备讲述一个三国故事;
2、阅读《同步作业》中《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