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第1——3节提升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第1——3节提升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8 22: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科学第三章1——3节提升练习
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3.能说明木炭跟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
A.
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
B.
发出明亮的白光
C.
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集气瓶变热
4.在反应Cu+4HNO3
=
Cu(NO3)2+2M+2H2O中,M化学式为


A.N2O4
B.O2
C.NO2
D.N2O
5.下列变化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6.某小煤矿在产煤作业过程中,通风不良,工作中产生的小火星引发了爆炸事故。可燃物与助燃剂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下列物质混合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面粉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氮气和氧气
D.甲烷和一氧化碳
7.关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只有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B.工业上用冷冻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的过程是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凡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8.“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实验者有特异功能,使酒精自发燃烧
9.玉树地震当晚从广州赶赴灾区的消防官兵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10.科学家研制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氢气的技术,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iO2在反应中质量会减少
B.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C.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D.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2
12.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13.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14.下列能量转化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15.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一现象说明(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反应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16.【眉山】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17.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
18.(八下·期末)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了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

与“

的分子个数比为2:3
19.(八下·嵊州期末)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1,反应后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参加反应的W和O2的质量比为2:9
C.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20.(八下·期末)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还没有充分进行??????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a=b+c????D.甲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21.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
(1)请指出图中的三个主要错误: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大臻可分为以下六步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
混合物装入试管里,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槽里取出。
(3)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则可能的原因有(至少答2种):①
;②

22.(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C)、硫磺(S)、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生成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
(2)干粉灭火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常见的一种ABC型灭火器内充装物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O4),使用时,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试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硫的氧化物是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并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①某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x当x=3时S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氧化物SOx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③下列反应是工业制取硫酸的反应之一:4FeS2+11O2==高温==2Fe2O3+8X,则X的化学式是

23.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2)【交流讨论】
①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②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
(3)“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金属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已知Fe+S===FeS):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硫粉的质量(克)
16
32
32
铁粉的质量(克)
28
28
56
硫化亚铁的质量(克)
44
44
88
(1)第二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

(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上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

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
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4.6g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CO2
的质量为8.8
g,生成H2O

5.4克,试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1——20
DDCCA
ACCCA
ADACB
AABDA
21.(1)①试管口向上倾斜
②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③铁夹没有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2)③④①⑤⑥②
(3)没有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碰到灯芯
22.(1)2KNO3+3C+SK2S+N2↑+3CO2↑____
(2)2NH4H2PO4
==加热==
P2O5+2NH3↑+3H2O
(3)
①+6
②SO3
③SO2
23.
(1)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减少污染(环保);擦干;氧气(或空气)
(3)
放热
2K
+
2H2O
===
2KOH
+
H2↑
24.(1)
符合
参加反应的硫粉和铁粉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硫化亚铁的质量
(2)7:4
(3)需要铁粉84克
能生成硫化亚铁132克
25.C2H6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