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28 11: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老爸,我要喝最甜的糖水,还要加,一直加……
儿子,现在最甜的了,再加也不会再变甜了……
思考、讨论:
是儿子正确还是老爸正确?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嘿,别吵了,我给个建议吧:学学化学!
思 考 :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而食盐易溶于水中?
为什么油渍在水中很难溶解,在汽油中却很容易溶解?
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活动探究
实验一:取A、B、C 3支试管,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氢氧化钙各1g,再用量筒各量取5ml水分别加入3支试管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
归纳小结: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问题: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二、如图所示,取A、B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往试管A中加入少量水,往试管B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归纳小结: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问题:
1、你观察到哪些现象?
2、食用油在水和汽油中在哪种溶剂中溶解能力大?
3、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三、取1支试管,加入3g硝酸钾,再加入5ml水充分振荡,观察硝酸钾是否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发生的变化?
归纳小结:
问题: 1、加热前观察到什么现象?
2、加热后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3、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同一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内因)有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内因)有关)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
度有关(溶解性的大小与温度(外因)有关)
小结归纳:
你知道毛料衣物干洗的原理吗?
交流与讨论
资料
呢绒、毛、丝绸等高级衣料用水洗会引起皱缩、变形和损伤,或不易洗净,故常采用干洗的方法。干洗剂是由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少量水(或不加水)及乳化剂组成的。有机溶剂的作用是溶解衣物上的油污(常用的有轻石油烃和氯代烃),表面活性剂能防止溶于溶剂的污垢微粒再沉积。干洗剂尽管对清洁油性污渍非常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效果却不明显。
取一瓶底部留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出20ml上层清液加入A、B两只烧杯中,再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2克硝酸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实验(一)
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小结归纳:
在A烧杯中加入5ml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增加溶剂,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实验(二)
实验结论:
将B烧杯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实验(三)
实验结论:
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增加
溶质
减少
溶剂
降低
温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交流与讨论
你如何判断烧杯中的溶液是否饱和?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充分搅拌看溶质是否溶解,如果不再溶解,则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确定方法:
想一想
【活动与探究】
向一定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
思考: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别的物质。 (填“能或不能” )

【活动与探究】
1克氯化钠和0.1克熟石灰分别
放入5毫升水中进行溶解
结论:
1)对于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对于同一溶质来说,同温时在同一溶剂中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饱和溶液是指( )
A、浓度较大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
练一练
将一瓶6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水分使
溶液正好饱和,则此过程中不变的是 ( )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C
练一练
要使8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再加入固体硝酸钾
B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一些水
C升高溶液的温度
D降低溶液的温度
C
练一练
某温度下,将固体食盐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发现固体尚未溶解,能否认为该溶液已饱和? 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确定该溶液是否饱和?
不能
用玻璃棒搅拌看固体是否继续溶解或者是看固体的量是否减少,如不减少则已饱和.如固体减少或溶解消失,则为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还有什么需要老师解决的问题吗?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1 、溶剂的性质
2 、溶质的性质
3 、温度
内部因素
外部条件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小结归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