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通关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1-2节 13 氧气与燃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通关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1-2节 13 氧气与燃烧(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1 23: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1-2节
13
氧气与燃烧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1.(2019八下·余杭期末)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第1题图
第2题图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
2.(2016八下·浙江期中)在科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2020八下·拱墅期末)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井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该实验可以说明反应前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3)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2020八下·丽水期末)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集气瓶中事先装入少量的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完成后,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5.(2020·余杭模拟)小金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他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小丁同学提出应把图2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拉瓦锡测出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在做图1的实验时,即使红磷足量、操作正确,气体减少的体积往往小于1/5。为什么呢?小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事实,分析得出原因是________。
6.(2020八下·青田期中)根据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装置C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
(2)你认为B与A相比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3)装置D中实验开始时活塞前沿在5mL刻度处,足量白磷燃烧熄灭后,待温度降低至室温后,活塞沿应停在________mL刻度处。
7.(2019八下·衢州月考)选用实际容积为
40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
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相连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
(2)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
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
________,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8.(2020八下·上虞期末)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

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瓶中液面刚低于燃烧匙底部时,立即同时关闭K1、K2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此时读出注射器中水量为V1毫升。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2)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__(用V1、V2来表示)。
(3)小明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________。
二、氧气的制取
9.(2019八下·余杭月考)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A.?B.?C.???D.?
10.(2019八下·杭州期中)下列4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变化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
1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2.?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13.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B.?????C.?D.?
1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通电分解水:水
氢气+氧气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水+氧气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氧化汞加热分解:氧化汞
汞+氧气
15.?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若补充一种药品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添加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

16.(2020八下·柯桥期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上图方案一和方案二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__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为什么?________。
?
?
17.(2020八下·柯桥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O2
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要收集
O2

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D
或者________;(填上述字母序号)
(3)利用
D
装置(原集气瓶内灌有2/3
的水)收集氧气,当水排尽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用分数表示);
(4)若分别用发生装置
A

B
制取
O2

发生装置
A
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点)。
18.(2020·温州模拟)以下是小明在做“加执高锰酸钿制取氢气”实验时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装配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时,需用到图甲中仪器的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若高锰酸钾里有杂质(杂质加热不分解),为了测定高锰酸钾的纯度,小明用图乙所示的量筒来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他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
??????。
A.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度之后B.导管口有气泡刚冒出时C.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19.(2020八上·温州期中)下图中的甲、乙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3)若在丙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________端(填字母“a”或“b”)通入。若把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盛氧气的集气瓶预先加少量水,水的作用是________。
(4)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5)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在用发生装置丁或戊制取氧气时,丁与戊相比,丁的优点是________?。
20.(2020八上·温州期中)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收集到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最佳组合是________。(选填序号)
实验次数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5%
10%
15%
MnO2质量
0.2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21.(2020八上·浙江期中)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
(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________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________。
(3)实验完毕,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____________。
A.玻璃棒B.酒精灯C.天平D.烧杯E.漏斗
22.(2020八下·长兴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知识后,进行如下实验:
(1)在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时,由于当天气温较高,他将锥形瓶浸入盛有冰水的水槽中,根据________现象,确认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写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03克二氧化锰装入容器,塞紧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丙)。倾斜装置,使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值。再分别改用0.06克、0.09克和0.12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图丁。实验中,他用________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4)本实验除了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质量的影响”外,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二氧化锰质量对________。
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及现象
23.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2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25.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2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27.(2020八上·浙江期中)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四、燃烧条件
28.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
)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2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30.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cm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可燃物????B.?缺乏O2?????C.?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1.(2021七下·浙江期中)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房屋烧毁。下列关于火灾及逃生、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C.?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32.(2020八上·温州期中)如图,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A.?水???????????????????????????????B.?氧气???????????????????????????????C.?可燃物???????????????????????????????D.?温度达到着火点
33.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B.?金刚石属于化合物
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D.?聚集日光可以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34.(2020八下·柯桥期末)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A.?B.?C.?D.?
35.(2020八下·吴兴期末)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高
C.?对比①②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6.(2019八下·永康期末)如图A、B、C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点燃后的蜡烛和白磷。
其结果:
⑴A中的蜡烛会立即熄灭。
⑵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一段时间后,该蜡烛也渐渐熄灭,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氧气耗尽???????????????????????????
B.温度降低
C.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D.蜡烛着火点改变
⑶C瓶倒扣住足量的白磷后,再往烧杯中倒入80摄氏度的热水,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7.(2020八下·新昌期末)学校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物质
白磷
红磷
着火点(℃)
40
240
(1)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燃烧管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________。
(2)再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发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发现原来燃烧的物质停止燃烧。其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
(3)下列灭火方法与(2)中使燃烧停止的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关闭煤饼炉的进气口以熄灭炉火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C.用一小盘水泼灭炭火
38.(2020八下·仙居期末)澳大利亚的大火给澳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小柯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
(4)下列为小柯提出的火灾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B.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C.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防止火势蔓延
39.(2019八下·三门期末)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棉花的着火点是210℃,大烧杯里分别装有15℃的冷水和80℃的热水。实验操作如下表:
步骤
操作
现象

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

关闭K2
无现象

打开K2

关闭K1


将U型管放入热水中
同步骤②现象


裹入白磷的棉花燃烧

打开K2

关闭K1
裹入白磷的棉花熄灭
(1)步骤②的现象是:________。
(2)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
(3)比较分析步骤①、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1.【答案】
B
2.【答案】
C
3.【答案】
(1)4P+5O2
2P2O5
(2)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不与水反应
(3)红磷燃烧放热,使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
4.【答案】
(1)使瓶内的氧气消耗完
(使瓶内氧气充分反应)
(2)集气瓶漏气;未等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红磷的量太少
5.【答案】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时燃烧停止,无法耗尽氧气
6.【答案】
(1)木炭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瓶内气压不变
(2)反应始终在密闭装置内进行,测量结果准确或无污染(3)4
7.【答案】
(1)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最终其前沿约停在
12mL
刻度处
(2)试管内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然后向左移动,最终其前沿停在约
8mL
刻度处(3)活塞仍能返回至
20mL
刻度处
8.【答案】
(1)需要充足的空气(氧气)(2)(V1-V2)/V1(3)没有控制温度恢复到80℃来测量体积
二、氧气的制取
9.【答案】
A
10.【答案】
C
11.【答案】
A
12.【答案】
C
13.【答案】
A
14.【答案】
B
15.【答案】
2KClO32KCl+3O2↑;水槽;石灰石或大理石;abefg;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6.【答案】
方案一;方案一是通过观察木条是否能复燃判断催化效果,木条复燃受到外界条件(水蒸气)影响较多,现象不明显,就无法判断哪一种物质催化效果好或者方案二通过比较收集一定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比较催化效果(比较反应一定的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现象直观明显。
17.【答案】
(1)2H2O2
2H2O+O2↑(2)C(3)

(4)能随时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能控制反应速率
18.【答案】
(1)①②⑤(2)B
19.【答案】
(1)2KMnO4
K2MnO4+MnO2+O2↑
(2)助燃或氧化;操作简便、节能、安全
等(答一点即可)
(3)b;防止集气瓶受热破裂
(4)装置漏气(或反应物药品的量不足或一开始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答案合理即可)
(5)2H2O2
2H2O

O2↑;可以随时补充反应所需双氧水
,控制反应速率
20.【答案】
(1)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天平、停表(或秒表)(3)②⑤
21.【答案】
(1)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3)B,C
22.【答案】
(1)导管口内水面上升(2)2H?O?2H?O+O?↑(3)容器内压强的大小(4)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及现象
23.【答案】
C
24.【答案】
D
25.【答案】
B
26.【答案】
A
27.【答案】
A
四、燃烧条件
28.【答案】
C
29.【答案】
B
30.【答案】
D
31.【答案】
D
32.【答案】
B
33.【答案】
B
34.【答案】
B
35.【答案】
C
36.【答案】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集气瓶,体积略大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37.【答案】
(1)白磷(2)CaCO3+2HCl=CaCl2+H2O+CO2↑(3)A、B
38.【答案】
(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氧气(4)A,B
39.【答案】
(1)无现象(2)打开K1

关闭K2
(3)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